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瑜伽行四百論》(Bodhisattvayogacaryacatuhshatakatika)第39講

日期:2010年7月31日
聖天菩薩造論
月稱菩薩、賈曹杰註解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集解傳講



戊四:明為成就道器故淨治弟子身心(相續)的方便

己一:標品名:示修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釋善解心要論,淨治弟子品第八

己二:正釋品文

庚一:明煩惱能斷的理由

辛一:正明

質疑:無始以來,我們內心已習慣受煩惱的束縛,試問如何能從這牢不可破的束縛中逃脫出來呢?

176 如對不順人,愛念不久住;

如是知眾過,愛念不久存。

Just as dissimilar people will not stay close friends for long. Desire does not last long when all things’ faults are recognized.

就好像一直想著某人的缺點,對他的愛念不會持續很久;當了知輪迴諸法會生起眾多過患,對世間的貪愛也不持久。

世間最深刻的貪著莫過於對眷屬親友的執愛;然而,在自己的生活圈子內相處得不和順的話,再深刻的貪著愛執也難持久。智者瑜伽士看透內外諸法生起種種謬見的過患(give rise to many unwanted consequences)(註釋168),所以對世間貪欲也不會長久。

同樣,當我們反覆地思惟觀察煩惱的過患,由於煩惱的根基不穩固所以必定可斷除它。

就像以下的例子:有個名叫「過」的婆羅門大婚,在迎娶新娘途中遇見了佛陀。佛陀對婆羅門說:「婆羅門童子,汝若與貪欲繫結,即成束縛;若離貪愛,即得解脫(relationship is bondage, separation is freedom)。」婆羅門聽到「與貪欲繫結」,立刻證知集諦;聽到「束縛」,就證得苦諦;聽到「離貪愛」,就證知道諦;聽到「解脫」,就證得滅諦。婆羅門立即捨棄美女,依佛出家,證得阿羅漢果。同樣,斷除情緒障礙不只因為對內外諸法產生謬見;謬見根源於──內外諸法皆無自性,所以不真實存在。

辛二:明煩惱能斷的理趣

壬一:煩惱所緣的事不定故可斷

質疑:我們活著,必有能所二分(註釋169)的認知活動,那就是每分每秒都面對著對境,而對境有悅意境、討厭境;都不能自主選擇,所以煩惱無法斷除。

解惑:這是不對的想法。

177 有者於彼貪,有者對彼瞋,

有者於彼愚,故無可貪義。

Some have attachment toward it while some are averse to the same thing; some are confused by it, thus, desire has no object.

同一對境,有人對它趨之若鶩,有人對它嗤之以鼻,有人對它迷惑不解,所以(對境)並無可貪的實有性。

雖然表面看來,貪愛是依於可悅境而生起,但這些所依境卻毫無自性。同一所依境(例如我以枱上綠杯為例),我貪愛它的外表,趨之若鶩;有人嗤之以鼻,有的則對它迷惑不已。所以如果依對境是有自性的話,是貪欲所依的可悅境,那麼任何人見到綠杯應只產生欲望。但我們證實這不是必然的,關鍵不是對境而是虛妄分別念,所以紛亂的煩惱是可以被斷滅的。

譬如一齊人育有一女,生女之妻見到自己女兒便心生歡喜,無女之妻見到卻心生苦惱,家中女僕見到則不喜亦無惱。

壬二:生煩惱的因非實有故可斷

質疑:如果煩惱不從所依境而生,那它究竟由何處生起?我們要如何才能斷除呢?

178 若無有分別,則無有貪等,

智者誰執著,真義謂分別?

Apart from conceptual thought, desire and so forth have no existence. Who among those with intelligence would hold that there are real things established by conceptual thought?

如果內心沒有分別念,就沒有貪等煩惱生起,哪個智者會執著由分別念生起的就是真實的東西呢?

正如龍樹菩薩在《六十如理論》第三十七頌說:「正等覺宣說,無明緣世間,說世是分別,云何不應理?」(註釋170)佛陀早說過:諸法皆是以無明為因緣而生起的,我們眾人亦因為無明而輪迴流轉生死,所以佛說世間萬法是由分別心計執,為甚麼沒有道理呢?月稱菩薩更明確的說:「貪欲瞋恚癡,從諸分別生。」我們對無自性的東西執以為實,就會產生非理作意,繼而有種種煩惱。例如黑暗中踩到繩以為蛇,並產生瞋恚,用力踩「死」這條「繩」。所以造惡業完全是來自煩惱,而煩惱則來自非理性的分別;分別皆因執事物為實。正如龍樹菩薩在《中論》〈觀法品〉第五頌說:「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生死輪迴是由業煩惱所造成(註釋171),煩惱要怎樣才能斷滅呢?《中論》提出了:「業煩惱非實,入空戲論滅。」即是說一切業煩惱都是非實在的、無自性的,當修行人進入空的境界,這時透過空性就可斷除非實的分別,所謂「入空戲論滅」。(註釋172)

情況就好像一個人修禪定時,常幻想自己頭頂上長出了一個骷髏,內心非常煩憂。有位智者經過,得知情況,於是悄悄地從墓地檢來一個骷髏,扔在地上;並對修行人說:「這個骷髏頭是從你頭上掉下來的。」結果修行人幻覺完全消失。

壬三:破許煩惱不能斷的能立

質疑:自古以來,孤陰不生,獨陽不長;男女由於貪欲而共相繫縛,所以一個男人若不棄捨女人,是不能放棄欲望的。

解惑:真正情況不是這樣。

179 任誰與他人,都無同繫縛,

若與他同繫,分離則非理。

There is no such thing as any (male) being inherently bound together with any (female). It is unfeasible to separate that which is bound together.

(男女之間)實有自性的繫縛是不存在的,如果世間的束縛是真實不變的話,便沒有分離這回事了。

從貪欲煩惱來看,它只能迷惑眾生一時,不可能永久地繫縛著眾生;就好像令眾生悅意的五欲樂,若過量過時,眾生也不會起貪欲。再從男女眾生這一方面觀察,男和女都只不過是緣五蘊假名而有,能貪所貪皆虛假不實,何來會實有繫縛?要不然世間也不會有同性戀這回事。

情況就好像將黑牛和白牛拴在一起拉犁耕地一樣。黑牛和白牛並非生下來就結合在一起,但可以用軛和駕具將牠們連為一體。同樣,當人為煩惱所轉時,就好像用了貪愛之繩索把根識軛和駕具境聯繫在一起;只要我們以智慧斷除貪愛繩索,根識和境便會分離。

壬四:與現見有許多未斷煩惱者並不相違

質疑:如果只透過這些理性分析就可斷除紛擾煩惱的話,為何還有這麼多人仍未擯棄煩惱?

解惑:因為他們不堅信這些甚深的教法。

180 薄福於此法,都不生疑惑,

若誰略生疑,亦能壞三有。

Those with little merit do not even doubt this teaching. But merely by entertaining doubts your worldly existence will become threadbare.

就算福德淺薄的人對於(對治煩惱的空性)教法都不會生起疑惑。假如有人對輪迴三有及原因(緣起真實義)曾生過半點質疑的話,亦能破滅三有輪迴。

世間大部份人還沒有斷除煩惱,是他們未夠福德接觸得到空性的教法;又或者聽聞後沒有產生堅定的信心。他們對緣起性空、作者作業皆無自性這些教法都不感興趣,又怎會想到要獲得解脫呢?至於那些聽聞緣起性空的教法,並且肯動腦筋深思的人,就能撕碎輪迴世界的幻象,逐漸壞滅煩惱,出離三有而獲解脫。

就好像以下這例子:有商主入海尋寶,但為羅剎女妖囚禁,遭女妖警告不能往南方去。但商主對此生起疑心,並堅持己見,悄悄往南方去探索尋寶,結果遇上巴拿哈加(Balahaka)馬王,得馬王協助,騰空穿越大海,脫離女妖返回家鄉。同樣,只要對輪迴生起厭離,徹見緣起性空的道理,就可以智慧般若徹底出離災難險地。

註釋

  1. 例如我們對枱面上的綠杯,大家都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有些好有些壞。我們應留意其實好壞是隨著我們的分別心而安立;如果好壞來自「對境」的話,那麼我們應該有相同的看法。我對綠杯可能懷着貪戀它的紀念價值,在座部份長期聽我講經的善信聽膩了,可能會帶點瞋意去看這綠杯;新來的善信可能不清楚我慣用綠杯為喻以說明佛法的特點,內心便帶點癡意。總之內外諸法帶給我們的都是在無明障蔽慧眼下,看不清諸法實性,再由各自的分別心對緣起諸法產生不同程度的謬見而已。
  2. 所謂二元觀,就是主體上認為有個實「我」,並在客境上認為有個實「他」;再者是分離且對立的。然而,佛陀透過向內審察的禪修,證知這種謬誤是可以改變的。
  3. 任杰大德將這偈頌譯作:「世間無明緣,是佛所說故;此世謂分別,有何不應理。」
  4. 在印度佛教,龍樹菩薩對「解脫」提出一點明確的看法:「業煩惱滅故,名之為解脫。」堅定地指出煩惱滅才可得到解脫。但除了淨土宗「帶業往生」這種半解脫的狀態外,中國天台宗、禪宗和《維摩經》都認為無需盡滅煩惱仍可得解脫,甚至認為可利用煩惱作為方便來教化眾生。《維摩經》特別強調,用煩惱教化眾生,自己修養要非常好,尤其是要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了知諸法不實,致使煩惱不成障礙。
  5. 達賴喇嘛提到《中論》的修行次第,強調要斷滅所有業煩惱才能稱為解脫。障礙解脫有情的有三個關卡:第一是業,第二是煩惱,第三是非實。說到非實的妄念,就全靠修空觀才能斷除這種非實的分別;「入空戲論滅」!

應用思考問題

  1. 內外諸法除了無自性外,凡夫亦因慧眼被無明障蔽,於是見諸法對境時亦產生種種謬見,因此形成煩惱縈擾。所以煩惱根本毫不穩定,只要我們反覆思考它的不實,過患便隨之而消失。正如佛對「過」婆羅門只是說了一句話,婆羅門便立即取消婚約,出家證得阿羅漢果。試依頌一七六詳細說明。
  2. 貪瞋癡煩惱不是從對境而生,而是由眾生分別心所致;所以眾生若能調伏自心,則必定可斷除煩惱。試依頌一七七說明。
  3. 試依《中論》〈觀法品〉第五頌,並以踩麻繩以為蛇生起瞋怒一例,說明斷除煩惱,出離生死,獲得解脫的修行次第。
  4. 「人生到處知何似?」眷屬伴侶的相遇,就如一頭白牛和一頭黑牛,身體被農夫用牛軛耕具套實,鼻孔復為繩索所纏縛,一同犁地耕田;無論生前死後,配對都非一定。試依頌一七九說明,眷屬伴侶間的貪愛並非不能息滅。
  5. 佛教大德常舉頌一八○作教證,要修行人積集聞思修空性的功德。試詳解該頌並背誦頌文。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第三十九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