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1講

日期:2011年6月4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註釋2)

提要:今日開始傳講龍樹菩薩《寶行王正論》。該論梵文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rāja-parikathā解作給國王一個佛法開示;ratnāvalī指一串珍珠,古漢語作瓔珞;māla指花鬘;ratnamāla指龍樹菩薩給國王的佛法開示就好像寶鬘般莊嚴珍貴。龍樹菩薩以中道空觀的精神,向祂的朋友娑多婆漢那(Sātavāhana,引正王)以書函形式介紹佛教徒如何修行才可達到勝生和定善這兩個學佛目的;並特別向引正王提供佛教仁王「內聖外王」的修養方法。公元一世紀時,大乘佛教徒都流行一個願望;菩薩以「仁王」的身份投身政界,透過十善的教化,作為管理國政的基石,達到社會和諧、人民安樂、講信修睦、風俗淳厚、民生富足的政治局面;善權菩薩就是這樣以「仁王」的身份利益眾生。除了以身作則,奉行招感「勝生」(真諦法師譯為安樂)十六種善業外,通過長養菩提心,力行菩薩道,冀能未來修行達臻登地,並以南瞻部洲轉輪聖王身份,再廣施福澤,萬民富饒。(《寶行王正論》第五品頌四十八說:「(初地菩薩)於剡浮等洲,為大轉輪王;於世間恆轉,寶輪及法輪。」)值得一提的是:龍樹菩薩的繼承者聖天菩薩,卻不同意修行人染指政治管理;尤其對作為統治階級代表的「國王」身份作出尖銳的評價:「非愚不得王,愚人無悲愍,國王雖護者,無悲不住法。」(《菩薩瑜伽行四百論》頌八十八)聖天菩薩又指出時移世易,古代的賢王愛民若子,但後世國王只曉得依循典章法規,政治機制來治理國民,仁王和仁政早已像野鹿般絶跡。「往昔諸善王,護世如愛子;諸依諍世法,今如鹿曠野。」(同論頌九十)。話雖如此,無論中外聖哲、古今賢士,總希望有一個護世善王來治理政事;這是人類的需要,而不是奢望。龍樹菩薩提出「仁王」的要求,只是順應人類利益;而聖天菩薩則明示修行人應先生起出離心,最好在「阿蘭若」獨自修行,不與世俗交往,確保剋期瑜伽修證成就,再行利他事業。兩者並無矛盾。

《寶行王正論》是由龍樹菩薩寫給祂摰友乘士國(Shaduopohanna)的國王娑多婆漢那,真諦法師依Sata音譯為「正」,而玄奘在《大唐西域記》卷十一譯為「引正」;無論那個譯法,我們都知道娑多婆漢那王在政治上是一個誠信正義的國君,在宗教修持上屬「上上根器」,所以龍樹菩薩毫不保留地在這部《寶行王正論》發揮證空的次第;例如講到人無我(粗分無我)、法無我(細分無我)時,都能深入淺出,精闢擘劃出甚深的空觀和修持菩提道次第的廣行道理。在第一品除了講勝生和定善(真諦法師譯為解脫),還詳細說明勝生安樂的十六因和對應的果,善巧完美地交代一個佛弟子日常所需的修行基本。正如達賴喇嘛說:「此部論非常有加持力,(修行人)平常最好能配合此論所講內容去學習、串習;如此才是真正有意義;對改善內心有所幫助。」又說:「以我個人經驗而言,此論和《入菩薩行》對於淨化內心,消除煩惱有很大的助益!」

龍樹菩薩首先向眾生唯一的善知識、斷證功德都圓滿的佛陀頂禮;「解脫一切障,圓德所莊嚴,禮一切智尊,眾生真善友。」接著語重心長地向老友娑多婆漢那王說:「雖然我介紹佛陀所說修行目的有二種:勝生安樂和定善解脫;但你要懂得去接收,我向你說法的目的,是要你解脫,非止為人天福報!」「正法決定善;為愛法大王,我當說由法,流注法器人。」

龍樹菩薩首先介紹勝生和定善的修行次第,孰先孰後?接著介紹要獲得勝生和定善二種修行目的,是先培養「信」和「智」兩種善根;並指出修行人當以「智」為殊勝,而「信」則是「智」的前行。祂界定了勝生就是得到人天安樂,而定善是指斷盡煩惱,得到解脫。「善道具名樂,解脫謂惑盡!」因為解脫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所以龍樹菩薩巧施方便,建議修行人先打好基礎,不妨先修妥安樂法,享受暇滿人身、人天樂果,一步步擴展到解脫法。「先說樂因法,後辯解脫法;眾生前安樂,次後得解脫。」然後提及「信」和「智」分別是「勝生」和「定善」的因;「畧說此二因,唯信智二根!」修行人有信心,便可以奉行十善業、三應斷和三法行等招感人天樂果的十六法;由於有智慧,便能斷盡煩惱和習氣,得到解脫。「因信能持法,由智如實了;二中智最勝,先藉信發行。」龍樹菩薩又描述合乎勝生、定善修行資格的弟子有何特徵:縱然遇上愚癡、貪欲、瞋恚和恐懼,具勝生安樂法器的修行人都不輕言放棄修善。「由癡貪瞋怖,而能不壞法;當知是有信,吉祥樂名器。」此外,作為「定善」法器一定是位智者;但何人才是「智者」?龍樹菩薩就要求智者要能調控身語意三門,如實透徹取捨善惡、持續有恆地行利他。「已能熟簡擇,身口意三業,恆利益自他,說為有智人。」另一方面,聖天菩薩就提出對堪為法器弟子的要求:首先要居心正直、專心聽法和修行動機純正;其次是要有智慧;第三就是要謙卑求學,不辜負上師的裁培,丟佛法傳承的面。「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

龍樹菩薩繼而提出十六種招感勝生安樂的因,其中包括應斷十惡,行十善;另外有所謂三法行、三應斷的六法。所謂十惡是「殺生、盜、邪淫、妄言及兩舌,惡罵不應語,貪瞋與邪見。」「此法名十惡,翻此即十善。」此外,龍樹菩薩還提醒修行人三種不該做的事:所謂不喝酒、不做邪命謀生工作和不損惱他人而三種該做的法行:所謂尊敬別人、修慈心和布施供養,合共十六種招感勝生安樂的因。「離酒、清淨命、無逼惱、心、施,供養所應敬;畧說法當爾。」最後,龍樹菩薩十分堅決地指出:「只有佛法才能正確地引導人修善法,得善果。外道只懂得折磨自己身體,只透過苦行是不能生起善法功德!」「若但行苦行,決不生善法!」要得到勝生安樂,必須斷惡行善。盡自己力量能行多少善法就去行,能斷多少惡法儘量斷;能完全斷除最好,不能完全斷除,至少用盡自己所有精力去斷除,並且不能隨喜行惡,不小心做了惡事要馬上誠心懺悔。

甲一 書名意義

梵語: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

繞匝巴熱嘎塔繞那瑪累

藏語:Rgyal-po-la gtam-bya-ba rin-po-cheḥi phreṅ-ba

嘉波拉丹夏瓦仁波切創瓦

漢語:寶行王正論

龍樹菩薩(註釋1)(約西元一五○至二五○年)以中道空觀的精神,向祂的朋友娑多婆漢那(引

正王)以書函形式介紹修行人如何做到增上生和決定勝這兩個學佛目的(註釋2);並特別向引正王提供佛教仁王「內聖外王」的修養方法。《寶行王正論》由陳朝真諦三藏(註釋3)漢譯,現今教內多譯為「中觀寶鬘論」或「寶鬘論」。

甲二 正論

乙一 趣入論說

丙一 頂禮句

一 解脫一切障,圓德所莊嚴,

禮一切智尊,眾生真善友。

I bow down to the Omniscient, freed from all defects, adorned with all good qualities, the sole friend of all beings.

我(龍樹)頂禮全智佛陀,因祂斷除所有煩惱和習氣;圓滿一切功德。祂是眾生唯一的善知識。

所謂「一切智」是指佛斷證圓滿所得到的無上智慧。斷德是指佛因斷煩惱和習氣,不再輪迴,證得解脫。而證德是證悟人無我、法無我的諸法真實義,得如所有智、盡所有智的遍智成就不共十力;佛更因大悲心而成熟法身、報身和變化身,不入涅槃,誓度眾生離苦得樂;所以祂是眾生得到安樂解脫的終極依靠,亦是眾生唯一可信賴的朋友。

丙二 立誓句

二 正法決定善;為愛法大王,

我當說由法,流注法器人。

O King, I will explain practices solely virtuous to generate in you the doctrine,

for the practices will be established in a vessel of the Dharma.

國王啊!為了使你修法,所以我傳授正法,首先要你成為清淨法器。(你要懂得聽:我目的是要你解脫,非止為人天福報。)

乙二 安立論說

丙一 安樂解脫品第一(通論勝生與定善之因果)

丁一 進入述說

戊一 二法之次第

三 先說樂因法,後辯解脫法;

眾生前安樂,次後得解脫。

First I shall explain the Dharmas causing high status (happiness), afterwards, I shall distinguish the Dharmas generating definite goodness (liberation), for having attained high status, one comes gradually to definite goodness.

首先我向你介紹獲得勝生安樂的原因,然後介紹你定善解脫的方法。修行人先修好勝生,才可逐漸修定善。

解脫是一條很漫長的路,修行人要經三大阿僧祇劫,積累無數福德智慧資糧。所以龍樹菩薩認為修行人最合理的做法是先具備暇滿人身,生活安樂滿足後,踏實地次第修持,證入解脫(註釋4)。

戊二 辨識因果

四 善道具名樂,解脫謂惑盡;

略說此二因,唯信智二根。

High status is considered to be happiness, definite goodness is liberation which refers to the extinguishing of delusions. Generally speaking, the causes for these two lie solely in two faculties; faith and wisdom.

首先我向你介紹獲得勝生安樂的原因,然後介紹你定善解脫的方法。修行人先修妥勝生,才可逐漸修定善。

勝生就是得到人天安樂,定善是指斷盡煩惱,得到解脫。要得到勝生,關鍵在於信念(例如信靠三寶、信靠十善業道);要得到定善,關鍵在於智慧。

戊三 二因之主從差別

五 因信能持法,由智如實了;

二中智最勝,先藉信發行。

Due to having faith, one relies on practices. Due to having wisdom, one truly knows. Of these two, wisdom is more superior. Faith is its prerequisite.

由於有信心,所以修行人能奉行(皈依三寶及十善業道等)法門。由於具足智慧,能如實了知諸法真實。兩者比較起來,智慧較為殊勝;而信心是智慧的前導。

為了要獲得勝生安樂,現在就要深信三寶,奉行佛所說十善道、三應斷和三法行,由奉行上述十六法得人天福報。如果要得到定善解脫,必須斷除煩惱和煩惱的根本──無明;斷除無明需要證悟空性的智慧。故此「信」和「智」是得到安樂和解脫的基礎和方法,而其中「智」又較「信」重要,因為「信」是「智」的前行。

戊四 說明合格弟子之定義

六 由癡貪瞋怖,而能不壞法;

當知是有信,吉祥樂名器。

One who does not neglect the practices through delusion, desire, hatred, or fear is known as one of faith, and may be considered a vessel of auspicious happiness.

就算遇上愚癡、貪欲、瞋恚和恐怖,這人都不會放棄修行;便可視為是勝生安樂的法器。

「貪」、「瞋」、「癡」和「怖」這四種令人拋棄及遠離正法的心理現象,稱為「四越法」。貪:無需任何理由,總是認為自己的東西最好,希望好的東西只由自己擁有。瞋:因貪愛自己,自視過高,別人不能迎合自己,於是瞋恨別人。癡:表面雖學佛法,但不懂佛法真正的義理,很容易被其他邪法動搖內心。「怖」:即受人控制迫害,不敢學佛。

堪為法器的具信修行人不會因以上四越法而失去信心,對三寶的敬信堅固,絲毫不動搖。

真諦法師把這類修行歸入勝生安樂法器;而別的譯本則認為具有這性格的不單是勝生,並且是定善的法器。若對應前文,信為勝生之因,而本頌說明修行人因具信而不被四越法所動搖,故真諦法師譯本較可信;事實上,下一頌亦陸續交代作為「定善解脫」法器的特徵。(註釋5)

七 已能熟簡擇,身口意三業,

恆利益自他,說為有智人。

Having skillfully select all deeds of body, speech and mind, those who realize what benefit self and others become fit to be known as one who is wise.

能夠調控身語意三門,並如實透徹地取捨善惡,又持之有恆地實踐利他行,就稱為智者。

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引聖天菩薩教言,說明何謂一位智者,適合修持解脫道(註釋6)說:「說正住具慧,希求為聞器;不變說者德,亦不轉聽者。」意思是說,修學解脫的修行人要有三個條件:一、居心正直、專心聽法和不墮黨類。所謂不墮黨類,是指貪著自宗,瞋他法派。(註釋7)二、有智慧,具辨別能力。三、具備謙卑求學心。具備這三種條件,便堪稱為修解脫道的法器。(註釋8)

丁二 正式述說

戊一 說明勝生安樂之因果

己一 廣說

庚一 說明勝生安樂法

辛一 說明勝生安樂十六法

壬一 十三遮止法

癸一 遮止十不善

八 殺生、盜、邪淫、妄言及兩舌,

惡罵不應語,貪瞋與邪見。

Killing, stealing, sexual misconduct, false speech, divisive speech, harsh speech, inappropriate discourse.

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欲、瞋恚和邪見。

癸二 遮止其他惡行

九 此法名十惡,翻此即十善。

離酒、清淨命、無逼惱心、施。

These Dharmas constitute the ten unwholesome karmic deeds, their opposites are just the ten good karmic deeds: abandoning intoxicants, adhering to pure livelihood, having no motivation to torment, practicing generosity.

這十種惡行稱為十惡。與十惡相反的就是十善。(有人質疑:只有這些嗎?)(答曰)此外(無論在家出家都要)奉行三應斷;(包括)不飲酒、(在家奉行秤斗無欺)不行邪命(出家斷除五邪命)和不損惱他人。更有三種應該做的三法行,例如修慈心、做布施(和下面提到的尊敬別人)。

十善是指:「慈善不殺生,高行不偷盜,貞潔不邪淫,正直不妄語,柔順不惡口,誠信不兩舌,尊重不綺語,知足不貪欲,忍辱不瞋恚,正智離邪見。」除了十善之外,龍樹菩薩還訓誨修行人要奉行另外三應斷法,分別是:「不飲酒、不行邪命(註釋9)和不損惱別人。」十善和這三種遮止法,合稱十三遮止法。這十三種遮止法再加上三法行,所謂修行人三種應該做的事例如修慈心、行布施和尊敬別人;龍樹菩薩稱之為招感勝生安樂的十六種因。

壬二 三法行

十 供養所應敬;略說法當爾。

And making offerings to those who should be revered. Practice in brief is that.

(所謂三法行,是指修行人應修慈心,作布施和)供養應受人尊敬的大德。(註釋10)概括而言,這十六法(十善、三遮止和三法行)就是招感勝生安樂的因。

壬三 其他宗派無有佛教這種正法

若但行苦行,決不生善法!

Practice is not done by just mortifying the body, he will definitely fail to generate the happiness.

(如果效法外道)只透過折磨自己身體,(現世的善行都達不了,)決不能達到勝生安樂。

大乘法教以利益自己和他人為目的。不但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築在別人的痛苦上,佛教絕不主張效法外道以折磨自己的身驅,從而去除惡業,得到解脫。因為這樣做只會增加自己煩惱,遠離內心平靜、快樂;更遑論得到勝生安樂。

註釋:

  1. 根據月稱菩薩(西元六至六五年)在《入中論自釋》〈現前地品〉引《大雲經》敍述龍樹菩薩生平行誼云:「阿難陀!此離車子一切有情樂見童子,於我滅度後滿四百年轉為比丘;其名曰龍,廣宏我教法。後於極淨光世界成佛,號智生光如來應正等覺。」又引《楞伽經》云:「南方碑達國,有吉祥苾芻,其名呼曰龍,能破有無邊。於世宏我教。善說無上乘,證得歡喜地,往生極樂國。」這是印度本土早期記載龍樹菩薩的資料。
  2. 《菩薩瑜伽行四百論》〈破見品〉頌二十三聖天菩薩說:「如來所說法,略言唯二種;不害生人天,觀空證涅槃。」可見勝生安樂和定善解脫就是佛法修行目標。當然,嚴格來說,佛只希望弟子求解脫,所以只有定善解脫才是佛子修行唯一目標。例如聖天菩薩在〈淨治弟子品〉頌十七又說:「為樂善趣者,如來說愛法;為求解脫者,呵彼況餘事。」
  3. 真諦三藏(Paramārtha,499-569)為西印度優禪尼國高僧,於梁武帝大同元年(西元五四六年)由扶南(柬埔寨)依海路到南海(廣州);五四八年到建康(南京);正值侯景之亂。因避戰亂,經豫章(江西南昌)返回廣州。雖感慨「弘法非時,有阻來意」,但最後在廣州光孝寺(當時為制旨寺)聚眾講學十二年,他一邊講學,一邊翻譯,譯述並進,並對重要經論作「義疏注記」。關於他翻譯了多少部佛經,有不同的說法,就好像《大乘起信論》一樣,可能與他名氣很大有關,同時又開展弘法事業時適逢戰亂,現存很多經論註釋都題為真諦譯,但是否出自真諦手筆,爭議很大。隋朝《歷代三寶記》說他譯經四十八部,二百三十二卷。唐朝《開元錄》確定其譯籍為三十八部,一百一十八卷。至於真諦法師何時翻譯《寶行王正論》,遺憾地沒有詳細記載;但肯定在南中國譯出。
  4. 成佛之路漫長,為了遷就眾人好逸惡勞的習性,佛陀在《法華經》中提到於一佛乘方便說二涅槃。例如《妙法蓮華經》〈化城喻品〉提過:有些修行人害怕修佛道太辛苦,要修三大阿僧才能完成!於是佛亦要「以方便力,而於中道(例如每一大阿僧祇劫)為止息故,說二涅槃。」所以龍樹菩薩建議修行人先修得勝生安樂,接著再向前修定善解脫;這是合乎佛義的教法。
  5. 由此老拙認為今人往往謗古人大德譯事欠專攻,不亦惑乎。事實上,只要肯持開放心靈,往後更可發現真諦三藏譯本在信、雅、達三方面,更勝於今賢。
  6. 《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道前基礎;〈能依學者之相〉這段內文。
  7. 中觀瑜伽師一向反對宗執;例如聖天菩薩在《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淨治弟子品〉頌十說:「若汝貪自品,不喜他品者,不能趣涅槃,二行不寂滅。」祂們認為修行人若執迷於自己的立場,排斥別人的立場;即是有「取」和「捨」二行,因這種邊執,除了不能達到涅槃,亦難以帶來心頭的寧靜。
  8. 賈曹杰在《顯明要義釋》認為:「善加理解三士夫之道次第,並如理修持者,即是所謂的具信與具慧者。」
  9. 所謂不行邪命,是指在家眾謀生時要斷除短尺狹度,輕秤小升,以偽雜真,謀取奸利等行為態度。出家眾要遠離五邪命。根據《大智度論》,比丘做出不如法的事而為生活,謂之邪命;有五種:一、詐現異相:於世俗之人詐現奇特或偽裝善舉之相,以求利養者。二、自說功能:說自己功德,以求利養。三、占相吉凶:學占卜而說人之吉凶以求利養者。四、高聲現威:例如為求利養,對著施主說:「你現在正與阿羅漢說話,你應向誰布施?」五、說所得利以動人心:為了使人覺得布施自己帶來功德,向施主說:「有個國王賜缽具給我,但我沒有接受;這個是某某國王賜給我的。」亦如同現今某某法王大德為我站台,某某富豪為我建廟等等。
  10. 佛法有所謂三種布施供養的對象;一者福田:指三寶;二者恩田:指父母師長;這二種屬對上供養;三者悲田:指受苦受難的眾生;對下施捨財物。

應用思考問題

  1. 《寶行王正論》這部佛典是龍樹菩薩為何人而說?試述論典大要。
  2. 《寶行王正論》異譯本甚多,為何要選用陳朝真諦法師的譯本?
  3. 開首之初,龍樹菩薩頂禮「一切智尊」。誰是一切智尊?試詳釋之。
  4. 表面上,龍樹菩薩向引正王推介勝生和定善,其實龍樹菩薩要朋友先成法器(得人天樂果勝生),後得解脫,解脫才是龍樹菩薩希望引正王修行的目的。試依頌二說明。
  5. 何謂勝生?何謂定善?達成這兩種果位需要甚麼因緣?
  6. 試說明堪可修持勝生、定善法器的特徵。
  7. 試引宗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卷一道前基礎〈能依學者之相〉一段內文,說明合乎修解脫道者法器的特徵。
  8. 何謂十善?龍樹菩薩提出招感勝生安樂果的十六法所指的又是甚麼?試分別詳析之。
  9. 對我們凡夫來說,行善去惡談何容易!末法時代的我們不夠精進,達賴喇嘛有何解決逐步積善斷惡的方法?
  10. 為何龍樹菩薩反對苦行?並視之為外道邪法。頭陀行是否苦行?試分別辨析之。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一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