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行王正論》(Rājaparikathāratnamāla)第37講

日期:2014年6月14日
龍樹菩薩造論
陳真諦法師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寶行王正論》是龍樹菩薩以書函形式,教導祂的朋友引正王如何修行佛法,並一一詳述在修行佛法時會遇上的問題。從凡夫發菩提心起至成就佛果,要經歷天文數字的三大阿僧祇劫;期間要積聚無量的福慧資糧,來達成勝生安樂和定善解脫兩個主要目標;前者主要修持十善和奢摩他,後者就要藉著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來行持六度。在漫長的修行中,當然會遇上不少挑戰和考驗;龍樹菩薩提醒老友,最好就是選擇避重就輕的生活方式,捨親割愛,出家專心修行。但就算出家修行,只能減輕但不能完全避免煩惱的侵害,所以出家除了嚴守波羅提木叉外,還要勤修止觀,身體力行去斷伏五十七種粗類惑;到條件成熟時,無漏智在心相續爆發;修行人便見道登地,扭轉生命,成為真正佛子,正式成為佛家族一位成員;此時亦斷除了薩迦耶見、疑見和戒禁取見三結。當修行人斷三結時,大部分粗類惑亦同時斷除。

今堂所提到的粗類惑,有五種較輕屬分別煩惱、不合理的心理尋思:親覺、土覺、不死覺、順覺覺和害他覺;這五種尋思都和薩迦耶見有關,所以在見道時全都斷除。反而不安、疲極、怠惰、嚬呻、食醉和下劣這一連串的粗類惑;在現今佛門中情況仍屬普遍,成為修行時最常出現的弊病,例如有些老修行入門時未發菩提心,亦未曾遇過善知識告訴他發心的重要;加上對三寶的功德半信半疑;於是在遇上逆境,或者年老有病時,往住內心很退縮,無論平日或修止觀時也好打瞌睡,時刻惛沈;內心總有人我是非纏擾,又沒有師兄法友開解疏導,以致不安、疲極和怠惰就如影隨形地陪伴著他。自己又控制不了情緒,時常向人咆哮;找不到發洩對象,顧形自憐,暴飲暴食,結果整天總是活在嚬呻和食醉中。最嚴重的是到了身心都下劣時,這人便完全受魔障制伏,動彈不得。對治這一連串的粗類惑,行者除了要時常誠心稱念三寶功德外,還要時刻檢討自己發菩提心的動機,多讀大乘經典,提高自己發心的質素。

接著,龍樹菩薩提到五種障礙心靈修行的粗類惑:五蓋。早期佛教,先賢很重視對治五蓋障。《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三〉〈五支品〉中就曾以黃金中的雜質比喻五蓋:「因為五種雜質侵蝕,致使黃金不柔軟、難以塑造、失去光澤、易碎並且不易加工。這五種雜質是甚麼呢?鐵、銅、鍚、鉛和銀。若清除這五種雜質,黃金將會變得柔軟、易於塑造、充滿光澤、堅硬而且容易加工。無論皇冠、耳環、頸鍊或金鍊等各種飾物,都能隨心所欲鑄成。」「同樣地,有五種雜質侵蝕心的清淨,致使心不柔軟、不易受到控制、失去光澤與堅定、無法專注於根除煩惱。這五種雜質是甚麼呢?貪欲、瞋恚、昏睡、掉悔和疑。若清除這五種雜質,心將會變得柔軟、易受控制、充滿光澤、堅定、且易於專注於根除煩惱。」他們甚至認為次第斷除五蓋,就可完成整段解脫的道路。「次第斷除五蓋,人可以將心專注於心所證悟任何更高的境界;倘若條件具足,他將可以隨心所欲獲得證悟的能力。」例如未證預流果前,修行人只能暫時壓伏或減弱五蓋障,到證得預流果時,就可斷除疑蓋;到了證得不還果,才能斷除貪欲蓋、瞋恚蓋和惡作蓋;最後在證得阿羅漢果時,惛沈、睡眠和掉舉蓋才得以斷除。

二十九 如法善言教,輕慢名難語,

於親人愛著,思惟名親覺。

One does not take seriously statements that accord with Dharma, this is “refractoriness to instruction”. “Kinship ideation” is an attachment that arises through loving one’s relatives.

對善法教言生起輕慢,這就是「難語」。對親友眷顧溺愛,這就是「親覺」。

41難語(Daurvacasya)是對符合佛法的告誡,完全不想聽,毫不在意。

42親覺(Jñāti-Saṃbandho-Vitarka):在唐朝以前,舊譯一向將尋(Vitarka)譯為覺。尋是一種粗淺的推度探求心理作用。(註釋256)對有親屬關係的人生起眷戀的心態,就叫親覺。

寂天菩薩在《入菩薩行》〈靜慮品〉教我們如何透過止觀對治親覺,如頌五至頌八這樣說:「自身本無常,猶貪無常人,縱歷百千生,不見所愛人。未遇則不喜,不能入等至;縱見不知足,如昔因愛苦。若貪諸有情,則障實性慧,亦毀厭離心,終遭愁難苦。若心專念彼,此生將虛度,無常眾親友,亦壞真常法。」

在《寶行王正論》的譯本中,真諦法師明顯地列出了五種不合理的尋度心理活動,分別是親覺、土覺、不死覺、順覺覺和害他覺。而賈曹杰則將順覺覺和害他覺從尋伺活動的粗類惑中剔出;並將害他覺一分為二,成為愛戀他人及瞋心觸兩種粗類惑。

三十 由欲於方處,思得名土覺。

不慮死怖畏,說名不死覺。

Like to be attached, to reside in another location, this is “region-related ideation”. When one does not entertain any thoughts apprehensive of death, this is known as “immortality ideation”.

希望追求得到某些土地田舍,誇讚某地方有多好;就是「土覺」。有些人認為自己現在不會死,所以完全不會想及自己會死的問題,這就是不死覺。

43土覺(Jānapada-Vitarka):Jānapada指聚落,田舍;古代人喜愛圈地,霸佔良田;這就是土覺。有「親覺」的貪親和「土覺」的愛利,便很難捨離世間;所以引正王若是要出家修行,就必先斷除「親覺」和「土覺」。

44不死覺(Amara-Vitarka):有些人認為自己現在都不死,所以完全沒有想到將來必定會死的問題。他們就好像牲畜一樣,眼睜睜看到同伴逐隻消失;內心卻無動於衷。事實上,佛示現捨親出家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出遊四門,說明見到的老病死苦是事實。(註釋257)所以不死覺實在是修行出離最大的障礙。而聖天菩薩亦苦口婆心地告誡我們初基修行人說:「如所宰眾畜,死是眾所共;復現見死者,汝何不畏死!」(註釋258)

庚三 宣稱己德(順覺覺)等

三十一 由真實功德,願他尊重我。

此思緣他識,說名順覺覺。

When, based on the possession of actual meritorious qualities, one prays that others will reverse him. This strain of thoughts which takes others’ recognition as the object is known as “recognition-dependent ideation”.

自己確有功德,總是希望別人尊敬自己,這連串希望得到別人認同的推度思量,就稱為順覺覺。

45順覺覺(Anu-Vijñapti-Saṃyukto-Vitarka):亦叫期後知。自己有些學問或功德,希望別人知道,拜自己為師。但這是希求世間八法的心態;內心會逐步落入散漫之中,渴求名利供養,令人徹夜難眠。實際上,佛常提醒修行人不應執著自己有絲毫功德可得,應對所謂「功德」、「學問」不生任何分別想。(註釋259)

三十二 由愛及憎心,思自益損他;

緣自及餘人,說名害他覺。

When, because of thoughts devoted to love and disdain, one ruminates on self-benefit and harm to others, taking as the objective condition “self” and “others”, this is what we term “harmful ideation”.

由於貪愛而計度如何損他而得到自利,以自己和別人為所緣,這就是害他覺。

46害他覺(Vihiṃsā-Vitarka):由於貪愛自己,因而時常推度怎樣可以藉著從損人而可以利益自己,妄分自他;這就是害他覺。

三十三 憂憶染污心,無依名不安;

身沈說名極,遲緩名懈怠。

Where the mind is sullied through troubling over recollections, but there is no justification for it, this is known as “uneasiness”. When physical vitality seems sunken away, this is “exhaustion”. Proceeding only with slowness is known as “indolence”.

每當回憶過去而受到憂惱所染污時;內心覺得鬱悶,又找不到傾訴(心事)的人,這便稱為不安。當行善的精力退失,這就稱為疲極。因疲極而行動緩慢,就叫怠惰。

47不安(Arati):每當回憶過去曾發生的事情,內心總是感到鬱悶,又無法找到可傾訴的對象,因而變得意志消沉。

48疲極(Tandrā):意志消沉到令自己精力退失,這叫做疲極。

49怠惰(Ālasya):當意志消沉,精力又退失;整個人行動都遲鈍緩慢起來,這就稱為怠惰。頌文將怠惰譯為懈怠是不妥當,因懈怠的梵文是Kausidya,有專指在斷惡修善時懶惰的意思,屬大隨煩惱心所。

47至49三種粗類惑是有連帶關係的。由於回憶往昔不愉悅或違緣境,引致內心意志消沉鬱悶,因而令身體變得疲極,行動遲鈍。

對治這三種粗類惑最好的方法是,依釋尊稱讚的勝妙獨處法門(註釋260),如實諦觀,活在當下。

三十四 由隨上心惑,曲發身名頻;

身亂不節食,說名為食醉。

Disfiguration is the transformations of body and face, that occurs due to negative mental states. When, as a function of a disorderly approach to physical discipline, one fails to regulate eating, this is known as “food intoxication”.

內心為負面情緒控制,身體和嘴臉都扭曲變形,這就是嚬呻。由於不節制飲食,令到脾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就叫食醉。

50嚬呻(Vijṛmbhikā):內心受極端煩惱所控制,引致身體和嘴臉發生例如蹙眉呻吟,甚至身體僵硬等變化。

51食醉(Bhakta-Saṃmada):由於暴飲暴食,令到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三十五 身心極疲羸,說名為下劣。

When body and mind manifest extreme weariness and weakness, this is known as “mental depression”.

當身心顯現出極度羸弱和畏縮的情況,這就是下劣。

52下劣(Ceto-Linatvam):有些修行人經歷長期病患,或遭到極嚴重的精神打擊,覺得人生沒甚趣味,弄到內心退弱,在禪定時,時常惛沈;這就是下劣。

接著,龍樹菩薩提到的粗類惑,就是障礙我們禪定的五蓋障。

貪愛於五塵,說名為欲欲。

When one craves the five sense objects, this is known as “desire”.

對色等五種妙欲境無厭足地一味尋求,就是欲欲(貪欲蓋)。

53貪欲蓋(Kāma-Chanda):是第32堅著和第33遍著兩種粗類惑的因;三者追求的對境都是五欲樂。對治貪欲蓋的方法是修青瘀膿爛諸等不淨想。

三十六 於他損害意,從九因緣生;

三時疑災橫,說名為瞋恚。

When one contemplates inflicting harm on another, this may arise from many different causes and conditions linked to concern over misfortune in any of the three times. This is known as “ill-will”.

依於三種對象(自己、朋友、敵人)和過去、現在、未來三時而產生惱害別人的心,就是瞋恚(蓋)。

54瞋恚蓋(Vyāpāda):在九種因緣情況中產生損人的惱害心(註釋261)。哪九種因緣情況?從自己來說:一、有人以前曾傷害過自己;二、現在這人又再傷害自己;三、將來這人會再傷害自己;於是瞋恨這人。從自己的親友來說:四、有人過去曾傷害過自己的親友;五、現在這人也傷害著自己的親友;六、將來他也會傷害自己的親友;於是瞋恨這人。從自己的敵人來說:七、有人過去曾對自己的敵人好;八、這人現在也對自己的敵人好;九、這人將來都會對自己的敵人好;於是瞋恨這人。一般來說,對治瞋恚蓋最好是修慈悲觀。

三十七 由身心重故,事無能名弱;

心晦說名睡。

When, on account of the body and mind seaming weighed down, one is unable to undertake any endeavors, this is “lethargy”. When mental clarity becomes murky, this is “drowsiness”.

由於身心粗重而無法辦事,這就是惛沈。由於內心污濁不清,這便是睡眠。

55惛沈睡眠蓋(Styānamiddha):這種蓋障包括了惛沈和睡眠兩個心所;前者屬大隨煩惱,後者屬不定心所。惛沈心所令身心惛闇沈重;身不想動,心力因而提不起來,所以「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惛沈障礙輕安生起和修觀。而睡眠心所能令我們前五根識不能自主,不受控制,趣入各自對境;但不妨礙第六意識活動,所以我們睡眠時會造夢。(註釋262)為何惛沈和睡眠合而為一種蓋障?根據宗喀巴大師《菩提正道菩薩戒論》的解釋,認為兩者都有共同特性:「謂心隨念闇冥之相,無光明相。」(註釋263)

身心掉名動。

When body and mind are stirred up, this is “excitedness”.

身心皆混亂,這就是掉舉。

三十八 由惡事生悔,憂後燋然名。

On account of evil deeds, one generates “regretfulness”. So-named on account of anguish over what will come later.

後悔以前所作惡事,擔心將來會招致苦果,這就是惡作。

56掉舉惡作蓋(Auddhatyakaukṿtya):令身心跳動不安,不能平靜安穩;障礙修止和行捨就叫掉舉。追悔以前所作錯事(註釋264),由於追悔而擾動內心的安寧,障礙修止,這叫惡作。為甚麼把兩者合為一種蓋障?因為它們有令心跳動不安,障礙修止的特點。

於三寶四諦,猶豫說名疑。

When, with respect to the Three Jewels and the Four Truths, one experiences hesitancy, this is known as “doubtfulness”.

對三寶的功德和四諦的道理是否可信,疑惑不決,這就是疑。

57疑蓋(Vicikitsā):疑屬煩惱心所。對於真實三寶的功德不能起信,對四諦世間出世間因果這些根本道理,猶豫疑惑,無法確信,二邊徘徊;能障善業不生。宗大師提供對治疑蓋的方法:「應觀過去諸法已生,及觀未來諸法當生;唯法因果,悉無有我。於有謂有,於無謂無;如理作意,遠離增損。」(註釋265)

己二 攝義

三十九 若出家菩薩,須離此麤類;

If one is a monastic bodhisattva, he must abandon these faults.

出家菩薩必須捨棄此等(五十七種)粗類惑。

賈曹杰認為,在家菩薩應捨棄這五十七種粗類惑,而出家菩薩更應令之斷絶。

戊二 取善

己一 暫時之功德

庚一 總說

辛一 簡述功德之本質

若能免此惡,對治德易生。

If one is able to avoid these evils, having counteracted them, he can easily develop meritorious qualities.

若能對治這五十七種過患,(修行)功德便會生起。

所謂修行的功德,就是無漏智的生起。修行人在見道位時,無漏的根本智先生起,而出定後,接續著的有後得智。當根本智生起時,先經歷無間道,將五十七種粗類惑掃盪;這時修行的功德是「斷」。接著經歷「解脫道」享受「證」德,進入頌四十六所提到的歡喜初地。

註釋

  1. 舊譯(指唐代以前的翻譯,例如真諦法師)將尋和伺兩種不定心所譯為覺觀;尋是尋求,伺是伺察;前者是一種粗淺的尋求思想活動;想通了就安心,想不通就令身心不安穩。後者比前者較深較細,慧力較強。
  2. 《雜阿含經》第三四六經就這樣說:「以世間有老、病、死三法不可愛,不可念,不可意故,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出於世間。」而在《增一阿含經》卷四十三的「修行十法」,和《長阿含經》卷二的「七不退法」,均提到佛陀時常敦促弟子修持念死。所以欲求解脫的修行人要斷除不死覺,便要時刻念死。
  3. 見《菩薩瑜伽行四百論》〈明破常執方便品〉頌六。
  4. 如《三百頌般若》說:「福德聚福德聚者,如來說為非福德聚,是故如來說名福德聚福德聚。」世人所謂的福德聚,是有漏的福德聚;所以佛說不是真正的福德聚。如來說無漏的福德聚才是真正的福德聚。執著自己有德有學問,希望別人知道,這是有漏的東西;而佛認為真正的福德,第一是無漏,第二是外離相、內離分別想的。所以真正有德者,不會告訴別人自己有德。
  5. 《中阿含經》第一六五至一六七經記載佛教導比丘勝妙獨處法門的〈跋地羅帝偈〉,主要是教人不回味過去,不欣樂未來,不染著現在。
  6. 相當於《長阿含經》卷九〈十上經〉提到的九退法:「云何九退法?謂九惱法;有人已侵惱我,今侵惱我,當侵惱我;我所愛者,已侵惱,今侵惱,當侵惱;我所憎者,已愛敬,今愛敬,當愛敬。」
  7. 有些註釋說:「六轉識對於境之攝取無自主力地收斂。」但似乎未留意到五位無心中的無心睡眠的道理。
  8. 見佛教出版社印行版二四〇頁。
  9. 惡作列入不定心所,因為惡作可以是善亦可以是惡;若追悔以前惡行,則為善法;若追悔以前為何不作惡事,則是惡法。這裡雖指前者;但重點是惡作能令心跳動不安,障礙修止。
  10. 見佛教書局出版《菩提正道菩薩戒論》頁二四一。而「於有謂有,於無謂無」的意思是:「無色不應執有心,有心不應執無色。」當修行至眼前看不到對境,便不應設想心識存在;當心、心所仍在活動,則不應設想色境不存在。

應用思考問題

  1. 在五十七種粗類惑中,有五種不合理的思量推度,分別是親覺、土覺、不死覺、順覺覺和害他覺。試解釋「覺」是甚麼意思,並略釋上述五覺的意思。
  2. 現今社會,世人只圖物質享樂,加上異端邪見林立;頓成凡夫「不死覺」滋長的溫床。事實上,我們都知道每日皆有人甚至自己至親因種種原因死亡,但就是從不想過自己會死,或者面對死亡時會有甚麼苦!打從釋尊開始,佛教徒就很重視「念死」這法門。試從你讀過的經論,介紹如何以「念死」來對治「不死覺」。
  3. 寂天菩薩認為「親覺」和「土覺」是出離最大的障礙,「貪親愛利等,則難捨世間;故當盡棄彼,隨智修觀行。」試依《入菩薩行》〈靜慮品〉頌四至頌八及頌三十一至三十五,說明寂天菩薩如何教導我們透過止觀來對治「親覺」和「土覺」。
  4. 縱使有德亦不能有順覺覺;因為希求名利,最後會為世間八法所染。何謂世間八法?為何順覺覺最後會導致為世間八法念垢所染,甚至干犯「自讚毀他」的過患?
  5. 賈曹杰在《中觀寶鬘論顯明要義》中將「害他覺」分成愛戀他人與瞋心觸兩種粗類惑。但如果以梵文觀之,「害他覺」明顯只是一種尋思計度,所以應用真諦法師譯本中將「害他覺」視為一種粗類惑比較合理。將《中觀寶鬘論》和《寶行王正論》這一頌對讀;並說明害他覺不應分成愛戀他人和瞋心觸的理由。
  6. 釋尊在《中阿含經》第一六五至一六七經曾多次稱讚「勝妙獨處法門」,教大家讀誦〈跋地羅帝偈〉;主要是提醒修行人「慎莫念過去,亦勿願未來。」以此法門對治頌三十三所提到的不安、疲極和怠惰十分見效。試詳細述說之。
  7.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常碰到周圍的人犯上嚬呻和食醉兩種粗類惑,尤其發生在沒有教養或沒有修行的人身上;前者是極端嗔心發作,面目睜矃。後者是受極端貪心驅使,不單浪費食物,更令自己腸胃受苦。而十善教法中的知足不貪欲、忍辱不瞋恚兩項恰好能對治這兩種粗類惑。試依頌三十四及你讀過的佛經,說明何謂嚬呻和食醉及其對治的方法。
  8. 有些老修行因修行動機不純正,例如未發菩提心;或不堅信三寶功德,到年老有病時,往往內心很退縮,無論平日或禪定時都常打瞌睡,時刻惛沈。又或者不能對治不安、疲極和怠惰;例如跑道場,說是非;甚至時常犯上嚬呻和食醉;最嚴重的就是被頌三十五所說的「下劣」所綑縛。修行人到了身心都下劣時,可以說完全被魔障制伏,動彈不得。你能夠從自己的修行經驗找出對治下劣的方法嗎?
  9. 依照宗喀巴大師《菩提正道菩薩戒論》,說明五蓋的涵義、引發因和如何對治。(參考佛教出版社印行版頁二四〇至二四二)
  10. 頌三十六中提到的瞋恚蓋,生起因有九種,所謂九因緣;相當於《十上經》的九退法。試引經論詳細說明。
  11. 《大智度論》卷十七另有很詳盡對治五蓋的方法,所謂「訶五欲,除五蓋,行五法」。而《瑜加師地論》卷十一亦詳細提及五蓋及其對治方法。可否將有關資料改寫成白話?
  12. 何謂惛沈?何謂睡眠?為何將兩者合為惛沈睡眠蓋?
  13. 何謂掉舉?何謂惡作?為何將兩者合為掉舉惡作蓋?
  14. 何謂疑蓋?如何對治疑蓋?請依宗喀巴大師《菩提正道菩薩戒論》說明對治方法其中「於有說有,於無說無」。請依月稱菩薩《入中論》〈現前地品〉頌九十二詳細解釋。
  15. 《南傳大藏經》〈增支部經典三〉〈五支品〉曾以黃金中五種雜質比喻五蓋,試詳細解說。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寶行王正論》第三十七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