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瑜伽行四百論》(Bodhisattvayogacaryacatuhshatakatika)第55講
日期:2012年9月22日
聖天菩薩造論
月稱菩薩、賈曹杰註解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集解傳講
辛二 破能立
壬一 破時的因
癸一 觀察有為法住不住而破
子一 正破
質疑:因為有為法(事物)是時間的因;例如枱上的綠杯,它是持續地存在,顯現在我們眼前,透過存在於過去、現在和未來的綠杯,我們確信三世法是實有。
267 無常何有住?住無有何體?
初若有住者,後應無變衰。
How can there be things with no duration? Being impermanent, how can they
endure? If they had duration first, they would not grow old in the end.
有甚麼東西是有自性地存在呢?諸法皆無常;(事物)若是無常的話,又怎會是持續(住)呢?如果(事物的)持續是有自性的話,它們應該不會最終變老變舊。
我們在世間儘管見到事物(有為法)不斷生滅顯現;如草木榮衰,但也不能藉以確立時間有自性存在。既然事物本身無常,便不可能有一種實有的東西可以依附著它;虛空是不可能存在著實有的樓閣。
子二 成立住無自性的能立因
268 譬如無一識,能了於二義;
如是無一義,二識所能知。
Just as a single consciousness cannot apprehend two objects, similarly, two
consciousnesses cannot apprehend one object.
正如一個識不能了知兩個境相;同樣,同一個境相不能(分別由前後二剎那)由兩個識來了知。
聖天菩薩舉心識認識對境為例,說明作為對境的事物不能自性成立。如果事物是實有的話,那麼前一剎那的心識,乃至打後千萬個剎那的心識所看到的境相都應
該是一樣,不會有任何變化。但事實卻不然;不單物質現象無常,心識活動亦是如此。舉個例說,心識是實有的話,同一個剎那的心識便可以同時見到綠杯在過去現在未來的變化,誇大一點說,若心識是實在的話,同一個剎那的心識可以看到某人由出世到老死各各不同的境相;但事實卻不如此!
質疑:你說的與阿毘達磨《俱舍論》所說:「當知色等五境,而一一境以二識能緣。(註釋284)」互相矛盾。
解惑:阿毘達磨經文可以這樣解釋:了知綠杯這個綠色的剎那是眼識;第二剎那確知綠杯的綠色的是眼俱意識起的分別作用(註釋285),所以與「一識不可能緣二境」沒有矛盾。同時,佛說「諸行無常」,這是最基本的法印(註釋286);不承認四法印,便非佛弟子。所以在任何情況下,承認包括時間在內的有為法皆是無常,皆是剎那生滅的說法並沒有過患。(註釋287)
癸二 觀察時有住無住而破
質疑:時間有持續性,由現在、我活在現在,就能覺察到時間持續延展。如果時間不是持續,便沒有現在;我也不能活著,一切修行便枉然。
解惑:現在與時間是否持續(住或無住)是無關的。
269 時若有餘住,住則不成識;
無住住無故,後滅亦非有。
If time has duration, duration is not time. If it has not, without
duration, there will also be no end.
如果(實有的)時間有持續,(那麼持續便成實有時間之外的東西,因為實有時間是指除時間之外,沒有其他的東西。)這時持續(有住)與時間是兩樣東西,所以沒有關係。(即是說,現在與時間有住無關。)如果實有的時間沒有持續(無住)的話,時間在過去之後因時間沒有持續,所以亦沒有現在。(所以很明顯,時間若是實有,有住或無住,與「現在」是否存在是無關的;這亦間接說明時間不可能實有。)
質疑:世人都曉得因為時間持續,所以事物才顯現出無常;正因為無常是永恆,變幻是永恆;所以持續(住)是實有;否則無常不會恆久出現。
聖天菩薩解惑說:「有為法不是實有地持續。」
癸三 觀察有為法與無常一異而破
270 法與無常異,法則非無常;
法與無常一,法應非有住。
If impermanence and things are separate, things are not impermanent. If
they are one, since things are precisely that which is impermanent, how can
they have duration?
事物(有為法)與無常如果是兩種分開不同的東西;事物則非無常。(但這違反了釋尊提出諸行無常之理。)如果事物與無常一體;那麼持續(則成無常,)便不可能是實有。
質疑:我認同你所說當事物與無常一體時,會些微影響持續(住)的「實有」性。以地球的持續為例吧,地貌的微細變化相比起地球的年齡,實在微不足道。所以持續(住)在大體上來說是實有。
聖天菩薩搖頭說:「恰好相反,有生必有滅;事物滅壞時無常比起持續(住)的力量強大得多哩!」
癸四 觀察住與無常力之大小而破
子一 無常若比住力小其後不應見為大
271 無常初即劣,住力定應強;
此二複何緣,後見成顛倒?
If duration is not weak because impermanence is weak, why should a reversal
afterwards be seen?
如果無常力是較持續(住)弱的話,為何結果是會相反?(因為在經驗上,一切事物最終總是因無常的關係而消滅。)
質疑:時間因無常力量強大而應實有,所謂「永恆地變幻」;換言之,時間不因持續而實有,卻因無常而實有。
聖天菩薩搖頭道:「你又墮邊見,事物出現時,我也看不到無常比起持續的力量來得強大呀!」事實上正如龍樹菩薩說:「物尚無所有,何況當有時?」連事物都不實有;時間、無常或持續又怎會實有呢?(註釋288)
子二 無常力若大則一切時中應無有住
272 若遍諸法體,無常力非劣;
應都無有住,或一切皆常。
If impermanence is not weaker and is present in all things, none of them
will have duration or not all are impermanent.
如果無常是不弱地存在於一切東西之中,那麼一切東西都不會有持續;(既然一切東西一出現就消滅,)則一切法應變成常(無)。
子三 無常大則應先常後無常
聖天菩薩沒有放鬆,反而更抓著要點繼續分析:「此外,在有為法中無常的力量是較『住』的力量強大,後來力量稍作減弱。這東西起初應是實有的『無常法』,後來卻變成非恆常的『無常法』。」
273 無常若恆有,住相應常無;
或彼法先常,後乃非常住。
If there is always impermanence, there cannot always be duration. Or else
that which was permanent, later becomes impermanent.
假如(某東西)無常是恆常而有的話,一件東西便沒有「住」相存在。又或者(形成)某東西之前是恆常無常;之後這無常又消失(變成常)。
第一種情況下,某東西的無常性變成恆常的話,那麼「住」相及再往下的「滅」相便不能出現;換言之,事物在生起後第一剎那的「住」相便沒有,這違反了常識。還有,一件東西內的「無常」力比「住」力大而變成常有;這件東西先因「無常」實有而變成常;後因「無常」減弱而變回無常;同一件東西卻先後出現矛盾的性質!正如這綠杯先是綠色,在沒有添加外來的因素下,決不會變成紅色。
外道又質疑:「事實上我們看到事物既有『無常性』,又見『延續性』!」
聖天菩薩解惑說:「如果承認事物都是虛幻無實,都是依緣假名而成立;那麼『無常』和『延續』所謂的『住』相便可以相待而有。問題是你大前提要先承認它們是實有;然事實上一件東西不可能同時是實有的『無常』,又是實有的『住』。」
癸五 破住與無常同時俱有
274 若法無常俱,而定有住者;
無常相應妄,或住相應虛。
If things have duration and impermanence together, either it is wrong that
things are impermanent, or duration is a fallacy.
若果諸法同時具實有的「無常」和實有「延續」的話;那麼一是無常相是虛妄,一是「住」相是虛妄。
果與果性是彼此伴隨著的,除非無常和延續都是虛妄分別存在,否則兩者若是實有的話,根本不可能在同一樣東西之中共存。
壬二 破念過去的能立因
質疑:過去世是實有的。因為在過去世造作的一切行為,我們可以憶念到,例如我昨晚看書、打坐;我現在回憶到;如果過去時不實,我怎能回憶到呢?就算在佛經中也常常說:「我於過去世中曾作如是如是事。」
聖天菩薩解惑:「回憶本身是虛妄無實的事,而你回憶過去世所做的事情,在經
歷過之後,已無間地趣入無常變滅,此境永不會再出現;正如我們永不能渡過同一條河流一樣。(註釋289)」
275 已見法不現,非後能生心;
故唯虛妄念,緣虛妄境生。
Things seen do not reappear nor does awareness arise again. Thus memory is
in fact deceived with regard to a deceptive object.
見過的東西不會重現,(當時的)覺知亦不會再次生起。所以回憶依於虛妄的境相,是不可靠的。
回憶是心識中的一種習氣顯現,雖然過去的東西已經無間地謝滅,可是記憶中的幻相卻又明朗清晰,甚至好像親眼見到境相現前生起一樣。事實上,人們對過去的思憶,只不過是虛妄意識生起一種幻現;已逝去的境,不可能再被人的根識攀緣。
總攝頌曰:
不知相續剎那法,便說時常三世實;
欲知諸法如幻化,應善觀察三世法。
Not knowing how to posit continuity and transitoriness, they say time is
permanent and that the three times exist substantially. Having understood
that phenomena are like optical illusions, learn how the three times are
perceived.
由於不認識事物的相續性和瞬息生滅性,人們便說時間是恆常,三世實有。若能善巧觀察三世(無自性),便能了知諸法如夢幻泡影。
《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第十一品觀修破時實有,到此結束。
註釋
-
根據Lati
Rinbochay在《西藏佛教認知理論》第八十六頁提到,以世親經量部的主張來解構認知我枱上綠杯的綠色時,第一剎那是「取綠色的眼識」,第二剎那是「確定綠色的認知」,並且以「能夠憶念已經見過的綠色」作為它們的共同結果(common
effect)。問題出於第二剎那出現先後二識同緣一境;這是世親要成立自證分能回憶的原故。
-
《瑜伽師地論》卷一〈五識身相應地〉提到,當我們作意取境相時的活動情況是這樣:「復次,由眼識生,三心可得,如其次第,謂率爾心、尋求心、決定心。初(率爾心)是眼識;二(尋求心、決定心)在意識。」
-
四法印(Four Seal)是規範修行人言行的四個範疇,特別針對佛教徒在觀點和言說上是否合乎佛所說,違此即非佛族;分別是諸行無常(all
contaminated things are impermanent)、有漏皆苦(all contaminated things are
miserable)、諸法無我(all phenomena are selfless)和涅槃寂靜(nirvāṇa is
peace);在信仰上是否以三寶作為終極皈依處(ultimate source of refuge)。
-
這段質疑解惑應是後人加上的,因為聖天菩薩是西元一七0至二七0年之間的人;而世親菩薩則是西元四百至四百八十年之間的人。提出「一一境以二識能緣」的質疑似是世親菩薩經量部的觀點;老拙認為這有可能是月稱菩薩在註釋中駁斥世親菩薩《俱舍論》的觀點,事實有待考證。
-
《中論》〈觀時品〉頌六。
-
中觀認為三世幻有,回憶只是虛妄念攀緣虛妄境而出現。如《入中論講義》頁二九三所說:「由離能領受境識,此他性念非我許,故能憶念是我見,此復是依世言說。」(〈現前地〉頌七十五)從而破斥陳那提出識(自證分)能回憶之謬見。
應用思考問題
-
何謂有為法?時論外道藉口說從有為法中可推斷出時間是實有存在;聖天菩薩怎樣反駁這個謬誤?試依頌二六七說明。
-
中觀認為剎那生滅,根境相連。一個心識認識一個境相,是因緣相待而生,因緣散壞而滅;也合乎佛說。但唯識為了主張全無外境,唯有內識,往往刻意將佛陀「諸行(有為法)無常」、「人不可能再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事實」的主張抹殺混淆;例如世親以經量部觀點寫成《俱舍論》云:「當知色等五境,而一一境以二識能緣。」聖天菩薩怎樣糾正?
-
世親論師以經量部認識論撰寫了《俱舍論》,與彌勒菩薩的《瑜伽師地論》〈五識身相應地〉中眼取境之三心或五心所說,亦有差異;試述之。
-
時間「有住」、「無住」;「有延續」或「無延續」均與構成「現在」無關。如果實有時間「有住」,這時間與延續分別是兩種不同東西;而所謂「現在」是指時間經由過去延展到這一剎那,但時間與延續分別是兩樣東西;所以不能構成現在。相反,實有時間若沒有持續,亦不能由過去延續到現在。試依頌二六九說明,從而論證如果承認時間實有,「現在」將不可能出現。
-
好事者又執有為法中「無常」延續而住,所以「無常」是實有永恆,否則諸行無常也不能成立。聖天菩薩如何破斥這謬論?試依頌二七0述之。
-
聖天菩薩認為事物中「無常」和「延續」兩種行相中,無論哪種力量較大,都不可能構成事物中「無常」永恆實有,或「住」相永恆實有;否則在常識上便會出現矛盾。試分別依頌二七一、二七二及二七三頌說明。
-
時論外道又質疑在世俗中每件東西是兼有「無常」性和「延續」性的。聖天菩薩解惑說:如果承認無常與延續是名言施設的話,兩者當然可以同時存在於同一件東西內;但現在時論外道堅持兩者是實有,那便要選擇其中之一是無常虛妄,另一是住相虛妄,兩者變成對立,此有彼無。試依頌二七四說明。
-
很多人以為回憶時見到境像明朗清晰,以為當下便重現以前境相,過去境就是現在境。殊不知已逝去的境不可能再被人根識所緣。人的回憶,只是一種虛妄的心識活動,猶如虛空花般毫不可靠。試依頌二七五說明。並重溫《入中論講義》頁二九三及《入菩薩行講義下卷》頁四十二破斥心識實有自證分,所以有憶念這論點。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第五十五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