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ajracchedikā Prajñāpārmitā Sūtra)第1講

日期:2014年9月27日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傳講




(註釋2)

甲一 序分

乙一 譯名

丙一 標經名

此經即玄奘法師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摘出別行,名《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亦稱為《般若三百頌》。金剛指煩惱和有煩惱相隨的有漏智,例如在資糧位和加行位的菩薩就有「我能修行」這些增上慢。能斷金剛指「般若」;這個「般若」狹義地專指無漏智中的無分別根本智。這種無漏智能斷伏如金剛般堅固的煩惱和有漏智所衍生的分別概念和增上慢,所以稱作「能斷金剛」(註釋1)。「波羅蜜多」譯作到彼岸,指修行人依無漏智(註釋2)便能斷除煩惱,離諸過染,到達涅槃之彼岸。「經」是指尊者大德以美妙文句,結集貫綴出佛陀所說教言。

丙二 全經宗旨

無著菩薩(395-470)在《金剛般若論》以七義句成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註釋3)。至蓮花戒論師(740-796)將之總括為佛答善現長老三個問題:最初如何發菩提心?中段如何在世俗中修持六度?結行時如何調伏自心而獲得佛色身和佛法身?此外,佛又為善現逐一解答在這三個問題上所衍化出的疑問,世親菩薩(400-480)則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中將之分為二十七個問題。因此,從表面文句來看,整部經是透過佛與弟子間之質疑解惑,談論如何捨棄初基修行時所生的有漏智,採用以見道時出現的無漏智來自利利他。若從密意來看,整部經由種性不斷開始至上求佛地終止,是佛教凡夫由行解地,經淨心地至如來地究竟成佛的修行教科書。

乙二 禮敬

南無薄伽梵聖般若波羅蜜多

乙三 緣起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笩,住逝多林給孤獨園,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及大菩薩眾)。

Thus have I heard at one time. The Lord dwelt at Srāvastī, in the Jeta Grove, in the garden of Anāthapindika, together with a large gathering of monks, consisting of 1250 monks, and with many Bodhisattvas, great beings.

我是這樣(從佛處)聽說的。佛當時住在室羅筏逝多林給孤獨園,和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和很多大菩薩一起。

這裡具足所謂五圓滿:一、尊師圓滿:教化之主是薄伽梵(註釋4),釋迦牟尼佛;二、眷屬圓滿: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註釋5)和眾多大菩薩;三、法圓滿:《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所詮甚深法義;四、地處圓滿:室羅筏城的逝多林給孤獨園(註釋6);五、時圓滿:說法者和聞法者共相會聚,時分無別,所謂「一時」。梵文本和義淨法師(635-713)異譯本除常隨徒眾「大苾芻千二百五十人」外,另有「及大菩薩眾」一句,明確指出本經的主要說法對象是大乘菩薩,當然亦包括那些迴小向大的二乘修行人。老拙認為此經分二周說法:第一周是佛為未見道,無漏智未起但想發趣菩薩乘(註釋7)俗稱「地前菩薩」的修行人說法,包括了前十疑;第二周是為已見道的地上菩薩說法,包括第十一疑至二十七疑,說法對象包括地上菩薩。經文後面又提到:「如來今者所說法門,普為發趣最上乘者作諸義利,普為發趣最勝乘者作諸義利。」而「最上乘」、「最勝乘」根據無著菩薩的《金剛般若論》的解說,都是指「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菩薩修行法門。故應依梵文本有「及大菩薩眾」一句為妥。

爾時世尊,於日初分,整理常服,執持衣鉢,入室羅笩大城乞食。時薄伽梵於其城中行乞食已,出還本處;飯食訖,收衣鉢,洗足已,於食後時,敷如常座,結跏趺坐,端身正願,住對面念。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 Lord dressed, put on his cloak, took his bowl, and entered the great city of Srāvastī to collect alms. After he had returned and eaten, the Lord put away his bowl and cloak, washed his feet, and sat down on the seat arranged for him, crossing his legs, holding his body upright, and mindfully fixing his attention in front of him.

佛在大清早,披著袈裟,托著鉢盂,到室羅笩大城化緣乞食。佛在城中(次第)乞食之後,返回祇園精舍,享用飯菜後,收起袈裟和鉢盂,洗淨雙足後便坐在為祂敷設的座位,身體挺直,跏趺而坐;注意力集中在面之前。

為何經文要花篇幅敍述佛出城乞食,再回精舍享用飯食;又清洗食具?因為佛教要解決的問題,不單是至高無上的價值,所謂「定善解脫」;修行人最先要解決的是承托「定善解脫」的「勝生安樂」,而「勝生安樂」最基本的是受用資具不匱,例如必需的飯食。當然,對聖人而言,飯食是微不足道的事,既然修行人心依止正法,便應過簡樸的生活。所以僧團過著少欲知足的生活,例如茹素和過午不食(註釋8)。「端身正願,住對面念」是指保持身體挺直;令心不動搖,集中注意力,繫其念於面前;進入持續三摩地狀態,準備宣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無著菩薩說:「顯示唯寂靜者,於法能覺、能說故。」(註釋9)

註釋:

  1. 根據釋彥悰著《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卷七記載玄奘法師向唐太宗解釋經名時說:「今觀舊經(指鳩摩羅什法師所譯《金剛經》),亦微有遺漏。據梵本具云:『能斷金剛般若』,舊經直云:『金剛般若』。欲明菩薩以分別為煩惱,而分別之惑,堅類金剛,唯此經所詮無分別慧,乃能除斷,故曰:『能斷金剛般若』。」此外,文章亦解釋了為何玄奘法師要重譯《金剛經》的原因:「故知舊經(除了)失上二字。又如下文,三問闕一,二頌闕一,九喻闕三,如是等。」所以唐太宗下詔旨令玄奘法師依梵文「可更委翻,使眾生聞之具足。」
  2. 一般來說,智慧分聞、思、修三種。聞和思只能暫伏煩惱,並引生修慧。而修慧分有漏智和無漏智兩種;「漏」指煩惱。「有漏」者;為煩惱及煩惱習氣所隨逐;不能對治煩惱,並觀待煩惱而生起。有漏智只能引發無漏智,本身不能對治煩惱障及所知障;只有「無漏智」才能對治煩惱。修行人在資糧位和加行位時,其智慧只是有漏智,無漏智在見道位時,方始出現。誠如無著菩薩在《金剛般若論》〈立名〉解釋說:「『金剛』者,細牢故。細者,智因(指有漏智為引發無漏智之因)故;牢者,不可壞故。『能斷』者,般若波羅蜜多中,聞思修所斷,如金剛斷處而斷故。是名『金剛能斷』。」要言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是佛教大乘修行人捨棄有漏智而引發無漏智來修行,才能與實相相應。
  3. 論云:「此等七義,於《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成立,故名義句。」七義句分別是種性不斷、發起行相、行所住處、對治、不失、地和立名。其中行所住處分成十八住;分別是一、發心;二、波羅蜜相應行;三、欲得色身;四、欲得法身;五、於修道得勝中無慢;六、不離佛出時;七、願淨佛土;八、成熟眾生;九、遠離隨順外論散亂;十、色及眾生身搏取中觀破相應行;十一、供養給侍如來;十二、遠離利養及疲乏熱惱故不起精進及退失等;十三、忍苦;十四、離寂靜味;十五、於證道時遠離喜動;十六、求教授;十七、證道;十八、上求佛地。
  4. 薄伽梵(Bhagavān)譯作世尊。根據《佛地經論》卷一認為,佛具六德,能破四魔;所以稱為薄伽梵。哪四種魔怨?「能破壞煩惱魔、五蘊魔、死魔和自在天魔四種魔怨。」哪六種德?「謂諸如來永不繫屬諸煩惱故,具自在義;焰猛智火所燒煉故,具熾盛義;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莊飾故,具端嚴義;一切殊勝功德圓滿,(世人)無不知故,具名稱義;一切世間親近供養,咸稱讚故,具吉祥義;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樂一切有情,無懈廢故,具尊貴義。」
  5. 大苾芻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大苾芻」是指證入無學位的僧人;「眾」梵語稱為僧伽(Saṇgha),和合的意思。根據《過去現在因果經》卷四,釋尊度耶舍等五十人,舍利弗等一百人,目犍連等一百人,優樓頻螺迦葉等五百人;那提迦葉等二百五十人;第度那提葉等二百五十人,總合一千二百五十人。另《四分律》說,釋尊度優樓頻螺迦葉等五百人,迦耶迦葉三百人,那提迦葉二百人,舍利弗一百五十人,目犍連一百人,亦合一千二百五十人。這一千二百五十人原事外道,後皈佛教化而證無學果,於是感佛之恩,每次法會都必定參加,常隨不離;所以佛經開首例有「一千二百五十人俱」這些常隨徒眾。
  6. 室羅筏城古譯舍衞城,人稱豐德之城(地處北緯27.52東經82.05,今印度沙耶馬耶Sahet-Mahet附近),是古印度憍薩羅國首都城。據說這裡曾住了九十萬戶人。佛陀弘法四十五年,當中有二十五年是在這裡渡過。逝多林給孤獨園,古譯祇樹給孤獨園,簡稱祇園精舍,是須達多長者以金幣鋪滿整個園林,才得以向其主人祇陀太子買下來,供奉給佛陀的。
  7. 鳩摩羅什將「發趣菩薩乘者」譯為「想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的人;意指那些想求取「至高無上的平等覺悟」,亦即佛果的人。
  8. 誠如月稱菩薩在《入中論》〈極喜地〉頌十說:「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對需要化度的眾生而言,滿足基本的飯食資具這些最低的價值,是通向定善解脫和承托這種至高價值的必要條件。
  9. 誠如無著菩薩云:「相應三摩鉢帝(底)者,無分別三摩提(地)也。折伏散亂者,若彼三摩鉢帝心散,制令還住也。」三摩地為別境心所,於所觀境起平等持心,令心專注不散,並能生起抉擇智慧。三摩鉢底(Samāpatti)是指住於三摩地的狀態。一般來說,受持讀誦佛經,都應處於高度精神集中的狀態。

應用思考問題

  1. 為何玄奘法師要重譯鳩摩羅什法師的《金剛經》?
  2. 何謂「能斷金剛的般若」?這裡的金剛和般若指的是甚麼?
  3. 參閱對讀隋三藏達磨笈多(?-619)所譯《金剛般若論》,並試以白話翻譯無著菩薩論中提出的七義句和十八住。
  4. 試以白話翻譯出義淨法師所譯世親菩薩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中二十七種疑。
  5. 試述本經全經宗旨。
  6. 凡佛經序分都有五圓滿,試分別述之。
  7. 梵文本和義淨法師譯本有提到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時,除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外,還有大菩薩參加法會,但其他譯本卻沒有「及大菩薩眾」這句;你如何抉擇這個問題?
  8. 試解釋薄伽梵十義。
  9. 對常隨僧團「一千二百五十人」的組成有很多種說法,你能依《四分律》及《過去現在因果經》說明嗎?
  10. 為何經文先要敍述佛帶領僧團乞食,清洗食具?這表達出佛法何種精神?
  11. 為何佛說法前要「端身正願,住對面念」?這和七義句中發起「相應三摩鉢帝」有何關係?又與「降伏其心」有何關係?
  12. 這部經有字面文句所彰顯佛如何為善現解惑的表層意思,亦有佛教授成佛修行次第貫穿全經的密意說。前者如世親菩薩解經,後者如無著菩薩解經。你如何統合三者?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一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