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12講

日期:2012年5月5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說到國王質疑空性學說既然是現實世間的真相,理應和大家息息相關,恰如看到蔚藍天空般容易,但事實上空性學說是極其難知難了。龍樹菩薩回應:「欲界凡夫心性散亂,不單對甚深空性,就是佛門中最顯淺如修不淨觀,凡夫亦難受用。」「是身不淨相,麁證智境界;恆數數所見,尚不入心住。」「況正法微細,甚深無依底;難證於散心,云何可易入?」

龍樹菩薩苦口婆心地勸修行人:縱使空性教法難知難了,畢竟它是斷除無明唯一的方法。正因無明令眾生生死輪迴,修行人若想解脫,認真學習修煉空性學說更是刻不容緩。「由不了此法,人起長我見;因此造三業,次生善惡道。」龍樹菩薩勸勉喜愛修行生活的國王,了解空性需要積集福慧資糧,故此要勤修六度四攝菩薩行。「乃至未證法,能除滅我見,恆敬起正勤,於戒施忍等。」

龍樹菩薩再指出:除了十六種勝生安樂之因外,作為大乘法器,修行以利他為目標的國王,應進而以六度四攝和四種修學,所謂修學實語、布施、寂靜和妙慧作不共加行;才可成為現實世間之法船;搭載廣大國民前往極樂,現世自他得享優渥生活,國泰民安;未來世更可獲得定善解脫。「約施及愛語,利行與同利(事);願汝攝世間,因此弘正法。」關於六度,大家可參考《入菩薩行》和《入中論》。所謂四攝,是菩薩在現實世間,為了攝化更多眾生,同登法船,共沾法益;以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來示利大眾。凡夫總是喜歡接受多於施捨,於是龍樹菩薩寄語國王首先要廣行布施,將大量資財來攝化百姓;接著才將佛法精髓,例如佛祖本生故事,祖師大德的生平行誼,緣起性空等道理;以簡單淺白語言,輔以日常經驗事例曉喻,這便是愛語。當百姓對佛法都感興趣,在法喜充滿之際,國王就教他們行十善,實踐菩薩利他的弘誓,這就是利行。最重要的當然是身教,國王不僅要求百姓實踐佛法,自己好應以身作則來奉行十善,普度眾生;這就是同事。這樣做,國王在修行上既可與大眾同得現世勝生安樂;未來亦可以與大眾得到定善解脫。

國王憂心忡忡,抱怨說:「我當然希望面對大眾,以四攝勾召感化臣民;但人心叵測,統治者與被統治者必存在矛盾,甚至心懷怨懟;面對政敵阻撓我以正法治國時,我將如何抉擇?」龍樹菩薩指出,佛教徒面對怨讎時有四點原則要注意:第一、採取積極反制措施;不讓對方的侵害衍生成暴力,自己的反制亦要非暴力。第二、克制自己,不要被瞋恨心沖昏頭腦。誠如寂天菩薩說:「故於害我者,心應懷慈愍;慈悲縱不起,生瞋亦非當。」第三、對敵人要生起悲憫,對方正處於營造惡因的困境,對敵人伸出慈悲之手,免對方一錯再錯,免却日後嚐受苦果。「宿業所引發,令他損惱我;因此若墮獄,豈非我害他?」第四、不斷觀照及反省,與敵人交談,不能忘記自己是發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對反對的聲音,更要有耐性。於交談中,要忘記他的過失面,更要思惟他的功德面。例如某人對社會有貢獻,此刻只是跟自己意見不合而已;不能因見解差異而不喜歡這人,應思考他對社會的功德。這樣他的功德此時雖然未能直接利益自己,可是將來也會間接利益到自己。「若欲使怨憂,捨失取其德;己利由此圓,即令怨憂惱。」這就是佛陀提倡:「容忍怨敵即生利益」的方法。

最後,龍樹菩薩斷釘截鐵地忠告國王:若行正法,必生利益;相反,若倒施非法,則自他同損。「王法欺誑他,是大難惡道;惡智邪命論,云何說為正?」為政者不能殘民以自肥,百姓都希望過安居樂業的日子;若然國王缺乏智慧而放棄以善法管治,結果不但辜負百姓的期望,更變相地愚弄欺騙他們。那麼,國王將面臨臣民的憎厭,由於世間充滿怨懟,君民的此生和來世都不會得到快樂,甚至會下墮惡趣。「若人專誑他,云何說正事?因此於萬生,恆遭他欺誑。」「若非法治化,主遭臣厭惡;由世間憎惡,現來不歡喜。」相反,國王能化民十善,教導百姓處事以善法入手,中間的過程和結尾亦以善法為依止,這樣,國王始終不渝地依善心處事,就不會犯錯:「作事法為先,及法為中後;謂無虛真理,現來汝不沈。」再者,以善心行持正法必得五種功德:現生能得好名聲;又能享有快樂;活著時不懼怕死亡;臨死時亦不怖畏;而且在未來世也能得到財富和快樂。因此我們應恆常奉行正法。「因法現好名、樂、臨死無怖;來生受富樂;故應恆事法。」

戊二 主要內容

己一 修習安樂勝生之因

庚一 通論修習安樂勝生之因

辛一 修學具五功德因

龍樹菩薩諄諄教誨國王要勤行善法。

二十五 作事法為先,及法為中後;

謂無虛真理,現來汝不沈。

Where, in the carrying out of works, (Virtuous) Dharma comes “first” even to the point that Dharma also comes “middle” and “last”. It is said that staying free of falseness and reliant on true principle, you will avoid sinking away in the present and future.

處事應以(善)法入手,中間的過程和結尾也是以(善)法為依止。如果(國王)你(依著善心)處事,就不會犯錯;現在和未來都不會失足墮落。

「法」字作善惡中「善法」及「身語意」中「意」解。佛在《法句經》開宗明義說:「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若以意惡行,惡語惡身行,則苦必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若以意善行,善語善身行,則樂必隨彼,如影隨身形。」(註釋84)聖人教人修行,就是要大家修善心,做人處事,無論前、中、後那個時段,都要保持善心,並且依著這顆善心去造作身語意三業;這樣的修行人由現在到未來都不會受到傷害,更不會失足墮落。

二十六 因法現好名、樂、臨死無怖;

來生受富樂;故應恆事法。

Through the Dharma, in this present life, one gains a fine reputation, one enjoys happiness and one is free of fear now or at the point of death. Then, in future lives, one will gain both wealth and happiness. One should therefore be constant in one’s service to the Dharma.

由於(以善心)行持正法,現生能得好名聲;又能享有快樂;活著時不懼怕死亡;臨死時亦不怖畏;而且在未來世也能得到財富和快樂。因此我們應該恆常奉行正法。

龍樹菩薩向修行人保證說:「做任何事,在初發心、中段和完成的時候,若能保持善念的話,就可以得到五種功德。」這五種功德前四個屬現世,後一個屬來世。首先是現世得到稱譽,實至名歸;第二是現世得到安樂;第三是活著毋懼怨害,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行善者與罪惡者不會埋堆,自然不擔心受到無辜傷害;第四是當此生終結,瀰留之際回想起自己生前每每皆依著善心來待人處事,對自他均帶來利益,總皆無愧於心,死而無憾矣。第五是下一世會招感富足和安樂的果報;現世行善,隔世受樂報,除了投生人天善趣,修行人只要繼續投生善趣,就有機會繼續累積更多福德善法;故此所積聚的福樂只會愈來愈增廣!

辛二 修學一般正規

二十七 唯法是正治,因法天下愛;

若主感民愛,現來不被誑。

It is only through Dharma that there is right policy. It is because of the Dharma that the country expresses its affection. If the ruler inspires the love of the people, in both present and future, he will not be deceived.

(國王啊,)只有奉行善法才是最好的管治方式,透過善法,國家才能表達出善意。如果統治者能激發起人民的愛心,他在今生和來世也不會受人蒙蔽。

這個「法」是指止惡行善;例如龍樹菩薩常提到的十善法;十善是人類最好的社會規範,是各國國民的政治約章。國王若能以身作則,所謂風行草偃;國王如何做,百姓也自然會效法;國王如不依法統理國家,便等於欺騙百性;欺騙別人,便會招感被人蒙蔽的果報。(註釋85)

辛三 捨棄非正規

壬一 惡規範不宜依止

二十八 若非法治化,主遭臣厭惡;

由世間憎惡,現來不歡喜。

If he governs in a manner contrary to Dharma, the ruler encounters disgust and abhorrence in his officials. Because the world is moved to detest and abhor him, he finds no cause for joy in either the present or the future.

如果(國王)用非法的態度(例如十惡)來管治國家,化育百姓;便會惹起臣民的憎厭。由於世間都憎厭他,國王(和臣民)的此生和來世都不會有安樂可言。

壬二 譴責陋規

二十九 王法欺誑他,是大難惡道;

惡智邪命論,云何說為正?

Where royal policy involves cheating and deceiving others, this evokes great difficulties as well as the wretched destinies. Where doctrine promotes evil intelligence and wrong livelihood, how could one assert that this is right?

國王的法命如充滿不善行,(因而百姓無法得到想要的安樂,)這些惡行會引來災禍,令自他墮入惡趣。這些欺騙愚弄百姓的王命缺乏捨惡行善的智慧,哪能正確地利益百姓呢?

百姓都希望過安樂的日子,但國王卻因為缺乏智慧而放棄以善法管治,結果辜負了他們的期望,變相欺騙愚弄了他們;亦將會造成禍患,招致整個國家包括國王和臣民也要承受難以忍受的痛苦,而且更容易因此下墮惡趣。

三十 若人專誑他,云何說正事?

因此於萬生,恆遭他欺誑。

Where a person is devoted to the deception of others, how could this be described as right endeavor? Because of this, they themselves will be cheated in many thousands of births.

如果國王不遺餘力地欺騙自己的子民,他的管治還可以說是正義嗎?正因如此,他多生累世必招感別人欺騙的果報。

國王質疑:「我就算推行善法;作為統治者,我身邊一定有不少反對自己的人,怎樣才能折服他們?」

壬三 正法規範殊勝

三十一 若欲使怨憂,捨失取其德;

己利由此圓,即令怨憂惱。

If one desires to cause distress among one’s adversaries, one needs only to abandon one’s faults and adopt their good qualities. It is through this means that one perfects one’s own benefit, and straightaway causes distress and affliction in adversaries.

(如果)你(想折服反對者,)欲令仇敵憂惱的話,只須捨掉自己的過錯,然後遵行他們的德行。透過這方法就能圓滿自己的利益,亦同時令到仇敵感到不安和憂惱。

面對敵人的侵害,佛子一般要考慮四點:第一、採取反制措施:不讓對方的侵害衍生成暴力,自己的反制亦必須是非暴力。第二、克制自己:不要被瞋恨心沖昏頭腦;誠如寂天菩薩說:「故於害我者,心應懷慈愍;慈悲縱不起,生瞋亦非當。」(註釋86)第三、對敵人心生悲憫:對方正處於營造惡因的困境,對敵人伸出慈悲之手,免他們一錯再錯,避免日後嚐受苦果。「宿業所引發,令他損惱我;因此若墮獄,豈非我害他?」(註釋87)第四、不斷觀照與反省:與敵人交談,不能忘記自己是發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對反對的聲音,更要有耐性。在交談中,忘記他的過失面,並且思惟他的功德面。例如某人對社會有貢獻,此刻是跟自己意見不合;不能因彼此的見解差異,而不喜歡這人,應思考他對社會的功德。這樣做的話,縱使他的功德現時未能直接利益自己,但將來總會間接可以利益自己。這就是本頌提到容忍怨敵即生利益的方法。

庚二 向國王建議修學安樂勝生的特殊因

龍樹菩薩前章開示一般人安樂勝生的十六種因外,還特別向作為大乘法器修行以利他為目標的國王,開示八種自他俱能獲得安樂勝生的特殊條件;分別是四攝和修學實語、布施、寂靜和妙慧;共八種德目。

辛一 修學四攝法

三十二 約施及愛語,利行與同利;

願汝攝世間,因此弘正法。

Take up giving, pleasing words, beneficial actions, and salutary joint endeavors. I pray that you will draw in the people of the world. And that, based on this, you will propagate right Dharma.

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願(國王)你依這(四攝)法門成辦世間(暫時的利益)和正法(得到解脫)。

凡人喜歡接受多於施捨,龍樹菩薩寄望國王先通過施捨,將廣大的資財來攝化百姓。接著向他們灌輸佛祖本生故事、祖師大德生平行誼和緣起性空等等隨順勝生安樂、定善解脫的言教,這就是愛語。當百姓對佛法都感興趣而法喜充滿之際,國王就教他們行十善,實踐菩薩利他的弘誓,這就是利行。國王不只要百姓實踐佛法,自己尤要以身作則去普度眾生,這就是同事。

四攝法可達成兩個目標:「攝世間」和「弘正法」,前者是國王和百姓都得到國泰民安的現世利益;後者是國王和受攝化的百姓都得到未來解脫的究竟利益。

註釋

  1. 見《南傳法句經》〈雙品〉頌一及二。
  2. 中國士大夫一般認為佛教因能弘善懲非,所以應列入感化世俗,勸德進善的治國政策之中。如唐代李師政在《內德論》說:「惟佛之為教也,勸臣以忠,勸子以孝,勸國以治,勸家以和。弘善,示天堂之樂;懲非,顯地獄之苦。」
  3. 見《入菩薩行》〈安忍品〉頌三十八。
  4. 見《入菩薩行》〈安忍品〉頌四十七。

應用思考問題

  1. 佛教自始至終都強調「心」的作用,並認為若能將善心貫穿到日常生活中每件小事,由造這件事的前、中、後三個時段都保持善心,最終這修行人必定不會墮落。試依頌二十五說明。
  2.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護正知品〉頌十八說過:「我云何修行?修行唯護心」。從你讀過的佛經中找出「保持善心」和「護心」的關係和具體方法,這種修行屬戒定慧三學中何一種類?
  3. 修行人每做任何事,於初、中、後都保持善心,必能招感五種功德。試依頌二十六說明這些利益。
  4. 為何修行做每件事都保持貫徹和圓滿善心,當活著甚至臨終時能招感「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的功德?
  5. 我國聖人在《論語‧顏淵》中說:「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風,必偃。」說明聖人的道德文教必能感化世俗社會。這和龍樹菩薩勸國王以身作則,奉行十善;百姓自然有樣學樣,接受感化。試依頌二十七說明。
  6. 政治最重誠信。老百姓相信管治者,相信他會為自己帶來安樂幸福。若然國王辜負了他們的期望,這就是欺誑。國王不推行善法,人民必然遭到無情災禍。試依頌二十八及二十九,說明國王不應推行陋規惡法,及推行陋規惡法的後果。
  7. 作為統治者,國王身邊必然有反對聲音;佛法對於「與敵人共舞」,有甚麼建議?依你讀過的經論說明。
  8. 為何佛教徒接受「容忍怨敵可以立即令自己受益。」?試依頌三十一說明。
  9. 除了前面提及到勝生十六因之外,龍樹菩薩更叮嚀國王另外加修四攝和四修學,分別是修學諦語、布施、寂靜和善慧。試依頌三十二至三十九列出四攝和四修學之大概。
  10. 試分別以欲生欲界天、初禪天、四禪天為例,說明修行人應在戒、定、慧中修持何等德目。(例如生四禪除了基本勝生十六因,修止要到忍位的印順定,修慧而修除五種散動。)
  11. 四攝有一定次第,先布施,接著愛語,然後是利行和同事;具體說明四攝修行次第。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十二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