《禪定道炬―如何修習三昧》

第二十三章 彌旁演說 舊教禪觀

◎問:多謝上師開示《月燈三昧經》。上師的開示,使我們知道修習三昧的前行、性質和與其他修行方法的配合。請上師開示大圓滿教法如何修習禪定。

上師:寧瑪大德彌旁大師有很多關於成就內在平靜的教示。

◎問:上師可否簡單介紹彌旁大師的生平?

上師:彌旁大師是寧瑪教法的傳道者,一八四六年生於雅龍河的都動地方。幼年出家。

◎問:彌旁大師勤力學習寧瑪教法嗎?

上師:他很勤力學習寧瑪教法。十八歲那年,他到卡級地方,世俗現象被轉化,任何經驗都變成空樂的結合,並有很多秘視。

◎問:這時彌旁大師主修甚麼法?

上師:他特別愛修的是白文殊。

◎問:他在寧瑪傳承中的根本上師是誰?

上師:他的根師是章養清真旺波。章養清真視彌旁為自己靈性的兒子,除為他作白文殊灌頂外,又教他很多經文傳承。

◎問:根據歷史記載,在彌旁大師年輕時代,有很多大德轉動法輪,弘揚新、舊派的教義,為何彌旁大師選擇寧瑪教法?

上師:以下是彌旁大師偏愛舊教原由的自述:

「在我童年時期,有很多新和舊派的出色靈性指導者在世,那時仿似轉動教義法輪的年代。因為上師的仁慈和我喜愛的本尊神祗,經文中艱澀地方完全無須費力便可開解。在我開始學習時,發覺學習新派(指白教、黃教)較易,寧瑪舊派的經文較難理解;這純粹是因為我自己了解不足。我認為這些甚深奧妙的覺醒持明傳承的經文,必然藏有真實教理,我對自己看不懂的寧瑪經典沒有一刻懷疑。最後,我的妙觀覺醒智慧變得成熟。當我再檢看它們,發覺所有奧妙要點只可在舊派(寧瑪)的珍貴傳承中找到,我身內生起至大的確信。同一期間,金剛真實的持明,清真仁波切命我依據自己的傳承編訂一些課本;為了遵從上師的吩咐,為了豐富自己的學識,我編訂了一些經續的教本。當我這樣做的時候,我強調了自己傳承的教義;並在某程度上解說它們。但其他哲理系統的擁護者認為它們是反對的聲音,很多尖銳文章從各方來到。事實上,我寫作的動機是為了滿足自己上師的吩咐,與及希望可以帶來一點利益。到了今天,寧瑪派的教法尤如一盞塗畫的油燈,它不發放光芒了。審查和探究自己傳承派別的哲學體系者實在鳳毛麟角;相反,大部份純粹抄襲其他派別。除此,甚至在夢中,我從不覺得這種動機是對其他派別的憎恨,或者是自讚毀他,我不覺得羞慚!」

◎問:上師,百年前寧瑪大德彌旁大師所說對寧瑪教法的式微和痛心,與現時我們的尊貴上師的心話好像並無異樣。

上師:寧瑪教眾要好好反思彌旁喇嘛這番說話。

彌旁大師又說:「我對於批評者的回應是這樣:『因為我未獲得最勝者的屬性,我如何能夠了解所有奧妙的知識!假如我寫著甚麼可以證明是真?怎麼可以證明是偽?透過如來不動的傳承和歷代大成就者的集註,並且透過自身來檢察怎樣是合理,怎樣是不合理,它可能仍然對某些人有利益,雖然我不清楚究竟是誰利益了誰。假若因為我自己的缺乏明了和誤會而令甚深奧妙的傳承敗壞,我將關閉自己解脫之道,又因為自己錯誤的引領,我只會為它們帶來永恒的毀壞,沒有比這更大的過失。所以,假若有人具備教義之眼,能依據正確的經文和邏輯來反駁我,我將倚賴他們如醫生一樣。』」

◎問:他在寧瑪教法有何具體的貢獻?

上師:他寫了三十二冊的論著,主要圍繞四個主題:

一 介紹信心和加持,給初基入門的教示。

二 批判一般有關知性的疑慮。

三 介紹解脫之道的奧妙,和如何登岸的起點。

四 介紹自己修行的經驗,立斷本淨阻礙(澈卻)和任運展示的最勝體證(脫噶),把掌握現象和行為作為佛事和明澈智慧的游戲,透過徹底提煉氣脈入於「雲聚的字輪,從虛空中爆發。」

◎問:彌旁大師對寧瑪的教法確有重大啟示。

上師:彌旁大師對寧瑪的教法啟示不只在他的著作,我覺得還有他對侍從俄色喇嘛臨終前最後的教示:

「今天,如果人說真話,則沒有人會聽。人說假話,則每個人也堅信它們是真,所以,我從沒有將這些向他人揭示:『我並非世俗常人,而是一位透過願力而生的菩薩。』現在我這個身體,應要利益教法和眾生,尤其是秘密密乘舊譯派的教法。可惜因為寧瑪巴的福德是如此薄弱無力,我們備受障礙痛苦。在這些條件下,我很難想到可以做些怎樣有利益的。我已完成了各種集註、論文等;雖然我很希望寫些清晰和詳盡的中觀導引,但體力已不能達到。假如有時間寫好自然智,它將會很偉大,將會毫不偏私地令整個教法重復生氣。很可惜我目前的力量已不能完成。在這衰敗年代,教法接近毀壞。

為了這個理由,我根本不會再轉世。假若這是一個過去的年代,我能用各種教法好好地利益教法和眾生。但現在這個時候,以教法利益眾生實在很困難。之後,我只安住於清淨之地,透過願力,勝者永恒生起化現的游戲,依據他人的需要來訓練他們。』」

◎問:彌旁喇嘛臨終對弘揚神聖教法似乎感到太疲累,對寧瑪大圓滿的弘揚發展很悲觀。

上師:任重道遠,荷擔蓮師的教法不是一般人可勝任。彌旁大師住世六十七年,於一九一二年六月十四日圓寂。

第二十三章完


Copyright by The Great Perfection Buddhist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