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瑜伽行四百論》(Bodhisattvayogacaryacatuhshatakatika)第25講

日期:2008年10月25日
聖天菩薩造論
月稱菩薩、賈曹杰註解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集解傳講



丁二 明發起菩提心後怎樣實踐菩薩行

戊一 正明

己一 標品名:示修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釋善解心要論,明菩薩行品(Bodhisattva Deeds)第五

己二 正釋品文

庚一 明所得的佛果殊勝分三

辛一 佛陀所作的事業殊勝

前四品說明中士斷除四種顛倒;念死斷常執;修生死流轉皆苦斷樂執;思惟有漏身不淨斷淨執;於有漏法不應執為我及我所而斷驕慢。這時修行人應當明了輪迴過患而生起出離心及菩提心。生起菩提心後,聖天菩薩闡釋如何修煉菩薩行;第一是菩薩行的真正意義,第二是解釋如何去斷除障礙菩薩行之煩惱,第三說明在斷除貪執煩惱時要注意的對境,第四說明整個修心的方法,使心相續(mindstream)接受修道之靈性發展。

修行人發菩提心進入大乘菩提道修行,求證無上正等正覺;而求無上正等正覺,就必先了解佛果的殊勝。

明瞭對治四種顛倒的寶貴教法後;傾向於小乘(Hīnayāna)的修行者,對輪迴生起厭離心而追求解脫(liberation);傾向於大乘的修行者,則生起大悲,追求佛果(Buddhahood)。

質疑:佛果有何功德?

解惑:

101諸佛所動作,都非無因緣,

乃至出入息,亦為利有情。

Not a single movement of Buddhas is without reason; even their breathing is exclusively for the benefit of sentient beings.

諸佛每一個動作,都不是沒有因緣的;就算是呼吸亦是專門地利益眾生。

這些具足大悲心的人,為了饒益無餘眾生(sentient beings without exception),造出不可思議的事業。諸佛身語意三門所有動作,都是饒益眾生的因緣。如《月燈三昧經》(The King of Meditative Stabilization)說:「百千種光明,法王足下放;地獄盡清涼,除苦獲安樂。」佛陀腳底發光,便是為令地獄眾生離苦得樂。「由佛履閫故,聾盲喑啞輩,貧窮薄福等,諸根悉具足。」佛陀踏過貧民殘障人家的門檻,是令他們擺脫苦難,諸根完備。就算佛陀自然地呼吸,祂呼出的氣息就好像密雲般覆蓋地獄道,並由此降下甘露,熄滅了地獄團團烈焰,令地獄眾生獲得清涼安樂。地獄眾生們思量:「究竟是誰人的力量,平息了我們的痛苦呢?」這時,佛才示現相好莊嚴的身相,仰慕佛陀的信心更使地獄眾生在心相續中生起解脫的功德。

正如月稱菩薩說:「具智慧世尊,一切身語意,無有為自利,唯行利他眾。」世尊若連呼吸都可以為眾生帶來世間和出世間的利益,祂的利生事業又何用多說呢?所以欲求妙善安穩的人,都會對佛世尊生起恭敬信心。

例如有一幻化師恭請脅生比丘(monk of the Parāśara)到自己宮殿中結夏安居。幻化師宮殿下面設有很多幻化輪,因此成辦了許多事業。比丘整個夏季都留在宮殿中,沒有離開過半步。結夏安居圓滿後,比丘向幻化師道別,幻化師供養了很多金錢,以作酬謝。比丘說:「我沒有幫你做過甚麼事,怎能接受酬勞?」幻化師說:「雖沒有做任何事,但你只消住在這裡,我的事情就自然成辦。」同樣,佛雖住在法界,看似沒有為我們做過任何事;但信仰祂的人,就好像幻化輪一樣,一直不斷地得到佛利生事業的利益,佛陀實際上是我們利樂之源!對佛陀具足信心的人會得到遠離一切恐懼,包括遠離死亡恐懼的自由。

辛二 佛果殊勝

102猶如死主聲,世間皆生畏,

如是遍智聲,死主亦生畏。

Just as ordinary people are terrified by the words “Lord of Death”, so do the words “Omniscient One” terrify the Lord of Death.

猶如凡夫恐懼「死主」的聲音;「遍智」的名號亦嚇怕死主。

單是「死主」兩個字已經嚇怕一般的凡夫了;然而就像世人害怕死主一樣,死主也極度害怕遍智佛陀。當死主聽到佛陀的聲音,便已被降伏。眾生從此可依佛的說話遠離一切怖畏,摧毀生死輪迴,獲得究竟涅槃。佛經云:「何等見我像,乃至聞我名,爾時當從三乘法中隨依一乘獲得涅槃。」

譬如國王得生太子時,必會大赧天下,將牢獄中的犯人全部釋放;所有人都會因此而歡喜。但除了獄卒,他們就像得到傳染病一樣那麼害怕。同樣,當如來出現時,除了魔祟外,所有眾生都會高興。

辛三 十四無記不能成立佛非遍智的理由

質疑:當年鬘童子向佛提出十四個問題,佛陀捨置不答(註釋120)。所以佛陀並非遍智。

解惑:釋尊沒有作出回應,這肯定了祂的遍智(ominiscience)。

103佛知作不作,應說不應說,

以是何因說,遍智非遍智?

A Subduer has perception of that which should and should not be done, what reason is there to say that the Omniscient One is not all-knowing?

佛陀能現量了知什麼事應作,什麼事不應作;要說什麼話,什麼話不應說。你憑什麼理由說祂這個遍智者不是全知?

因為能仁直接了知什麼是暫時分位(temporary)及究竟的事(action),什麼是不應做,什麼是沒有好處,什麼是有傷害性;還有,什麼是應該說,什麼是不應該說。因為佛陀具足這種遍智,所以祂沒有解答這十四種問難。原因是這些問難都基於執著有人我和法我的取態;就好像龜毛兔角,根本沒有意思。同理,所謂世間,只是名言,討論它常或無常,是不適當的;此外,他們亦非接受無我(selflessness)的法器(receptive vessels),所以佛乾脆不答。因此,憑什麼道理以十四無記而說佛陀非遍智呢?

正如《中觀寶鬘論》說:「世間有無邊,勝者不答問,如是甚深法,非法器不說;智者當了知,佛陀是遍智。」所以佛不回答十四種問難,正顯示祂是遍智者。

譬如說,以前有一婆羅門,家中有一口水質極為甘美的水井;貪心的國王知道後,便命令婆羅門要將水井進呈皇宮中,否則便要受罰。婆羅門一籌莫展,一口水井怎樣移送到皇宮?聰明的女兒想到一個方法:按照世間禮儀,禮尚往來;財物應該以財物交換,那麼水井亦應以水井交換。於是請求國王以皇宮中水井移送到自家來交換;貪心而且愚笨的國王覺得也有道理,於是命令大臣將宮中水井先移到婆羅門家。大臣們陷入困境,無計可施;於是大家聯合起來,罷黜國王。而婆羅門一家亦因女兒善巧而免於受罰。同樣,佛亦是以善巧應付外道,讓他們知難而退。

質疑:若不應說即不說,為什麼佛陀當眾呵斥提婆達多(Devadatta)為「破衣者之子」和「飲唾小兒」?

月稱菩薩這樣解惑:「汝知應時心,有者問不說,有者問而說,引導諸有情。」佛陀是遍智者,祂除了知道問題的答案外,還會考慮眾生的根器和心行,聆聽教法時是否時機成熟。佛陀知道若不當眾呵斥提婆達多,揭露他的過失;那麼很多人因智慧不夠,便會受提婆達多的瞞騙,而斷毀正見。佛當眾呵斥,恰能阻止他們誤入歧途;這正是佛大悲遍智圓滿的利生事業。

庚二 明得證佛果的因是受持菩提心

辛一 修學菩薩行的等起發心(motivation)殊勝

壬一 明三業之中以意業為主的理由

質疑:修大乘佛法為何端視其發心動機?行為不是最重要嗎?

104除心則行等,不見有福等,

是故諸業中,唯意為主要。

Without intention, actions like going are not seen to have merit and so forth. In all actions, therefore, the mind should be understood as paramount.

缺乏意欲的行為,就好像走路一樣,不能帶來福德。所以在身語意三業中,意業最重要。

大乘修行首重發心,因為在身語意三業中,意業是決定善惡的主要因素。沒有動機,一切行為都不可以定性為善或惡,更遑論會獲福德果報。誠如釋尊在《法句經》〈雙品〉所說:「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若以意惡行,惡語惡身行;則苦必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若以意善行,善語善身行;則樂必隨彼,如影隨身形。」善惡業唯隨發心而轉,而不由其他因素決定;所以大乘菩薩道中,首先要求修行者發菩提心,跟著六度萬行便圍繞著這個菩提心而行。(註釋121)月稱菩薩亦說:「若心意清淨,諸業亦極善,是故諸智者,以淨心造業。」

譬如一個裸形外道(naked ascetic)走到神廟禮拜神像。可能殿堂狹小;當他頂禮面前神像時,屁股卻觸碰到另一尊神像。他內心很矛盾,覺得自己一邊造善業,一邊又要造惡業;一時不知如何取捨。愚蠢的外道因不懂得諸法心先導,善由心生的道理,只執著外表身口行為,所以令他無法知曉如何區分善惡業的界限,不能積累福德。

質疑:菩薩也有行十惡,例如殺生、邪淫等侵損有情之事。由此可見,菩薩所行並非一定是善行;偶爾也會作惡。

解惑:事實並非如此!

105菩薩由意樂,若善若不善,

一切成妙善,以意自在故。

In Bodhisattvas, through their intention, all actions, virtuous and non-virtuous, become perfect virtue because they are in control of their minds.

菩薩由於充滿(利他的)意樂,所有善或惡的行為,都會成(合乎菩薩道)的圓滿善法,因為祂們能管控自心。

意是一切行為中最重要的一環。對那些能管控自心的菩薩來說,無論布施等善行,抑或是殺生等惡行,最終都會變成圓滿的善業;原因是祂們已獲得絕對意願行善與及不行惡的能力。例如醫生切除一個被毒蛇咬傷病人的手指,雖然會引起病人些微的痛楚,但卻制止了他將來產生更大的痛楚。所以醫生為病人進行切除手術不能視為不善行。

情況有如以下的譬喻:往昔釋尊過去世曾為大悲商主(Captain Mahākarun.ā)。有一次,他與五百名商人出外尋寶,怎料途中遇上一名兇悍海盜,企圖毒害五百商人。當時大悲商主心想:「這五百名商人都是菩薩;若海盜殺害祂們,定必下墮地獄,百千萬劫不得解脫!不行,我寧可犧牲自己,殺他雖犯了下地獄的因,但可阻止他造作彌天惡業!」在大悲心的驅使下,大悲商主用短矛刺死了海盜。結果,商主不但未墮地獄,反而以此免除十萬劫生死輪迴。

註釋

  1. 根據《雜阿含經》四○八經記載,佛在王舍城迦蘭陀竹園時,有很多比丘討論十四無記。梵文無記是指佛陀對這些問題採取捨置不答的態度;十四無記這樣提問:「或謂世間有常、或謂世間無常、世間有常無常、世間非有常非無常、世間有邊、世間無邊、世間有邊無邊、世間非有邊非無邊;是命是身,命異身異;如來死後有,如來死後無,如來死後有無,如來死後非有非無。」等十四個問題。其後在《中阿含經》〈箭喻品〉記載佛在舍衛城時,尊者鬘童子亦請問這十四個問題;但佛認為這十四個問題:「如此論者,非義饒益,非法饒益,非梵行饒益;非智、非正覺,非正向涅槃。」要求佛弟子們「莫作如是論議。」相反,佛鼓勵弟子們「應如是論議;此苦聖諦,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諦。所以者何?如是論議,是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正智、正覺、正向涅槃。」由此看來,十四無記在佛陀看來,提問本身根本有問題,所以不予回答。
  2. 如宗大師亦云:「心善地道亦賢善,心惡地道亦惡劣;一切依賴於自心,故應精勤修善心。」

應用思考問題

  1. 一般人以為佛已入涅槃,不能在實際上為我們做些什麼。但月稱菩薩說佛陀安住於法界無量宮,表面沒有做任何動作,但祂利生的事業,就好像幻化輪一樣,自然任運地旋轉運作不息,加持力就會日以繼夜,日積月累地與信仰祂的人相應。所以佛弟子不要做過份的要求,並且應默默修行,不冀望佛有任何賞賜回報,這類弟子便添福增財,健康長壽。試以自己修行經驗說明心隨佛處常安樂的道理!
  2. 月稱菩薩說:「具智慧世尊,一切身語意,無有為自利,唯行利他眾。」換言之,只要佛的確活在世上,祂曾走過的道路,呼吸過的空氣,飲用過的水,還會循環不息地以此為媒介,利益著世人。誠如龍樹菩薩在《中論》〈觀業品〉說:「如世尊神通,所作變化人;如是變化人,復變作化人。」二千多年來,不知有多少有緣人肯定為佛所化,只是沒有正式記載,不為人知而已。問題是在於我們對佛的信仰是否堅定,自己為解脫有否盡過一點力。試引頌一○一說明佛是一切利樂的泉源。
  3. 一個大乘修行者除了具備憫念一切有情的大悲心外,時刻要憶念佛的功德,才能有完整的菩提心行。正如月稱菩薩說:「何人若聽聞,如來此名號,悉皆解脫故,彼亦成佛因。」試依頌一○二說明無論何人見到佛像或佛名,修學任何三乘法門,都能解脫的道理。
  4. 外道沒有智慧,縱然想行善,但能否有效地積累福德;如頌一○四引裸形外道期望禮拜神像獲福,可是因他執著身口外形,不知業由心生的道理。只知自己一面造善,另一面行惡,內心處於矛盾。如果你是他的朋友,你會如何以佛法開解他?
  5. 佛子發菩提心,就是以利益眾生的動機作為修持的先導!而一切菩薩行是否能獲得相應的功德,便要視乎行為的動機,換言之,是否有菩提心。例如佛本生中大悲商主犯下殺生,卻以此圓滿十萬劫的資糧。依這本生故事,說明菩提心的重要。
  6. 月稱菩薩認為慈眉善目可化度品性純良的眾生;但對剛強難化的人,便可本著大悲心以金剛怒目馴化之。「於頑生大悲,非頑生大慈;是故諸聖者,無有罪惡門。」說明菩薩堅定的菩提心,任何行為都是圓滿的菩薩行。試以一○五頌說明菩薩行「一切成妙善」的原理。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第二十五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