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2講

日期:2011年7月2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提到龍樹菩薩為了引領祂的老友,具大乘上等根器的引正王走上佛教解脫之路;祂考慮到引正王雖具根器,但面對甚深微妙的佛法,加上當時印度外道邪說蠭出並起,深怕陳義過深,引正王程度追不上;於是提出先修勝生安樂,後才修定善解脫的建議。「正法決定善;為愛法大王,我當說由法,流注法器人。」「先說樂因法,後才辯解脫法;眾生前安樂,次後得解脫。」龍樹菩薩又提到勝生安樂以「信」為根本;學佛應先以信仰佛法僧三寶作為發力點。佛除了斷證圓滿,祂更是世人修行道上的善知識、真朋友,你能柔順地懂得依止佛法僧修行,就是聰明人。「解脫一切障,圓德所莊嚴,禮一切智尊,眾生真善友。」有些人空言信佛,到遇上癡貪瞋怖這四越法,就把信心拋諸腦後,就像炒過的種子,永不能發苗結果;相反,遇上四越法也不會放棄修行,就是吉祥勝生法器!「由癡貪瞋怖,而能不壞法;當知是有信,吉祥樂名器。」龍樹菩薩接著提出十六種招感勝生安樂的因,其中包括捨十惡、行十善;另加上三法行、三應斷,合共便是招感勝生安樂的十六種因。「殺生盜邪淫,妄言及兩舌,惡罵不應語,貪瞋與邪見。此法名十惡,翻此即十善。」「離酒清淨命,無逼惱心施,供養所應敬;略說法當爾。」

龍樹菩薩強調:捨惡行善可以勝生安樂;反之,捨善行惡就會帶來悲慘的命運後果。祂有恆耐煩地解釋十六惡行帶來的等流果:殺生招感短壽,以折騰別人為樂者則多病,偷盜所以貧匱,侵損別人眷屬所以招怨,妄語遭到別人誹謗,兩舌令自己眾叛親離,惡語之後常聽到不悅意的說話,不應說的話你說了令人不尊敬自己,貪愛令自己祈願泡湯,瞋恚令自己常遇上可怖的處境,邪見令人生起顛倒的執著。「因殺生短壽,逼惱招多病,由盜致乏財,侵他境多怨,妄語遭誹謗,兩舌親愛離,惡口聞不愛,綺語他憎嫉,由貪害所求,瞋恚受驚怖,邪見生僻執。」飲酒令內心紊亂,以邪命謀生的時常受騙上當,因嫉妒心而時常挑剔以致缺乏寛容而沒有威儀。「飲酒心訥亂」,「邪命逢欺誑」,「嫉妒無威德」;沒有慈心,常生瞋心的人容顏難看;不作布施的人會變得貧窮;不尊重有德望的人來世生於低下階層;不懂得向智者問學便淪入低能。「恆恨形色醜」,「不施故貧窮」,「嫉妒無威德」,「不問聰故癡」。此外,殺生等十六種惡行,此生完結時,嚴重的會招感投生地獄,中為畜牲,輕為餓鬼等異熟果報。相反,若能信仰三寶,行持十六善業,此生已獲勝生安樂,寶貴人身。何謂寶貴人身?「縱然有廣博世間學問,智計長才萃集一身,你都不可以稱得上擁有『寶貴的人身』;你所擁有的,只不過是一個庸俗人身,不幸的人身,沒意義的人身,空過此生的人身,甚或只是一個徒有軀殼的人身而已。這就像手持如意寶珠而虛棄,又或如入珍寶金洲竟空返。」(《心止師教》第一冊第六十頁)有了寶貴人身,下期生命投生天人善趣;才可繼續依佛導引,圓滿走定善解脫之路。

龍樹菩薩鄭重聲明:惡業必招感苦果,善業必招感樂果。「惡修及諸苦,皆從邪法生;諸善道安樂,皆因善法起!」為了獲得勝生安樂的成果,我們必須在身、口、意三門中覺醒,處於捨離任何形式的惡行,同時要不斷地行持種種善業;在明覺的心念照明下「捨惡行善」。「常離一切惡,恆行一切善;由身口意業,應知此二法。」最後龍樹菩薩強調要勵力作意地「捨惡」「行善」,前者能令我們脫離阿修羅、餓鬼、傍生和地獄惡趣;而「行善」例如行十善、三應斷、三法行就能令我們現得寶貴人身,並招感人天福報,享受國王般物質享受和精神安樂;更重要的是可讓我們擁有福德資糧,繼續完善佛陀指引我們走的定善解脫。「由一法能脫,地獄等四趣;第二法能感,人天王富樂。」「如是畧說名,樂因及樂果。」

再者,龍樹菩薩於此補充顯示依循佛教修持勝生安樂的兩個特點,首先提到當時印度流行苦行主義的修行,這些苦行者透過折磨自己的身體,甚至「能忍人所不能忍」,例如斷食、啖糞、爬行、穴居等行為,真的感動不少淺智的凡人。就算佛教內一些不甚明解佛理,對佛陀只有丁點兒信心的修行人,好像往昔藏地有些修大圓滿前行,先斷六道習氣的;要扮成野狗在山頭噑叫奔跑,可惜很多人未修正行因身體飽受煎熬,已先斷命。當時引正王身邊自然有很多受愚人推崇,藉修苦行博取名利供養的苦行婆羅門,所以龍樹菩薩特別要提點引正王修苦行是無意義的。雖然這些苦行者聲稱自己死後可以勝生生天;但龍樹菩薩則更明確指出:外道苦行缺乏證悟的智慧和利益眾生的慈悲;他們現世已受盡諸種痛苦,遑言未來可以勝生安樂。「若但行苦行,決不生善法。」「以離智悲故,若唯有苦行;不能除損他,與救濟利益。」龍樹菩薩語重心長地說:「行持佛法就像走在康莊大道;而苦行外道走的就像牛徑、沼澤險地、荒漠矌野;由布施持戒忍辱所照亮的,就是正法廣大光明路;若人捨棄此道而改選邪徑,那就選擇了痛苦難行,只有畜生才走的牛徑。」「施戒忍所明,正法大夷路,若棄行邪道,自苦受牛罰。」「苦行瑜伽士帶你走入四下缺水乏糧,沒有樹蔭遮風乘涼的荒漠曠野,最終成為豺狼的獵物;不停地在痛苦漫長的歲月中流轉。又或帶你進入陰森的沼澤險地,多生多世在此痛苦輪迴。」「是生死曠澤,無飲食樹陰,或狼所食噉,長遠於中行。」

第二佛法之精妙表現在行者每個修練歷程中,戒定慧用力程度及三者互相補足情況各有異同。例如勝生安樂以信仰三寶為開導,行善捨惡;戒行為根本;定慧為莊嚴。雖然定慧在勝生安樂中比重不大,但修行人在修持勝生安樂稍加強定慧的力量,就可得到意想不到更優質的人天樂果。例如世間的國王享受到的五欲樂,比起欲界天的天子享用的妙樂相差可以很遠。情況就好像佛偕同阿難陀遊天宮,當這位好色的王子見到天女的光明美顏,即把自己一向迷戀在人間堪稱絶色佳麗的妻子也忘記一樣。但是欲界天安樂總有魔事相隨,不如大梵天充滿慈悲喜捨天地正氣的清淨喜樂般可貴。無論上生欲界天、色界天,都端賴行者除了信三寶、行持十六種善業外,還必須修止觀禪定,通過九住心的修習,得身心輕安,才可達致初禪。大家要注意的是,當輕安生起後,若仍執於喜樂,便會受魔擾,這時應生起空慧猛力修「四無量」心,用以超越魔宮,到了初禪第三天「大梵天」,才算是達到「勝生安樂」的目標,才能享受梵天的快樂;「由定梵住空,得受梵等樂。」龍樹菩薩再三叮嚀:生天享福樂這只是修行歇息站,修行人務要持續到第四禪,證空見道,繼續定善解脫的修行!

辛二 說明除此法外於其他無如是法

壬一 入邪道而自他招損

十一 以離智悲故,若唯有苦行;

不能除損他,與救濟利益。

Because it involves abandonment of wisdom and compassion, if one is exclusively devoted to mortify the body, for one has not forsaken injuring

others and is not helping others.

(外道)只曉得殘害自己身體,修持沒有智慧和缺乏悲心的苦行;這是不能除去害他之心,亦不能為眾生帶來救濟等利益。

質疑:「佛教中也有稱為『頭陀』的苦行,而佛陀的大弟子摩訶迦葉,給人的印象也是『草敷而住,衣被弊壞,染色變脫,鬚髪亦長;威儀不具。』(註釋10)此外,根據佛典的記載,還有十七位高僧因為跟大迦葉一樣修頭陀苦行而受僧團崇敬。為甚麼中觀瑜伽師反對修行人行苦行?」

解惑:「佛所貶斥的苦行,是指只透過折磨自己的身體,壓抑欲望,藉以洗淨過往積下來的惡業,甚至因受愚人推崇,因此藉修苦行而博取恭敬利養,獲取虛名和地位。例如佛在《長阿含經》卷八所貶斥的苦行者『所行者皆卑陋,離服裸形!』『或一日一食,或二日、三日、四日、五日、六日、七日一食。或復食果,或復食莠,或食飯汁,或食麻米,或食稴稻、或食牛糞,或食鹿糞。』總而言之,佛貶斥的是『未斷損惱他,利他絕非有』無意義的苦行。又例如《百喻經》〈煮黑石蜜漿喻〉:『其猶外道,不滅煩惱熾燃之火,少作苦行,卧棘刺上,五熱炙身,而望清涼寂靜之道。』這些苦行根源於無明,未能為安樂解脫帶來任何結果。相反,佛陀讚嘆的頭陀苦行是:『彼苦行者,不殺、盜、婬、兩舌、惡口、妄言、綺語、貪取、嫉妬、邪見;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積勤不忘,好習襌行,多修智慧,不愚如獸;是為苦行離垢法也。彼苦行者,常懷信義,修反復行,能持淨戒,勤受訓誨,常與善人而為伴黨,積善不已,是為苦行離垢法也。』由此可見,佛陀要求弟子包括苦行在內的修持原則,是能改變內心的惡習,並能利濟他人。(註釋11)」

龍樹菩薩更申言:佛教有兩種值得世人學習的東西;是外道沒有的。第一是證悟,由

於當時印度人崇尚苦行這種修持方式,更可能的是有人,例如某些婆羅門要求引正王修苦行,所以龍樹菩薩特別提點苦行的無意義;因為苦行不能證悟。第二是提倡不忍別人痛苦的大悲心,由於有大悲心,所以佛教徒見到眾生受苦,縱然不能利益到別人,也不會損惱別人。(註釋12)而外道是沒有這種內涵的。

壬二 繼續行邪道的人

十二 施戒忍所明,正法大夷路,

若棄行邪道,自苦受牛罰。

Those not esteeming the great and level path of right Dharma, bright with giving, moral virtue and patience. Afflict their bodies, taking an aberrant path like a cow path.

由(佛陀所教示的)布施、持戒和忍辱照亮了(修行)正法大道;它是平坦和偉大的。但(有人)卻放棄此道而修苦行邪道,就好像人(不走大路而)改走牛行的路般,自討苦吃。

這裡提到的施戒忍三法,全部包括了前面招感勝生安樂的十六法,賈曹杰(Gyel-tsap 1364-1432)指出,三法內容有三布施、七遮止相戒和三忍辱。三布施是指財施、法施和無畏施。七遮止相戒是指佛為七眾弟子例如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和優婆事所制定的律儀戒相(註釋13)。三忍是指耐怨害忍、安受苦忍和諦察法忍。修行人若不奉行這勝生安樂之因,就好像如畜牲處身於懸崖險徑殺戮森林般危險;最可悲者就好像亡羊歧路一樣,連累後隨的畜牲也隨之而行步入歧途(註釋14);不僅斷送自己慧命,甚至牽連盲目追隨他的人。

壬三 入邪道之過患

十三 是生死曠澤,無飲食樹陰,

或狼所食噉,長遠於中行。

Then, in this vast dreadful swamp of cyclic existence, one might course on without drink, food or shade of trees, the wolves devoured their body, they enter for a long time and across great distances within it.

(背離正法,誤入邪途的修行人就像牲畜般)陷入陰森的沼澤險地(多生多世)失落,又像在荒漠曠野,四下缺水乏糧,沒有樹蔭遮風乘涼,又成為豺狼的獵物,不停地在痛苦漫長的歲月中流轉。

辛三 倒行彼等法之後果

壬一 不善之等流果

十四 因殺生短壽,逼惱招多病,

由盜致乏財,侵他境多怨。

A short life comes through killing, much sickness comes through harming, insufficiency of wealth through stealing. Through adultery, one gains many enemies.

由於殺生招感短壽;折磨別人者此生多病苦;由於偷盜所以此生貧匱,侵損別人眷屬所以招怨。

這一頌是說明造作十惡中殺盜淫三種身業招感典型的等流果報(註釋15)。佛在《南傳法句經》〈雙品〉說:「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若以意惡行,惡語惡身行;則苦必隨彼,如輪隨獸足。」「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若以意善行,善語善身行;則樂必隨彼,如影隨身形。」我們不外通過身語意三門來行為作業,其中以心念意識決定我們所作的業屬善屬惡,並決定業受報的程度和速度。通常來說,當我們意識中「思」心所經歷了審慮、決定及發動三個階段,在這種情況所作的業,必定受報。

十五 妄語遭誹謗,兩舌親愛離,

惡口聞不愛,綺語他憎嫉。

From lying arises slander. From divisive speech, a parting of those held dear. From harshness, hearing the unpleasant. From frivolous speech, one’s speech is not respected.

由於妄語所以遭到別人誹謗;兩舌的結果是眾叛親離;惡語之後常聽到不悅意的說話;說綺語便不受別人尊敬,招致憎厭。

十六 由貪害所求,瞋恚受驚怖,

邪見生僻執,飲酒心訥亂。

Covetousness destroys one what is sought. Harmful intent fields fright. Wrong views lead to generate perverse attachments, and drink to confusion of the mind.

因貪愛所以令自己願望泡湯;由於瞋恚所以經常遇到怖畏的事;邪見令人生起顛倒的執著;飲酒令人內心紊亂。

十七 不施故貧窮,邪命逢欺誑,

不恭生卑賤;嫉妒無威德,

Through not giving comes poverty. Through wrong livelihood, one encounters deceit. Due to not being respectful, one is born into low social status. Through jealousy, one becomes devoid of awe-inspiring qualities.

不作布施,人便變得貧窮;邪命而活者時常受騙上當;缺乏尊重之心(慢心重),來世出生於卑賤階層;嫉妒者外表毫無威儀。

十八 恒恨形色醜,不問聰故癡。

Through constant anger, one’s appearance becomes ugly. Stupidity, from not questioning the wise.

常生瞋心的人容顏也越來越難看,不懂得向智者問學便淪入低能。

龍樹菩薩提到生氣令人容貌難看。而聖天菩薩在《菩薩瑜伽行四百論》說:「無能而瞋恚,唯使自己醜;有能亦無悲,說此最下等。」(註釋16)無權勢者損害不到別人,唯有暗自瞋恚,至使自己容貌變得醜陋。有權勢者雖能恐嚇殘害到別人,但這只是缺乏悲心的惡行。月稱菩薩在《入中論》說:「(生氣)使色不美引非善,辨理非理慧被奪,不忍令速墮惡趣。」(註釋17)

再說修行人因驕慢和怠惰、不向具豐富修行經驗的智者問學,自己就會變得愚蠢。誠如巴楚仁波切說:「從來沒有一部佛經、密續或論典說過不依止上師善知識能成佛之事。我們也知道沒有一個人能靠自力成就道地功德。事實上,一切眾生,包括自己在內,對於揭發邪道似乎有特別的才能,但對選擇解脫和遍知之道,總是束手無策,如同盲人在空曠的荒野中迷失一樣,困惑無助。沒有具經驗的開荒者幫助,根本很難在如意寶洲中尋獲寶藏。同樣,善知識是我們達到解脫和一切智的引導者,我們應以崇敬的心依止他,隨他問學。」(註釋18)

質疑:「那些惡業只有等流果嗎?」

解惑:「這些惡業在這期生命完結,在投生下期生命第一剎那,招感異熟果報。」

壬二 異熟果

此報在人道,先已受惡趣!

These are effects for humans, but prior to all is a bad transmigration.

上述的果報在人道首先成熟,再在三惡道成熟異熟果。

賈曹杰引《十地經》言:「嚴重墮地獄,中為畜牲,輕為餓鬼之異熟。」我們內心受煩惱所控制,作業時動機分上品、中品和下品,所謂上品是指貪瞋癡粗重,經長時間不斷積累惡業,因而墮入地獄;根據《十地經》的說法,中品墮畜牲;而墮入餓鬼的惡業和煩惱最熾盛。

壬三 與其相反之善業果報

十九 殺生等罪法,如所說果報,

(斯則惡業果;翻此善業果。)

Opposite to the well-known, fruits of these non-virtues, is the arising of effects, caused by all the virtues.

殺生等十六種惡行,就如上述所說招感痛苦的後果。相對惡行的十六種善行,會帶來安樂的勝生果報。

真諦梵本無「斯則惡業果;翻此善業果」這兩句;為保持四句一頌,文義和科判一致,老拙依上文下理加上。

十六種招感安樂勝生的善行與對翻惡行對照:

善行 惡行
1 慈善 殺生
2 高行 偷盜
3 貞潔 邪淫
4 正直 妄語
5 柔順 惡口
6 誠信 兩舌
7 尊重 綺語
8 知足 貪欲
9 忍辱 瞋恚
10 正智 邪見
11 離酒 飲酒
12 正命 邪命
13 寛容 挑剔
14 慈心 歹毒
15 布施 慳悋
16 謙恭 狂妄

                      辛四 分論善不善因果

我們所積累或善或惡的行為,成為了我們轉生到安樂的善趣抑或苦惱的惡趣的原因。輪迴本身是由業力感召而生,完全是業的果報。其他的東西例如父母、神明甚至佛菩薩也不能送我們到善趣或惡趣。所以投生善趣,再生為人不是偶爾的事情。因此我們每一念都要審察行善和作惡的業報,盡一切努力避免作惡,同時堅定不移地行持一切善法。

二十 (貪瞋癡及彼,其果即非善;)

無貪等及業,說名善習因。

Covetousness, hatred, ignorance, and the actions they generate are non-virtues. Non-covetousness and such as well as actions they generate are virtues.

貪、瞋、癡及由彼所生之身、語業為不善業;無貪等及由彼所生之身語業是善業。

同樣,「貪瞋癡及彼,其果即非善」這兩句為真諦本所無,為方便閱讀,老拙才加上。行不善業得以上痛苦;若行十善業,必得快樂。中觀認為輪迴的業有黑白二業,惡業是黑業,善業是白業,二者皆由無明產生;世俗凡夫為無明障蔽慧眼,可行善亦可行惡,強烈貪瞋癡所引的黑業大多招感三惡道。但凡夫動機若是善,雖則為無明障蔽,卻因為屬白業;故招感勝生安樂。

二十一 惡修及諸苦,皆從邪法生,

諸善道安樂,皆因善法起。

From non-virtues come all sufferings and likewise all bad transmigrations, from virtues, all happy transmigrations and the pleasures of all lives.

由惡業招感苦果,並帶來低劣轉生;由善業招感快樂生活,並帶來殊勝的轉生。

在世俗來說,善業可以很多,而比較顯而可見且招感重大業報的,便是十善。所以佛常說十善業是世間善業根本,亦是菩薩、聲聞、緣覺戒律的根本。(註釋19)

庚二 如何修持

二十二 常離一切惡,恒行一切善;

由身口意業,應知此二法。

Desisting from all non-virtues, and always engaging in virtues with body, speech and mind, one should abide in awareness of these two Dharmas.

應恆常透過身語意捨離任何形式的惡行,同時不斷行持種種善業。修行平常應安住於(捨惡、行善)此二法之覺醒中。

根據賈曹杰藏文本,此頌譯作:「身語及意業,常離一切惡;恆行一切善,宣說此三法。」明顯地,漢譯本二法指捨惡和行善;藏譯本則以身語意三門為修持基本。老拙覺得兩種說法都可接受。因為善惡都是身語意三門造作,若能守護身語意,就是不離行善;若離身語意的惡業,就是捨惡。而藏人擅於從「身語意」立場發展出修行次第,所以守住身、語、意;是藏傳佛教修行的第一步。

三 修持之成果

二十三 由一法能脫,地獄等四趣;

第二法能感,人天王富樂。

By resort to the first Dharma, one is freed from becoming a hell-being, and the rest of the four bad transmigrations. The second of these Dharmas is able to bring on the wealth and happiness enjoyed by humans, gods and kings.

由於行持(捨惡)第一法,便能脫離地獄(阿修羅、傍生和餓鬼)等四惡趣;由於(行善)第二法,為修行者帶來人天和王者所享之富樂。

能捨惡則脫離阿修羅、餓鬼、傍生和地獄四惡趣。能行十善、三應斷、三法行等十六種善法,就能得到人天福報,享受國王般的物質享受和精神安樂。

由定梵住空,得受梵等樂。

Through the concentrations, immeasurables and formlessness, one gained the bliss of Brahma and so forth.

透過禪定(欲界定、四靜慮)、四無量和四無色定,能得梵天的快樂。

除了嚴持十六種善根戒行外,修行人若再在奢摩他下功夫,生命質素亦會相繼提高。例如修欲界定,得身心輕安(註釋20),除了現世安樂外,死後結生色界。

三界天人表:

這裡我得要補充:修止可輔助勝生安樂,得趣定善解脫,佛教一切修行咸以解脫為目標。所以修行人最少是要達到第四禪。除了第四禪遠離欲界的身苦、心苦;更因為沒有尋伺喜樂的干擾;甚至沒有出入息;修行人純然進入極適合以中道精神體證空性的狀態下見道,所以「見道」多在第四禪根本定中發生(註釋21)。再者,登地後菩薩進而在第七地自由控制出入滅盡定,將流轉的心識停止以體證諸法無生。所以第四禪和滅盡定是勝生安樂和定善解脫最關鍵性的禪定階段。

己三 總結

如是略說名,樂因及樂果。

Thus we set forth a summary explanation of the causes for happiness as well as their blissful karmic rewards.

這便總括說明了勝生安樂的因和勝生安樂的果。

註釋:

  1. 見《別譯雜阿含經》卷六。
  2. 一般人以為佛陀反對苦行,是基於遠離「苦行」及「享樂」二邊而行於中道,今以《阿含經》準繩之,其說法是有商榷。
  3. 就好像賈曹杰在《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淨治弟子品〉頌二百引佛護論師偈頌說:「雖見眾生體性空,然為解除眾生苦,長久修習菩提行,此為世間最稀有。」說出佛教的精微在於見諸法皆自性空和解除眾生痛苦的大悲心。
  4. 另一說法是剋就修行人來說,犯下七遮止罪,就連修行的資格都會失去,好像世俗犯了重刑,終生被剝奪政治權利一樣。根據《梵網經》記載,若有人違犯七遮止罪,包括弒父、弒母、殺阿羅漢、出佛身之血、破和合僧、殺和尚和殺阿闍梨。凡犯了上述七遮止罪之一,都不能接受菩薩戒。
  5. 漢地修行人流行一句說話:「一盲引眾盲,齊齊落火坑。」外道邪師,附佛外道確實坑害了不少有志尋求真理的青年。有很多外道採取極端的苦行形式,除了倒立行走和自殘身體外,還有狗戒外道和雞行外道,前者以四肢爬行、穴居、食糞;後者生活起居都在木桩之上。中國北齊時這些外道混入佛教,例如中國僧人把糞便放在甕中積年成汁,稱為「黃龍湯」聲稱可解百毒;這種迷信,實在是遺害不淺。
  6. 等流果(niṣyandaphala);「等同流類」之意,所謂「果」似「因」為等,「果」從「因」生為流;因與果的性質同類。例如前念之不善心生後念之不善心或不善業;又例如短壽是殺生的等流果,招怨是邪淫的等流果。此外又有所謂作者等流果,今生的行為傾向是由於過去的業力遺留下來;例如生而有暴力傾向是殺業的等流果。
  7. 見〈明斷煩惱方便品〉頌十四。
  8. 見〈發光地〉頌七。
  9. 見拙作《心止師教》第一冊〈依止善知識〉第一八九頁。
  10. 在佛教戒定慧三學中,戒律被視為最根本。在薩迦第三祖札巴堅贊的《遠離四種執著》中就說到:「戒行為第一;往生善趣根,證悟解脫梯,離苦之良方。」
  11. 修行人在欲界定中經九住心:依《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圓測法師(613-696)謂:於內攝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調順、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到平等攝持這九個欲界止的階段,修行人可得輕安,當得到輕安,便進入四禪中初禪,得生色界。這時候修行人應更堅定對三寶的信心,因為從欲界的六欲天到色界的梵天,中間要經「天、魔、梵」的修煉層次。「天」指六欲天,有彼此共同的器世界,有倫理君臣的社會形態結構;但在六欲天當中有他化自在天的魔宮,修行人若繞過或超過魔宮,便能到達色界的梵天。大家更要留意:欲界甚至欲界天因未能離欲,所以沒有超出魔的統轄;魔高於道。修行人如能超越魔事,便可上達色界初禪的大梵天。此外投生大梵天除要得初禪外,還要修四無量心,所謂慈悲喜捨作為增上勝生的條件。
  12. 無色界禪定只適用於唯識宗瑜伽師在進入初禪後,離於能取的識及所取的境,住於唯識性的「見道」,如彌勒菩薩在《分別瑜伽論》所說:「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次能取亦無,後觸無所得。」但老拙認為這種方式與外道「無想定」有何分別!此外,所謂「無色界」亦應在四禪天,離開四禪天並無「無色界」。若「三界」真的可以確立,那麼住於「無色界」的天人除了修唯識觀的瑜伽士外,還有哪類眾生呢?

應用思考問題

  1. 佛陀基於甚麼來勸止弟子們不要從事無益的苦行?祂又為何讚賞大弟子摩訶迦葉的頭陀苦行呢?
  2. 你對坊間認為佛要行「中道」,所以開示弟子遠離苦行和享樂這二邊行為有何意見。
  3. 為何施、戒、忍是包括了招感勝生安樂的十六因?這十六因在佛法福慧資糧中屬哪一種?
  4. 捨棄佛陀正法大道而行邪命外道,情況就好像野牛陷入沼澤被群鱷吞噬;又好像被遺棄在曠野的孤兒,斷糧缺水,四周餓狼虎視眈眈;更無大樹遮蔭擋風,而且長路漫漫,世世流轉,無有出期。世上沒有比這樣更愚癡的選擇;試依頌十一至十三說明學佛法的好處,相反學邪法的遺害。
  5. 為何龍樹菩薩花這樣大的篇幅來貶斥苦行是無意義的修行?
  6. 「諸法心先導,心主心所作」,善惡及報應端在乎一心;在甚麼情況下,我們所作的善惡業必定受報?
  7. 何謂等流果?與異熟果有甚麼分別?試依頌十四至十八說明十惡的等流及異熟果報。
  8. 投生善趣得勝生安樂端賴個人積習十六種業因,但我們利用佛法,例如人在臨終結生識未起前,令他生起善心下死亡;又如上師會超度亡魂,令除中陰險途;對其他不信佛法的人來說,是否不公平,有干涉擾亂因果之嫌?
  9. 何謂黑業、白業?為何說輪迴中黑業、白業都為無明產生?在甚麼情況下,無明障蔽慧眼的凡夫都可行善業?
  10. 禪宗認為如果在解脫為白業,那麼輪迴中無論是善業、惡業都是黑業;因為善、惡業都招感痛苦的生命。例如達磨禪師希望梁武帝修解脫定善,直斥他度僧起廟等善行並無功德。你對此有何看法?同時,先前我們提到佛護論師說道:「雖見眾生體性空,然為解除眾生苦;長久修習菩提行,此為世間最稀有。」我們認為很多修行人失壞二諦,所以令勝生和定善之間產生「非此則彼」的矛盾。但為何我們學習龍樹培薩正宗中觀,善行和解脫行是並行不悖呢?
  11. 除行十六善因外,投生在高級的色界天例如初禪的梵天,便要修欲界止,成就九住心,得輕安入初禪,再要修四無量心為增上,才能生大梵天。試列表說明色界十七天要修何等禪定,才可得生。
  12. 解釋名詞:1 欲界六天 2 九住心 3 天魔梵 4 無色界 5 淨居天
  13. 有人說四種無色界只是唯識觀的結果,眾生勝生安樂的生命質素實際只有第四禪五淨居天最高,試依彌勒菩薩《分別瑜伽論》及唯識宗其他論典說明。
  14. 試找出三界中欲界天、色界天、無色界天,各層天人的壽命,色身活動情況及所依器界情況又怎樣?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二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