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22講
日期:2013年3月2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堂龍樹菩薩已詳細分析過,福慧資糧必需依止戒行;要招福引慧,就先要修善斷惡,令三業清淨。接著,龍樹菩薩提醒引正王不要囤積財富;扣除基本開支後,將財富用作供養三寶福田和布施貧苦悲田;而上供福田有六因,下施悲田則有十四因。福德種子經散播在地上;再加上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就好像陽光、水份和養料一樣;假以時日,必成熟為佛果。
龍樹菩薩叮囑佛弟子,修行的先決條件是供奉和依止三寶;並指導引正王要依大乘佛經所說,日積月累地積累無邊福慧資糧。修行人由於積集廣大福慧資糧,必會招感人中尊貴、國王首富等社會之顯赫身份;這時自己亦毋需抗拒接受這些由自己福慧招感而來的權位資財,而且更要履行往昔發菩提心時,對眾生許下的承諾,廣行布施,弘法利生。龍樹菩薩這樣要求老友引正王:「佛像及支提,殿堂并寺廟,最勝多供具,汝應敬成立!」其次,敦促國王要頒下法令,保障佛門清淨地不受外力的干擾和傷害;例如設立機關部門,校勘刊印《大藏經》,公開褒獎高僧耆宿,為僧眾提供飲食、衣服、卧具和醫藥四事供養,讓他們安心修行,住持佛教。「正法及聖眾,以命色事護。」此外,藏有釋尊舍利的支提佛塔,標誌著釋尊往昔「大悲救度」曾立下的誓言悲願,成為佛與佛弟子心靈連結的地方;所以除了以黃金、珍寶造成寶傘,撐蓋在支提佛塔塔頂上之外,還要常以七寶花供奉尊前!「金寶網繖蓋,奉獻覆支提。」「金銀眾寶花、珊瑚琉璃珠;帝釋青大青,金剛貢支提。」最後,勸勉國王應建造佛教大講堂,定期讓通經明義且擅於說法的法師,廣開法門,接引有緣信眾;對這些法師除了四事供養外,更要設法讓大眾對他們能嚴持戒行而深深尊敬。「能說正法人,以四事供養。」以上就是上供三寶福田積聚福德資糧的六因。
今堂龍樹菩薩先略略提點國王應透過崇文尚禮,辦學興邦;一方面鞏固以大乘佛法治國的根基,另一方面就是積累自己的智慧資糧。「於國起學堂,雇師供學士;興建永基業,汝行為長慧。」
接著,龍樹菩薩勸勉國王不要囤積財富而將錢財鎖在國庫內;應該積極推行關愛及補助社會基層存活及發展;祂先針對性地列出四類率先要以法制和錢財來支援的人:為病患無依者提供免費的醫療福利;為受貧苦折磨的人提供生活津貼;立法保障飽受壓迫的低下階層的社會權益;為活在恐懼中的人提供生活庇護所。「病苦無依貧,下姓怖畏等;依慈悲攝受,勤心安立彼。」除了上述四類人仕極需關注和要給施援手外,當時的印度人很多都是外出經商,旅客的人數很多;所謂「在家千日好,出外半朝難。」這些人在異鄉,四出飄泊的商旅不論貧富、性命安全和日常所需,都應該得到保障。但印度幅員廣大,怎樣才可以周全地照顧這麼多需要幫助的人呢?於是龍樹菩薩就希望在政策的配合下,動員全國有愛心又肯付出;曾經在佛祖面前發誓要利益眾生的僧眾,走出洞窟寮房,服務群眾。龍樹菩薩的計劃是:在全國交叉路口興建伽藍,讓僧眾有機會接觸全國商旅,既可為他們提供食宿補給,免他們行程受阻;又能藉著四攝向眾多商旅傳播佛法福音,讓佛陀言教風行全國。「起諸道伽藍,園塘湖亭屋;於中給生具,草蓐飲食薪。」人類甚至所有生物,要活著和繁衍,與享有清潔的水源,息息相關。不單只在都城;在各小鎮的伽藍、涼亭和旅店,龍樹菩薩建議引正王興建儲水池;在沒有水源的地方,都要有儲水塔供應食水。「於小大國土,應起寺亭館;遠路乏水漿,造井池施飲。」除了食水,對貧苦無依者和四處飄泊的旅客,要將日常用品、藥物,尤其是醫治水土不服的藥物、藥油,存放在寺院、涼亭和旅店,免費供應。「屣繖瓶鉤鑷,針綖及扇等,荃提寢息具,應施寺亭館。三果及三辛,蜜糖酥眼藥;恆應安息省,書咒及藥方。」「塗首身藥油,澡盤燈麨果;水器及刀斧,應給亭館中。」居安思危,國王平日要厲行節約,充實糧倉。萬一遇上瘟疫傳染、水澇涸旱、賊難兵燹或蝗禍饑荒,國王應開倉賑濟,災後立刻重振農耕。「米穀麻飲食,糖膏等相應;恆置陰涼處,及淨水滿器。」「災疫饑餓時,水旱及賊難,國敗須濟度,願汝恆拯恤!」「田夫絕農業,願給糧種具。」除了辦學、福利、勸農、水利之外,各地要建立完善的醫療保健系統。國王應作表率,將自己田地的收入用作聘請醫師的薪金。「解醫巧曆數,皆為立田疇;潤老小病苦,於國有濟益。」除了利益人類外,所謂「下施悲田」,菩薩更應利益畜牲甚至蛇蟲鼠蟻,地球上所有物種。為此,國王要在各地挑選眾多「信者」來擔任生態保育大使;這些生態保育專家不但要充滿愛心和學識;更要運用智慧,知道何時何處施放食物之餘,還要讓蛇蟲鼠蟻等另類物種不滋擾居民,危害耆稚。「於蟻鼠穴門,飲食穀糖等,願令可信人,日日分布散。」「狗鼠鳥蟻等,願汝恆施食!」
己二 智慧資糧之支分
三十七 佛阿含及論,書寫讀誦施;
亦惠紙筆墨,汝應修此福。
The āgamas of Buddha as well as the treatises should be copied, studied,
recited, and given to others. Also, one should bestow with kindness the
paper, pens, and ink. You should cultivate these sorts of meritorious
endeavors.
(沒有錢的人)如果要抄寫、學習或背誦佛說的經典和大德集解經文的論書;你要歡喜布施紙筆墨水(給他們)!國王(要積集智慧資糧,便)要修習這種善行!
三十八 於國起學堂,雇師供學士;
興建永基業,汝行為長慧。
Erect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throughout the country, hire teachers,
provide for the livelihood of those scholars, and promote the establishment
of perpetual endowments. By implementing these things, you will increase
your wisdom.
在全國各地興建學校;聘請(有名學者作)老師,為這些學者提供生活所需;並且不間斷地行持辦學事業,使智慧資糧增長。
龍樹菩薩在前面已交待過如何透過上供福田和恩田來積聚福德,同時,身無分文的人見過莊嚴佛像後必生好奇;因此而想多點瞭解佛理;這時,你就要贈送佛經和大德的論著供他們閱讀和誦習。假如他們目不識丁的話,你就要興建學校,教他們認字思考和學習普通知識。為了舉國禮尚文教;你應率先崇文尚禮,更要禮待知識份子,為他們提供生活所需。
戊二 廣說
己一 福德資糧之支分
庚一 親自布施己財之資糧
從頌三十九至五十,是下施悲田的十四種因。
三十九 解醫巧曆(歷)數,皆為立田疇;
潤老小病苦,於國有濟益。
With the proceeds from your fields, establish wages for those understand
and enumerate of medical skills. Ease the suffering of the elderly,
children, and the sick, and ensure that rescue services are provided
throughout the country.
(國王應作表率,)由自己擁有的田地而獲得的錢財收入,發放給(境內)精通醫理與及(有豐富臨床經驗)對病例能如數家珍的醫師;讓他們安心消除老人、幼兒和病人的病苦;確保全國都能得到救急扶危的服務。
曆數,應作動詞,解作歷數,指醫師除了明白病理外,還懂得如何治病,對一一病例如數家珍。立田疇,指國王應作表率,將自己田地的收入用作醫師的薪酬;讓他們妥善處理和照顧耆稚的健康和營養,還有病者的醫療護理等工作。這是下施悲田積累福德的第一因。
四十 起諸道伽藍,園塘湖亭屋;
於中給生具,草蓐飲食薪。
Establish saṅghārāmas along the roads, as well as parks, ponds and
reservoirs, rest pavilions, and lodging. Make available therein provisions
for the needs of people and other beings, including fodder, bedding mats,
drink, food and wood.
在(全國地方)各道路(交叉路口)建立(由僧眾管理的)僧伽藍摩,並在附近建園林、池塘、水庫、大帳篷和住房。(由僧眾)向路過的旅客(弘揚大乘教法外,亦)提供卧具、飲食、柴薪和(牲畜例如駱駝、馬、象的)飼料。
正如上堂所講,龍樹菩薩希望國王用自己的財富,在京畿和全國各地交叉路口,興建佛塔和伽藍(註釋155),並供養僧眾,讓他們安心讀經、禪定和弘法。藉著向商旅提供食宿的方便,向他們弘揚大乘教法;既可使商旅旅途行程無阻,又可將佛法風行全國,實在值得今人借鏡。
事實上,西元十世紀傳入西藏的大乘典籍,似乎忽略了以大乘佛教治國,敦風化俗的精神理念。例如本論藏文版《中觀寶鬘論》只是這樣提過:「造旅舍花園,橋池聚會廳,渠衣食草薪,令諸巧慧作。」(註釋156)國王聘請深諳工巧明的建築師,在各地方建造旅舍、花園、大禮堂、渠道和水池;為旅客補給衣服、食物和柴薪;為牲畜提供飼料。將「伽藍」改寫成「旅館」,可見印度當時的政府和民眾,對大乘佛教的信仰已趨平淡;支撐國民齊心向善,積極進取的宗教力量瓦解,印度終於被來自阿富汗信奉伊斯蘭教的伽色尼王朝(962-1186)淪陷,印度人所建立的朱羅王朝亦只能偏安南印度;自始,印度隨著信仰大乘佛法熱誠減退而分裂多、統一少。觀乎世局邅替;如果信奉大乘佛教的人多,因而積聚起無邊的福慧資糧,在大眾的共業推動下,必是國泰民安的社會。
在各路口興建伽藍,向旅客提供補給,並以四攝化度,這是下施積累福德的第二因。
四十一 於小大國土,應起寺亭館;
Throughout the lands of the small town and large states, one should erect
temples, rest pavilions, and inns.
在大大小小的城鎮中,興建寺廟、涼亭和旅館。
在人口比較少的城鎮,亦應興建相應規模的寺院,方便國民禮佛;涼亭,方便行人憩息;旅館,方便旅客住宿。為大眾提供方便,這是國王第三種可以累積福德的因。
遠路乏水漿,造井池施飲。
On roads across great distances wherein water is scarce, establish wells
and water ponds providing a chance to drink.
長途路上若缺水源,便要興建水井、水池來布施飲用食水。
在一些道路兩邊都沒有水的地方,要設法補給水源,例如掘井,並用籬笆將它圍起來,或置蓄水池或水塔;當大眾經過這些缺水的地方時,仍有食水飲用。這是國王下施積累福德的第四因。
四十二 病苦無依貧,下姓怖畏等;
依慈悲攝受,勤心安立彼。
For those suffering with illness, the poor with no one to rely on, the
lower classes, those who live in fear, and other such persons — be resort
to kindness and compassion, draw them in, accept them, and, with diligent
concern, establish them in stable circumstances.
對於病患無依者,被貧苦折磨的人,飽受壓迫的低下階層,和活在恐懼中的人;對他們心存慈悲,攝受他們,時刻關懷;安置他們於平穩之處。
在沒有任何驕慢心理的狀態下,布施藥物給病患無依者,以錢財救濟那些受貧苦折磨的人,為被壓迫的低下階層伸正公義,安慰那些活在恐懼中的人。這是下施積累福德的第五因。
四十三 隨時新飲食,果菜及新穀;
大眾及須者,未施莫先用。
Seasonally fresh foods and beverages, fruits, vegetables, and
recently-harvested grains — bestow them on the Holy Community and those in
need, not consuming any yourself until you’ve first provided for them.
合時新鮮的食物和飲料、蔬果和剛收成的莊稼;供養有需要的僧團前,(國王)你切莫先享用。
古印度的僧圑是以托鉢活命的,而托鉢的時間多數規定在清早及中午前。按習俗規定,未供養出家眾之前,施主不能先吃。這裡的「須者」,指的是這些出家人。這是下施積累福德的第六因。
四十四 屣繖瓶鉤鑷,針綖及扇等,
荃提寢息具,應施寺亭館。
Sandals, umbrellas, jugs, water-drawing hooks, tweezers, needles and
thread, fans, and other such items, including mosquito netting and
accouterments for taking the night’s rest — one should provide these for
temples, rest pavilions, and inns.
涼鞋、傘子、水瓶、水桶、鈎和鑷,針線和扇子等日常用具,還有蚊帳和寢具,都應布施出來及存放在寺院、涼亭和旅館內。
古時很多人沒有鞋子穿,很容易便被荊棘刺到,所以要布施鑷子,好讓他們把刺挑出來。這些都是細心安排下施予人的方便,亦是下施積累福德的第七因。
四十五 三果及三辛,蜜糖酥眼藥;
恆應安息省,書咒及藥方。
The three types of fruit, the three types of pungent herbs, honey, sugar,
curds, and eye medicines should always be supplied for comfort and relief
during calamities, while one also distributes copies of mantras and medical
formulae.
(為了方便旅客;在寺院、涼亭和旅館)放置三果和三辛(等藥物)、蜂蜜、糖、乳酪和眼藥,還有將治病的咒語和藥物使用備忘都寫在紙上,萬一災難發生時,隨時可作應急之用。
三果指庵摩勒,即油甘子,能治外感發熱;毗醯勒,即毛訶子,能治瀉痢;訶梨勒,即訶子,治久咳失音。三辛指生薑、蓽撥和胡椒,能治寒濕型消化道疾病。總括來說,三果和三辛能治療旅客水土不服的症狀。為旅客提供醫療救急的服務,是下施悲田積累福德資糧的第八因。
四十六 塗首身藥油,澡盤燈麨果;
水器及刀斧,應給亭館中。
Medicinal oils for application on the body and head, bathing tubs,
lanterns, cereals and fruits, water vessels, knives and axes — these should
be provided in rest pavilions and inns.
塗在頭或身上的藥油,洗澡用的盤、燈籠、麥麵、生果,用來盛水的瓶和砍柴的刀斧;放在旅館、涼亭,免費供應(貧苦無依者及旅客)。
古時物質不太充裕,這些日常用品為廣大的旅客甚至本地貧苦無依的窮人帶來很大幫助
。這是國王下施積累福德資糧的第九因。
四十七 米穀麻飲食,糖膏等相應;
恆置陰涼處,及淨水滿器。
Rice, the grains, sesame, drink, food, sugar syrups, and other such
provisions — one should see that they are always placed in shaded, cool
locations, together with containers full of pure water.
恆常將(小量煮食用的)穀物、米、芝麻、糖和油等食糧,與及盛滿一缸淨水,放在陰涼處。
為了方便饑渴的人能有清潔的水飲用及煮食,要命人常盛滿一缸淨水放在陰涼處,以防水份蒸發。此外,要準備一小袋可以煮食的米糧。這是國王在平日下施給貧苦無依的人及旅客積累福德的第十因。
四十八 於蟻鼠穴門,飲食穀糖等,
願令可信人,日日分布散。
At the openings of the burrows of insects and rodents, place food and
drink, grains, sugar and other such provisions. May trustworthy people be
ordered to take on these tasks, so that, each and every day, these things
are widely distributed.
物色一些可信任的人,每日在鼠洞蟻窩前放些飲食穀糖等食物,這種工作要持之以恆去做。
下施悲田,國王還要惠及畜牲;要找一些有愛心、性情穩定的人,在各處蛇蟲鼠蟻出沒之地,施捨食物。除了施捨食物外,還要兼顧防止蛇蟲鼠蟻對人類安居和健康構成的危害。所以,這份工作只能交給「可信人」去做;當然,擔當這份差事的人要很有智慧、愛心和學識,方能勝任。這是下施悲田的第十一種福因。
四十九 如意前後食,恆施於餓鬼;
狗鼠鳥蟻等,願汝恆施食!
In a pleasant manner, either before or after eating, always make an
offering to the hungry ghosts. To the dogs, rodents, birds, insects, and
the rest, pray, may you also always offer them food.
以樂施的心情在飯餐前後,將食物布施給餓鬼、狗、鼠、雀鳥和昆蟲。
膳食前,要供養三寶;食用後,將殘食樂施給餓鬼、狗、鼠、雀鳥和昆蟲;這是下施悲田積聚福德的第十二種因。
五十 災疫饑餓時,水旱及賊難,
國敗須濟度,願汝恆拯恤!
At times of natural disasters, pestilence, famine, floods, drought,
difficulties wrought by insurgents, and when states are defeated — it is
essential to rescue victims. One prays you will always provide relief and
be motivated by pity.
(一旦遇上)瘟疫傳染、蝗禍(令莊稼受到摧殘,發生)饑荒;(大地)出現水澇旱涸;(社會出現)盜賊搶掠,被戰火蹂躪的國家,大王應大發慈悲,
提供緊急救濟援助。
當國家出現水澇旱涸、瘟疫橫行,又或者蝗蟲為禍,令莊稼不能收成,出現饑荒;盜賊四出搶掠;又或是受兵燹摧殘之地;國王都要以慈悲心提供緊急救濟支援。這是下施悲田的第十三種福因。
五十一 田夫絕農業,願給糧種具。
Provide seeds and goods to farmers, who have fallen on agricultural hard
times.
當農耕陷於困境,(國王應)給施食糧、種子和耕具給農民。
每當遇上澇旱天災,農作物失收;農民連作播種用的種子都吃盡時,國王除打開糧倉賑災外,還要給施耕具和種子,幫助農夫渡過難關。這是國王下施悲田積累福德的第十四因。
以上是國王用自己田地收入所得的財富來布施悲田,藉以種福的十四種因。接著,龍樹菩薩提醒國王如何以仁政治國,達到方便利民的目的,種下福因。
註釋
-
伽藍,梵文saṅghāramas,音譯僧伽藍摩,指僧眾共住的園林。龍樹菩薩有意在全國建立僧眾於各地往來弘法和住宿的地方,這些僧眾除了日常要成辦諷誦佛經、斷惡和羯磨這三種所謂「僧伽三輪事業」外,更要招待往來商旅,進行四攝利眾,弘揚大乘。
-
見《龍樹六論》頁一六六。
應用思考問題
-
傳教必需配合辦學;人類懂得語言文字,學習邏輯推理;才能研讀佛法,理解內容。所以,龍樹菩薩認為:在各地辦學,禮待教師;這樣做對傳播佛教,例如讓大眾有能力讀懂佛經,至關重要。試依頌三十七、三十八說明。
-
頌三十九至四十七列述了國王(或菩薩瑜伽士)以大悲心積累福德資糧的十種因,對象都是針對貧苦無依者及四處飄泊的旅客,而給施種種救濟的方便。試依頌文大略陳列。
-
「救病扶危」是下施悲田第一件福德事,試依頌三十九詳言。
-
於全國交叉路口興建伽藍,讓僧眾有機會接觸全國商旅,既可為他們提供食宿補給,免他們行程受阻,又能藉著四攝而讓佛法褔音風行全國,你覺得這只是龍樹菩薩主觀的如意算盤嗎?佛教在現今社會能夠這樣做嗎?依頌四十先說明,後再陳述己見。
-
一國信佛,必定國泰民安;一家信佛,必能門庭光彩;一己信佛,必可勝生安樂。試從修行人積聚無邊福德資糧這點來發揮論述;從而證明「大乘興則國運隆」這個因果道理。
-
人類甚至所有生物,要活著和繁衍;與享有清潔的水源,都是息息相關的。所以,龍樹菩薩強調,在伽藍、涼亭和旅店,都要興建儲水池;在沒有水源的地方,都要建儲水塔供應食水;這樣注重水利,實在值得後人仿傚。試依頌四十及四十一說明祂的水利設計。
-
龍樹菩薩在頌四十二中啟迪國王,要積極推行關愛及補助社會基層存活及發展;先針對性地列出四類率先要支援的人:為病患無依者提供免費醫療福利;為受貧苦折磨的人提供生活津貼;立法保障飽受壓迫的低下階層的社會權益;為活在恐懼中的人提供生活庇護所。並堅持著慈悲的信念:「儘快幫助他們,安置他們在平穩的地方。」試依頌文詳加說明。
-
古代的農耕技術不如今日之發達;四季皆可收成;所以現今香港食米儲備只需十四日。而古代的農作物收成後往往要存放在糧倉一至兩年;剛收成的新鮮榖米和果菜,常成為特權階級享用的食物。既然國王崇尚大乘佛法,應將這些上等禮遇施給住持佛法的僧眾;此外,佛律亦訂明僧團必須托鉢維生,不得手觸金錢;所以布施食品對他們而言是在家菩薩應盡的責任。試依頌四十三說明。
-
龍樹菩薩提出,對貧苦無依與及四處飄泊的旅客,要將日常用品、藥物,尤其是醫治水土不服的藥物、藥油存放在寺院、涼亭和旅店;免費供應。這些物品在物質缺匱的古代而言,對貧民和旅客不啻為救急扶危的「及時雨」。試依頌四十四、四十五和四十六說明。
-
龍樹菩薩還顧慮到一旦饑饉出現;寺院涼亭和旅館等,便應成為緊急提供飲食的中心;但龍樹菩薩指的不是提供現成煮好的飯食,而是提供炊具,和一小瓶的芝麻、米麥、糖和食油;派發給他們自行煮飯熬粥。試依頌四十七、四十八說明。
-
所謂「下施悲田」,對象不單指人類,更兼惠及畜牲甚至蛇蟲鼠蟻這些地球上的物種。所以國王要在各地挑選很多「信者」來擔任生態保育大使;這些生態保育專家要很有愛心、有學識,而且還要靠智慧,知道何時何處施放食物,同時還要讓這些另類物種不滋擾民居,危害耆稚。
-
很多修行人在用膳前供養三寶,食後的殘食施給可看到的狗、鳥和昆蟲,與及看不到的餓鬼;這種傳統施食,在漢傳或藏傳佛教都有,你能否簡略地敍述其中的一個方法?
-
在發生瘟疫傳染、水澇涸旱、兵燹賊難時,國王應如何緊急救濟災民,振興農耕?試依頌五十、五十一說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二十二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