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瑜伽行四百論》(Bodhisattvayogacaryacatuhshatakatika)第63講
日期:2013年6月29日
聖天菩薩造論
月稱菩薩、賈曹杰註解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集解傳講
子二 破意識取境有自性
質疑:諸識中意識最銳利,能直接單獨往外取境,所以意識取境是自性有。
321 心若離諸根,去亦應無用;
設如是命者,應常無有心。
Without the sense organs, what will mind do after it has gone? If it were
so, why would that which living selves not always be without mind?
(原本意識與前五識一併合作互為助緣,認識外境。但)意識現在離開前五根,應沒法取境;(此外,)會有時常缺乏意識的命者(我)存在嗎?
解惑:耳識不會離開所謂我的命者而走向外境;假使意識能走出外境,例如外道所說靈魂出竅,但耳等諸根不可能與意識一同往外境;那麼,在缺乏與前五識感官協同作用下,意識縱能單獨往外取境,也不可能認識到外境。(註釋321)
賈曹杰到此作結論:頌三〇一至三二一這二十首偈頌,透過分析便可知道「實有的根可以取境」和「實有的識可以取境」都不能成立。
壬二 破能取的有境實有
癸一 明想蘊的相
質疑:如果根境都不實有,那麼想蘊怎樣透過觀察各各根境而安立名言?
322 令心妄取塵,依先見如熖,
妄立諸法義,是想蘊應知。
An object already seen, is perceived by mind like a mirage. That which
posits all phenomena is called the aggregate of recognition.
當心識接觸外境時,意識依以前所見境,執取種種如同陽熖的幻相為實,並妄立種種(顛倒)的名言,這就是想蘊。
根據安慧論師(475-555)在《大乘廣五蘊論》中介紹如何通過受、想(註釋322)和行蘊中的觸、作意和思三種遍行心所而取境認識。當眼根和色境相涉,眼識必俱起,因為根為識之所依,境為識之所取;三者和合,「觸心所」(註釋323)可以使心、心所同緣一境;這時「作意」心所(註釋324)一方面激起內心習氣(心種),對外憶念起外境的人和事,另一方面對內引發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這時受蘊,亦即受心所(註釋325)承接作意心所的勢用,生起對面前境物的感受;若心理上生起「喜」受,身體上生起樂受時,便產生執取;希望可持久地維持這情景;但身體上起苦受、心理上起「憂」受時,卻希望早點遠離;若生起捨受則不樂不苦,不憂不喜。《成唯識論》稱受蘊「起愛為業」,《俱舍論》稱受蘊「味受故,貪著諸味。」主要是警惕我們:若果這時產生負面情緒,便要以正知對治。接著身心感受,就生起對外境事物的想法,可是想法有正確的,也有錯誤的。無論正確或錯誤,都只不過是想蘊安立名言的作用。《俱舍論》這樣說:「顛倒『想』故,貪著諸見。」這是警惕我們要對錯誤觀念提高警覺。經過觸、作意、受和想後,思心所便起作用。思是役心造作,經審慮思、決斷思和發動思三個階段,於身語意三用,役心造善、惡、無記的造作行為。以上就是「心妄取塵境」的過程。
由此觀之,所謂想蘊能取有境,安立名言;只是虛妄心識活動。依緣所見的境,然後由心識緣取各各的境像,再由想蘊安立各各的境像的名言。但譬如陽熖,雖然外表似水,但丁點兒水份都沒有。所以,除了想蘊所取的境無自性外,事實上,能安立名言的想蘊亦毫無自性。
癸二 破想蘊實有
質疑:世俗諦全是名言假立,如果想蘊無自性,世俗諦便不能成立!
323 眼色等為緣,如幻生諸識;
若執為實有,幻喻不應成。
In dependence upon the eye and form, mind arises like an illusion. It is
not reasonable to call illusory that which has existence.
以眼根色境等為緣,就能如幻地生起各種心識;如果執著諸法實有自性,那麼(佛陀用來形容諸法的)幻喻就不能成立。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如果承認內識和外境都是緣起無自性,不執為實有,例如依於眼根為增上緣,綠杯為所緣緣,觸、作意為等無間緣;那末眾緣和合,便可生起如幻如化的眼識;再依「受」和「想」生起對綠杯的感覺和評價。凡夫會這樣想:「枱上放了一隻養眼、價值不菲的綠杯!雖然名貴,但很易碎裂,要小心使用!」「雖然在勝義諦沒有綠杯這東西,但在世俗諦來說,綠杯是以自相成立;只要我們不執取它,我可以確定;這是一隻綠杯!」這是清辯論師的識見。「這裡哪有綠杯?眾生因無明障蔽慧眼,在我們面前的不是綠杯,而是綠杯概念的所依!」這是月稱菩薩的識見。無論如何,這三種見解在世俗而言雖各有可取處(註釋326),總皆如佛所說:「所有假法唯世俗!」世間的一切都是虛妄,終不可得。所以佛只能以幻喻來形容世俗。如果執世間為實有,則與佛的幻喻互相矛盾。
壬三 明無實體如幻是極為稀有的原因
質疑:若然真的如你所說,眼等不能認知諸境,即是說依如幻的眼根色境為緣而能生如幻的眼識;這實在是太稀奇難測的事吧!
解惑:世人為無明障蔽慧眼,所見到的一切東西雖性空而感覺為實有;就好像想以繩網籠綁虛空般的顛倒,何以難測呢?(註釋327)
324 世間諸所有,無不皆難測;
根境理同然,智者何驚異?
When there is nothing on earth that does not amaze the wise, why think
cognition by the senses, and such alike are amazing?
世間的事本無自性,但出乎意料地現為實有;眼不能見色,但(依根境卻生起如幻的眼識;)根境同具性空幻有之理亦如是,對智者來說又何足驚異呢?
諸法真實的相狀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但在世間來說,生滅垢淨增減皆有標準,皆可量化。以諸法實相而建立的絶對分析,種子滅或種子不滅,都不能生芽苗;但從世間常規分析;依種子等為因緣便可生起芽苗。難怪誠如龍樹菩薩所說:「知此諸法空性已,一切業果依緣起,稀有又此極稀有,稀奇又此極稀奇!」祂是在提點後學應懂得:觀一切有為法,要兼顧性空和緣起兩個觀點。
上文已廣釋為何根境無自性。
辛二 明實有空與如幻相同
325 諸法如火輪,變化夢幻事;
水月彗星響,陽熖及淨雲。
The firebrand’s ring and magical creations, dreams, illusions, and the moon
in water, mists, echoes, mirages, clouds and worldy existence are alike.
現象界的東西猶如火輪、瑜伽師神通變化、夢境、魔術師變戲法、水中月、如彗星尾巴的霧氣、回音、陽熖與浮雲。
很多在我們日常修行中耳熟能詳的念誦儀軌和佛經都提醒我們:「啊!有緣佛弟子,不要被世間如夢似幻的現象迷惑,還是趁現在順緣的時候,精勤修法!出離世間吧!」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註釋328)
「譬如有童女,夜卧夢產子,生欣死憂戚,諸法亦復然。如幻(瑜伽師以如意通示現神通變化)作多身,謂男女象馬,是相非真實,諸法亦復然。如淨虛空月,影現於清池,非月形入水,諸法亦復然。如人在山谷,歌哭言笑響,聞聲不可得,諸法亦復然。譬如春日中,輝光所焚炙,陽熖狀如水,諸法亦復然。見野馬(註釋329)如水,愚者欲趣飲,無實可救渴,諸法亦復然。如虛空無雲,忽然起陰曀,知從何所出,諸法亦復然。如熖尋香城,如幻事如夢,觀行相空寂,諸法亦復然。」(註釋330)
總攝頌曰:
三有虛妄如幻城,由業幻師而轉動,
如尋香女幻歌舞,追逐陽熖甚稀有。
Thus in the illusory city of the three false worlds manipulated by the
puppeteer of karmic action, the small-eater maiden performs her illusory
dance. Amazing that desire should chase a mirage!
好像魔術師的業力操控著虛妄顛倒、如癡如醉的三界眾生;尋香女跳著虛幻的舞步,貪欲者追逐著海市蜃樓,虛妄的諸法實在令人吃驚。
這便是《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第十三品開示如何破根境實有。
註釋
-
一般來說,眼識必須以眼根為所依才能生起。
-
如安慧菩薩在《大乘廣五蘊論》說:「云何想蘊?謂能增勝取諸境相。」佛在《阿含經》常提及五蘊,特別強調受和想在精神層面的重要性。《俱舍論》〈分別界品〉中提到想蘊和受蘊,指的就是想心所和受心所。為甚麼佛這麼重視「想」和「受」?除了「受」「想」是「生死因」外,凡夫由於耽著「受」起顛倒「想」,所以生死輪迴;其次是「受」「想」是諍根;凡夫味「受」故,貪著諸欲;顛倒「想」故,貪著諸見;世間一切禍患根源,不正是愛欲和偏見嗎?
-
「云何觸?謂三和合分別為性;三和,謂眼(根)、色(境)和識,如是等,此諸和合,心、心法生,故名為觸。與受(等)所依為業。」見前論。
-
「云何作意?謂令心發悟為性。令心、心法現前警動,是憶念義。任持攀緣心為業。」見前論。
-
「云何受蘊?受有三種,謂樂受、苦受、不苦不樂受。樂受者,謂此滅時,有和合欲;苦受者,謂此生時,有乖離欲,不苦不樂受者,謂無二欲。無二欲者,謂無和合及乖離欲。受,謂識之領納。」見前論。
-
正如《入菩薩行》〈智慧品〉頌三說:「世間見二種,瑜伽及平凡;瑜伽世間破,平凡世間者。」異生凡夫住於顛倒虛妄中,瑜伽士則住於真實義中;就算同是瑜伽士,他們之中本身有粗細、高低的差別,上上者能威震下下者;例如月稱菩薩比清辯論師的見解更貼近諸法真實義。
-
護法論師(530-561)在《大乘廣百論釋論》卷七提出發人深省的十難測:「如一思業(由思心所經審慮、決斷和發動三個階段去推動內心造作成為業果,)能感當來;內外無邊果相差別,極善工匠所不能為;是名世間第一難測。又如外種生長芽莖,無量枝條花葉根果,形色間雜嚴麗宛然;是名世間第二難測。又如婬女身似糞坑,九孔常流種種不淨,而貪欲者見發婬情;是名世間第三難測。又如花樹名曰『無憂』,婬女觸之,眾花競發枝條垂拂,如有愛心;是名世間第四難測。又如花樹名『好樂音』,聞作樂聲舉身搖動,枝條梟娜如舞躍人;是名世間第五難測。又如花樹名『好鳥吟』,聞鳥吟聲即便搖動,枝條梟娜如喜抃人;是名世間第六難測。又如生上經無量生(上生天趣,要積累無量福德資糧;而天人以襌悅為食,不喜男女欲樂),退下生時便求母乳,騰躍嬉戲,寢食貪婬;是名世間第七難測。又如欣樂無上菩提,應正勤修微妙善法,而行放逸撥法皆無;是名世間第八難測。又如厭捨迫迮居家,至道場中而營俗務,貪著財色無悔愧心;是名世間第九難測。又如淨定所發神通,妙用無邊不相障礙,隨心所欲一切皆成;是名世間第十難測。」
-
見《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
野馬即陽熖,古稱鹿渴(mṛga-tṛṣnā),指一群馬或鹿很口渴,看到遠處有海市蜃樓,以為是水源,於是大家競跑過去,但水源實不可得,馬群終口渴而死。
-
見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月燈三昧經》卷二,惟經文中十喻與此處有異,此處乃依任杰所譯。至於解釋諸法如幻十喻最詳盡者,莫如《大智度論》第六卷之十喻釋論第十一。
應用思考問題
-
心識夥同觸、作意認識外境;這時心識例如眼識必須要依如眼根等根,否則根本不能產生認識。有些人認為心識例如意識可單獨離開驅體,到體外四周逛蕩;所以認為意識可以獨立取境。雖然聖天菩薩不質疑高階瑜伽修行人能以意念化成幻身,穿牆過壁;但卻否認它有自性;試依頌三二一說明。
-
佛在《雜阿含經》第九五七經回答一個名叫婆蹉的修行人有關:「命」與「身」是一是異的問題時提到,當命終時,乘「意生身」投生別處,但強調這「意生身」不是單一獨立的個體,就好像火依風而有一樣。命終時的「意生身」是依緣於「愛」,因愛故取,因受而住;所以繼續輪迴。這段經文的「意生身」,啟迪到《俱舍論》卷十提出「中有」的說法。「意成及求生,食香中有起」,即前生死時之瞬間至投生下世受生剎那間的生命存在,稱為中有,或中陰身;兩者都是觀待愛取而存在。可是《楞嚴經》卻有這段描述:「阿難,彼善男子修三摩提,受陰盡者,雖未漏盡,心離其形,如鳥出籠,已能成就。」(卷九)根據宣化法師解釋說:「真心本來是周遍十方,但因無始執著,妄執幻驅為己身,把真心拘在身內,致不能自由。現受陰盡,真心才能離開幻驅,不為所局。」並引經(可能是《楞嚴經》):「意生身者,隨意所到,身即便到。」從這段文字可體驗到《雜阿含經》、《菩薩瑜伽行四百論》和《俱舍論》都認為「意生身」是無自性,亦不是甚麼好東西,聖天菩薩甚至說它連認識外境的能力都沒有。「心若離諸根,去亦應無用。」而《楞嚴經》就很誇讚這種能離開驅體(命者)的能力,並尊稱為「真心」、「成就」,獲得真正自由。試以你修奢摩他的經驗,你經歷過元神、真心出竅嗎?如果有,你怎樣評價這離開驅體的經驗呢?最後,你認為上述哪類佛經所言比較合符佛意呢?
-
根據中觀的說法:現象諸法一點兒真實都欠奉,我們所見到的森羅萬象,全都是眾緣和合下,由我們「受」、「想」二蘊根據自己情緒和觀點,名言假立而成。當然,人類文明甚至科技會發靭於此;但從另一方面來看,人類自身及圍繞著他們共存的環境生物;皆因受蘊可造成負面情緒,想蘊會有錯誤觀點,對自他造成悲劇傷害;尤其是宗教家、政治家,一定要清楚想蘊是非實有,事實真相更有可能離自己所想的甚遠。言行不能從自己方面出發而處處以眾生福祉為依歸。試依《大乘廣五蘊論》說明吾人五蘊生命如何認知外界,依止甚麼去造作行為;並以《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頌三二二說明五蘊尤其是想蘊都虛妄不實。
-
若執我們虛妄的五蘊為實,例如對綠杯實有色境,實有能取的眼識;實有樂受;實有「綠杯」名言;實有「值得擁有」的決定;那便違反了佛對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之幻喻。試依相關頌文說明。
-
佛經中對諸法如幻十種譬喻各有不同說法。試依《大般若經》、《月燈三昧經》和《龍欽心隨前行能顯遍智妙道念誦儀軌》作一比較。
-
解釋諸法如幻的十種譬喻最詳盡莫如《大智度論》;請將卷六〈釋初品〉中十喻第十一翻譯成白話文。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第六十三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