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13講

日期:2012年6月2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說到龍樹菩薩勸勉國王以善心來管治百姓;無論做任何一件事,在前中後三個時段都要保持善心。「作事法為先,及法為中後;謂無虛真理,現來汝不沈。」此時倘若遇上怨讎,必須知道容忍怨敵即生利益的道理;更要捨掉自己的過錯,守持良好品德,自己既能圓滿功德,亦令對方不安。「若欲使怨憂,捨失取其德;己利由此圓,即令怨憂惱。」龍樹菩薩鄭重聲明:若果國王施行善法,君民咸皆獲得五種利益;相反,如國王施行惡法,除了現世臣民心懷怨懟外,來世亦必招感別人的欺騙。換言之,行善法現世得臣民擁載,來世必是精明練達的人。「因法現好名、樂、臨死無怖;來生受富樂;故應恆事法。」「唯法是正治,因法天下愛;若主感民愛;現來不被誑。」相反,行惡法必遭人厭惡,來世更招感別人欺騙之果報。「若非法治化,主遭臣厭惡;由世間憎惡,現來不歡喜。」

龍樹菩薩勸勉具大乘根器的國王,修行應以利他為目標,所以除了修十六種勝生安樂之因外,更應修六度四攝和四種修學。「乃至未證法,能除滅我見,恆敬起正勤,於戒施忍等。」

作為大乘修學者,如何將自己跟隨佛所學到的一切德善與別人分享,與社會接軌,四攝便成不可或缺的善法;而通過四修學,修行人可以強化自己,在眾人中備受到尊敬信賴;從而有能耐或為大乘法船的舵手,利益眾生。「約施及愛語,利行與同利(事);願汝攝世間,因此弘正法。」凡夫總喜歡接受多於付出,於是龍樹菩薩寄語國王首先要廣行布施,將大量資財用來攝化百姓;接著才將佛法精髓,例如本生經故事,祖師大德的生平行誼,緣起性空等道理;以簡單淺白語言,輔以日常經驗事例曉喻,這便是愛語。當百姓們對佛法都感興趣,在法喜充滿之際,國王就教他們行持十善,實踐菩薩利他的弘誓,這就是利行。最重要的當然是身教,國王不僅要求百姓實踐佛法,自己亦應以身作則來奉行十善,普度眾生;這就是同事。四攝不單令自他現世勝生安樂;未來亦可以與大眾得到定善解脫。

龍樹菩薩看到:光有慈悲之心,達練的交際手腕還不足以令剛強難化的百姓信服;祂認為作為一個佛化政治領袖,要具備說實話、肯施予、能嚴謹自我控制根門和精審判斷是非的能力。

在老百姓心目中,政治家的誠信尤其重要。即使他有很多缺失,但如果他肯向老百姓說實話,大家會因此而信賴他。「王若一實語,如生民堅信;此如尊妄語,不起他安信。」但是實語指的是既符合真相又能利益別人的說話。例如對一個專心念佛的老修行,你對他說求生極樂世界是「別時異趣」;你就因此摧毀了他的信念,而所說的亦不是實語。「實意起無違,流靡能利他,是說名實語,翻此為妄言。」

龍樹菩薩一再提醒國王,在布施時,先要反省內心是否樂意去施捨;「心樂與眾生,身財及果德;依此施度圓,故施唯依心。」如果國王樂意廣行布施,單是這一點就足可以蓋過自己其他方面的過失;相反,國王若果貪腐或慳吝,單是這點足可摧毀自己擁有的一切美德。「一捨財若明,如能隱王失;如此主吝賄,能害王眾德。」總之龍樹菩薩鄭重聲明:「善行以布施為首,惡行以慳吝為先。」

第三種修學就是寂靜。所謂寂靜,是修行者嚴格地約束身、語和意三門;從而遮止惡行,成辦善行。因為能斷惡行善,可謂人中稀有殊勝,故受眾人愛載。「若王靜諸惡,德深人愛重;因此教明王,故應事寂靜。」最後是修學妙慧。所謂妙慧不是指觀空的智慧;妙慧是人類理智的特徵,含有「慧」和「勝解」兩種心理活動;面對疑難問題,前者「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後者「於決定境,印定任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由於國王具備了抉擇斷疑和不可引轉的能力;內心不易動搖,又能明辨是非善惡,不受惡人欺誑,沒有人能干擾到國王的決定。「由智王難動,自了不信他;永不遭欺誑,故決應修智。」

龍樹菩薩苦口婆心勸勉國王,要作臣民勝生安樂的表率,除了勝生十六種因,更要兼修菩薩的六度四攝;還要具備「實語、樂施、寂靜和妙慧」之領袖風範,才會贏得天人及臣民的稱頌和服從。「依諦捨靜智,王則具四善;如四德正法,人天所讚歎。」

能夠成就勝生安樂,除了自身行善持德外,還要依緣於能增善的殊勝友和捨棄造作下墮惡趣的業因。

龍欽心髓第二祖巴楚仁波切(1808-1887)說:「從來沒有一部佛經、密續或論典說過不依止上師能成佛之事。我們也知道沒有一個人能靠自力成就道地功德。事實上,一切眾生包括自己在內,對於揭發邪道似乎有特別的才能,但對選擇解脫和遍知之道,總是束手無策,如同盲人在空曠的荒野中迷失一樣,困惑無助。沒有具經驗的開荒者幫助,根本就難於在如意寶洲中尋獲寶藏。」(見《心止師教上冊》第一八九頁)殊勝友是我們智慧善行的引導者,故應以謙卑和崇敬的心依止他。

龍樹菩薩教導國王如何選擇具資格殊勝友的條件:第一、說話謙虛;第二、內心思想清淨;第三、有高尚情愫的悲心;第四、有洞察真實的智慧。「能伏說清淨,由智悲無垢。」此外,殊勝友喜歡和智者交往,不會與俗人同流合污。「恒共智人集,王法智生長。」龍樹菩薩循循善誘對國王說:「遇上能言善法的殊勝友很難;遇上了肯去虛心聆聽,沾受法益的人更少,至於能一心依著殊勝友的引導去實踐安樂解脫之道,這就最殊勝了!」「善說人難得,聽善言亦難;第三人最勝,能疾行善教!」龍樹菩薩不放鬆接著說:「所謂『荊棘叢中下足易,月明簾下轉身難』,國王現在長壽自在,健康無病,而且掌握軍政大權;但應思惟三者無常;那麼內心便轉向出離和警覺,最後就會專心修持正法。」「壽無病王位,恆應思無常;次生厭怖想,後專心行法。」「所謂良藥苦口,忠言逆耳;想治癒疾病,就一定要服藥;殊勝友所教導的善法,要設法讓它速疾生起。」「若善非所愛,已知應疾修;如藥味雖苦,樂差應強服。」

辛二 真實語等四修學

壬一 各別宣說

癸一 修學諦語

三十三 王若一實語,如生民堅信;

此如尊妄語,不起他安信。

When a king utters a single truthful discourse, it is the same as building in the

people a solid trust in him. By the same token, when he esteems the telling of lies, he fails to produce in others any confident trust in himself.

國王向百姓所說每一句實話,都等同在他們心中建立起一種堅固的信念。同理,(國王)愛說妄語的話,便不能令百姓對自己生起穩固的信念。

對政治家來說,最寶貴的是誠信;即使他有很多缺失,但是如果他能向老百姓說實話,人民會因他肯講實話而信賴他。相反,一味說妄言,就必定會令人對他失去信心。

三十四 實意起無違,流靡能利他,

是說名實語,翻此為妄言。

What is not deceitful is the true words. What is solely helpful to others is also the truth. It is this sort of discourse which defines truthfulness. Whatever stands in opposition to this, amounts to false speech.

(所謂實語有兩層意義:)沒有欺騙成分和能利益別人的;具備這兩種特

性才能稱之為實語,違反這兩項原則的就是妄語。

無違,指所說符合事實;流靡,指言過其實。所謂實語,是不欺騙、不誇大其辭的說話;除此之外,說實語必須能利益他人。譬如我們學唯識經論時,有所謂「別時異趣」,指的是極樂世界是報土,只有見道菩薩才能受用阿彌陀佛的報土;換言之,就算我們今生勤力念佛,一旦還未見道的話,就只有輪迴人間,再勤念佛號;直至有朝一日見道,而你又仍想求生彌陀淨土,才能往生。但如果你將這番話對一個平時只持一句佛號而又年已垂暮,甚至臨終的耆老說,反而會摧毀他的信念,說的不再是實語了。相反,你能鼓勵老修行臨終一心不亂,彌陀必定親迎,這才是實語。

癸二 修學布施

三十五 一捨財若明,如能隱王失;

如此主吝賄,能害王眾德。

Just as a single shining charity conceals the faults of king in the shack, in the same way, avarice destroys the king’s manifold virtues.

若能以光明心廣行布施,單是這一點足可蓋過國王(其他方面)諸多過失。相反,國王若喜接受賄賂或慳吝,單以這一點足可摧毀國王擁有的一切美德。

修行人在布施時要先問自己:究竟我內心是否樂意行施捨?如果樂意施捨,便是圓滿的善行(註釋88);不樂於施捨,就是摧毀一切美德的慳吝。通常善行以布施為首,惡行則以慳吝為首。布施重點在於內心樂意去施捨,所布施的東西貴重與否,反而是次要。

癸三 修學寂靜

三十六 若王靜諸惡,德深人愛重,

因此教明王,故應事寂靜。

If a king employs stillness in dealing with every sort of evil, his virtue being profound, he is respected by the people. Because of this, the sovereign made brilliant by the teachings, responds to present circumstances from the midst of stillness.

能採取(緊護根門、三門)寂靜來處理每一種罪惡的國王,因其福善深厚而受臣民愛戴。所以,管治者能依止寂靜來應對任何一個處境,這人的威儀定必相當出眾。

所謂寂靜(stillness)是指斷除放蕩不羈,約束根門,調柔心思。佛家提出六六法門,用意是要修行人透過控制六根,從而消除愛欲。(註釋89)這樣,修行人便能遮止惡行,成辦善行;受人恭敬,甚至供養承侍他;這時施者和受者都會有好的果報。所以修行人在斷惡行善時,無論過程多麼辛苦,都應努力去完成。

癸四 修學善慧

三十七 由智王難動,自了不信他;

永不遭欺誑,故決應修智。

On account of wisdom, the king may become unshakable. By comprehending matters himself, he need not reliance on others. In order that he might never encounter cheating and deception, O king, should pursue cultivation of wisdom.

由於獲得智慧(便有抉擇力),國王的內心不易動搖。又由於(國王)內心明辨是非善惡,所以沒有人能牽著他的鼻子走。為了不受惡人的欺誑,國王啊!你應好好的去修智慧。

由追求智慧而得到抉擇明辨的能力;隨之亦得到四種妙慧的功德;自己的事,別人無法干預,不會被人摧毀自信;不必仰人鼻息;內心不被是非所動搖,穩如山王;更不會遭受惡友欺騙。

壬二 總結

三十八 依諦捨靜智,王則具四善;

如四德正法,人天所讚歎。

If a king relies on truth, generosity, stillness and wisdom, he thereby perfects these four forms of goodness. Just as they praise the four good practices, so too is he praised by gods and humans.

國王修學實語、布施、寂靜和妙慧,從而圓滿這四種善法。正如人和天人都會盛讚這四種善法一樣,國王亦受人和天人所讚歎。

到此,龍樹菩薩對作為佛教徒的國王開示勝生安樂不共的八殊勝因;所謂四攝法,即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與及四修學,所謂實語、布施、寂靜和妙慧已完結;接著,龍樹菩薩提出勝生安樂的助緣:殊勝友。

辛三 依止增善之因──殊勝友

壬一 殊勝友之定義

三十九 能伏說清淨,由智悲無垢;

恒共智人集,王法智生長。

Insofar as he is able to be humble in discourse, to abide in purity made immaculate through wisdom and compassion, and to constantly congregate with the wise, the king’s Dharma and wisdom will come forth and grow.

殊勝友說話謙卑,內心住於清淨,能透過智悲達到人格不受垢染。他又經常與智人交往;這類人必能令國王的善行和智慧增長。

殊勝友要具備四種特質:一、說話謙虛;二、內心思想清淨;三、無垢染的智慧和四、無垢染的悲心。此外,殊勝友喜歡跟智者交往,不會與俗人同流合污。修行人若能結交殊勝友,便可增進自己的智慧和善行。

壬二 理當隨從

四十 善說人難得,聽善言亦難;

第三人最勝,能疾行善教。

People who discourse on what is good are rare. Those who listen to words encouraging goodness are also rare. A third type of person is the most superior; it is whoever can swiftly implement teachings on goodness.

能夠遇上說善語的人極其稀有;肯(虛心)去聽聞這樣的善語的人更加稀少。而第三種情況最殊勝,就是聽了善語後迅速行持善法。

舉個例說,懂空性學說,又肯跟大眾討論空性的人,實在是極其難逢難遇的。但空性學說不容易理解,開始有十個人去學,到最後往往會有七個人聽不下去。假若有人不斷的去聽、不斷的去串習,雖然目前不能立即得到利益;但日子一久,他對聖人所說的內容會漸生勝解;肯虛心聆聽,肯用心思考反省,又比能說的殊勝。當然,能運用所學過的教法,證悟空性,這是最殊勝的人。

四十一 若善非所愛,已知應疾修;

如藥味雖苦,樂差應強服。

Even if what is good is not what one finds pleasing. Once aware of its implications, one should swiftly cultivate it. This is comparable to when, though a medicine is bitter, one inclined to be cured should still force himself to take it.

就算是善語,(所謂忠言逆耳,)聽起來未必悅耳;既然知道是善語的話,便要設法讓它生起。正如良藥苦口,若然想疾病得以療癒的話,就得強迫自己去服藥。

一個病人若只管研讀醫書,這樣做對他的病情會有幫助嗎?誠如彌勒菩薩在《寶性論》

說:「知病始能醫,服藥始能癒,故苦集滅道,應知斷證修。」佛教中結束拖延服藥癒病的方法,就是要修行者觀修無常。

壬三 恒修死亡無常

四十二 壽無病王位,恒應思無常,

次生厭怖想,後專心行法。

As for long life, health and political power as king, one should constantly contemplate their impermanence. That way you will turn toward renunciation and alarm, and one then focuses the mind on the practice of Dharma.

(國王,你目前雖然)長壽自在,健康無病,而且掌握軍政大權;但仍應恆常思惟其無常性。那麼內心便轉向出離和警覺,最後才會專心修持正法。

正如佛在《毗奈耶阿笈摩》說:「積聚皆消散,崇高必墮落,合會終別離,有命咸歸死。」積累的結果就是耗盡;往上爬的結果就是沉淪;相遇的結果就是分離;生命的結果就是死亡。壽命、健康和政治權力這三件事都是無常;都是內心相續善業所攝的福德習氣暫時起現行而已;除了珍惜善業,還要發起真正的出離心,好好精進修學佛法。

註釋

  1. 誠如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護正知品〉說:「心樂與眾生,身財及果德;依此施度圓,故施唯依心。」
  2. 請參考印順法師《中觀論頌講記》第一0八至一0九頁。

應用思考問題

  1. 實語是指說話既符合真相又能利益別人。例如一個專心念佛的老修行,你要他放棄念佛而改念咒,念《法華經》或修止觀,就算你動機純正,但所說的不算是實語。試分析說明。
  2. 十善中正直不妄言、柔順不惡口、誠信不兩舌和尊重不綺語,是所謂的語四善,與實語有何關係?你能否在近代世界歷史上的政治人物中,找到實語或語四善的美德嗎?
  3. 印度大乘佛教一向重視布施,並視之為一切善行之首。勝生安樂十六種因中三法行,六度四攝、四修學;在中觀修行中,布施總佔一個重要席位。但布施是否圓滿,端視乎布施者的心是否樂意將財物或佛法施出,是否有能力卻見死不救。如果答案是反面的話,這人便是慳吝者。試依頌三十五說明。
  4. 所謂寂靜,是指修行人嚴控身、語、意三門,從而容易去斷惡修善,畢竟斷惡修善不是一件易辦的事,所以特別獲得人的敬重;試依頌三十六說明。
  5. 所謂妙慧,是一種充滿自信的抉擇能力;作為一個修行人,要抉擇哪些是合乎佛法,哪個不合佛法;哪是對,哪是錯。尤其是作為國王的,具備獨立思考及判斷力更是不可或缺的治國本領。試依頌三十七說明追求妙慧,會獲得甚麼功德。
  6. 妙慧應是指修行人在意識中訓練出慧(Prajñā)心所和勝解(Adhimokṣa)心所;前者是「於所觀境,簡擇為性;斷疑為業」;後者是「於決定境,印轉(印定任持)為性;不可引轉為業」。試依頌三十七說明。
  7. 一般人只消修十六種勝生因便可往生天趣。但作為佛教徒,除了勝生天趣,還要超越勝生安樂;這亦是天人對真正佛門修行人尊重不已的原因。試依頌三十八說明天人會讚頌哪類的修行人。
  8. 試依頌三十九說明勝生安樂的助伴,所謂殊勝友所具備的特點。
  9. 縱使某人確定是殊勝友,縱使殊勝友接受你作為朋友,縱使他對你所說盡是善言;但你未必樂意聆聽,更不能保證你會依殊勝友的良言去處事。試依頌四十說明依殊勝友隨行善法的程度,如何評定修行人的稟性高下。
  10. 人總愛蹉跎歲月,儘管已接受佛法;甚至乎佛書、佛具和良師益友都收集齊備,但仍是不肯切實地修行。佛在《夜賢經》一再提醒修行人:「誰知明日死,今日當精進;死主彼大軍,豈是汝親友?」要時刻觀修無常來策勵自己恆常精進修行。試依頌四十三說明。
  11. 龍樹菩薩提出了國王最珍惜並矜誇自己的長壽、健康和政治權勢。試分析並說明這三種東西的無常性。
  12. 其實一切有為法皆是無常。試引佛陀有關如何培養出離心及訓示諸法無常的經教格言,這些金句格言能令你轉心向法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十三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