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定道炬―如何修習三昧》

第四章 毘盧七支 身如須彌

◎問:慈悲的上師,現在該是談論修止正行的時候。

上師:我再強調一點,修止最好每天三座,每座都應重視生起菩提心和功德迴向,尤其清晨的第一次發心和黃昏最後一次迴向,基本的情調則放在出離和大悲上。

首先我談談正行的坐姿吧!

一般修定最好的坐姿是雙跏趺,如果難度太大,可以半跏趺坐禪。無論採用哪種坐姿,以令自己舒適為原則。

雙手放在腿上,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兩隻大拇指輕輕拈著,當禪定進展良好,自己會發覺兩隻大拇指開始著力地互相壓著,以致關節感到痛楚,因而令自己內心分散擾亂的話,你可以將雙手放在一些很柔軟的東西例如小枕或棉布上,作為支持物。

脊骨應該是畢直端正。通常我們的背脊上部都會稍有彎曲。禪定時,我們要嘗試將它也拉直,正確的姿勢應該是頭部稍向前傾,下頷稍傾後向著頸部。

雙眼微微張開,假若頭部的姿勢是正確的話,雙眼輕柔地注視離自己三尺的地面。

保持牙床和咀唇的輕柔,舌頭輕輕放在上顎牙齒之後,這個姿勢能夠使自己內心較為穩定,保持著傾向流出來的口沫。

此外,雙膊一般都有升起的傾向,但謹記一定要讓它們放鬆,讓它們放下。

座墊高度要適中,最佳的座墊高度以自己手指量度,合乎「前二後四」的標準。

不要讓自己的坐姿太累,讓身體放鬆,假如你覺察到某個位置很緊,深深地吸一口氣,將緊張狀態與濁氣一起呼出來。任何位置太緊,都只會造成緊張,令自己感到不適和痛苦,為自己修行造成障礙。

禪修從開始便要謹慎維持正確姿勢,只要覺得有少許緊張,縱然很輕微,都要做些事來糾正。要特別留意尾胝骨會自然傾向前,假如不改變這情況的話,它會令自己全身也出現問題。謹記觀想尾胝骨尤如一枝箭指向地面,並將盆骨縮向前。

◎問:坐禪的姿勢最重要的一點是甚麼?

上師:背直。背直能夠使身體感受最小的壓力,並使自己坐得較長時間而沒有痛苦或疲倦。使中脈脈道直立方便氣息自由流動,就能提高內心明明了了和意識處於穩定狀態。糾正坐姿可以給予坐禪者活力和提升醒覺。

背直脈直,從而使氣息自由流動能令輕安升起。物質身體的輕安是微細能量在身體流動而產生的舒適感受;當身心變得愈來愈穩定,精神的輕安就會自然升起,毋需作力就出現無比的喜悅。

◎問:輕安出現,只為修行者帶來一份舒適?

上師:輕安的功用是糾正障蔽和坐禪時的功能失調。在較高的層面來說,輕安能對治所知障和煩惱障。

◎問:禪定時,我總愛閉上眼睛。

上師:禪定時雙眼微微張開有助內心的清明。禪定時合上雙眼似可防止視覺上的分散;但長遠來說,這會較難生起明了的內心。張開眼睛還有助對治倦怠昏沉。

◎問:除了坐姿外,正行還有何止息內心的方法。

上師:數息。坐姿穩當後,便進入數息階段,依著呼和吸,你可以數至七或二十一。重要的是察看知識性、概念性的內心停息和平靜多少;如果數完二十一次後,內心依然狂野,就可重數一次;相反,如果內心在數完七次後便告平靜下來,那就無須再數息。

◎問:上師能否詳細談談數息的技巧。

上師:將呼吸掌握在自己正知的警覺範圍之內,隨吸入而向下,呼出而向上。初期,你可以數二十一次呼吸,記著要呼吸自然,不可用方法控制它;否則,心間附近的氣脈便會高漲,造成困擾不安。在禪定過程中,必須用正知監察自己的身體、內心和呼吸皆處於自然狀態。

◎問:禪定時雙眼是微微張開,是否要注視某些東西?

上師:記著,集中在呼吸,集中的對象只有一個,就是呼吸,不要注視任何東西。

◎問:呼吸時將注意力集中在身體哪處,鼻、胸、肺抑或臍間丹田?

上師:原始佛教的經典主張要循穩固次序入路,先是依隨呼吸的上和落,技巧純熟了,才把注意力集中在鼻尖;我贊成這個方法。一些禪師可能在初基入門已著弟子集中鼻尖,我覺得大可不必。

第四章完


Copyright by The Great Perfection Buddhist Cen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