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ajracchedikā Prajñāpārmitā Sūtra)第4講
日期:2014年12月20日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傳講
(註釋2)
丁二 答云何修行
「復次善現,菩薩摩訶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都無所住應行布施,不住於色應行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應行布施。
Moreover, Subhūti, a Bodhisattva who gives a gift should not be supported
by a thing, nor should he be supported anywhere. When he gives gifts he
should not be supported by sight-objects, nor by sounds, smells, tastes,
touchables, or mind-objects.
「此外善現,菩薩應不執著於事而行布施度;菩薩不為了達成世俗(報恩或其他)任何目的而行布施;亦(為了不出現散亂,所以)不執於色境而行布施,亦不執著聲、香、味、觸和思想概念而行布施。
丁三 答云何攝伏其心
戊一 正答前問
「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For, Subhūti, the Bodhisattva, the great being should give gifts in such a
way that he is not supported by the notion of a sign.
善現,依照這個意思,菩薩不執著由境相上所生起的分別心。
戊二 釋疑
「何以故?善現,若菩薩摩訶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
And why? Because the heap of merit of that Bodhi-being, who unsupportedly
gives a gift, is not easy to measure.
為甚麼呢?如果菩薩不為達成世俗目的而行持布施,祂所得到的福德是不可思量。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東方虛空可取量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善現,如是南、西、北方,四維上下,周遍十方一切世界虛空可取量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現,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亦復如是。善現,菩薩如是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What do you think, Subhūti, is the extent of space in the east easy to
measure? Subhūti replied: “No indeed, O Lord.” The Lord asked: “In like
manner, is it easy to measure the extent of space in the south, west or
north, downwards, upwards, in the intermediate directions, in all the ten
directions all round?” Subhūti replied: “No indeed, O Lord.” The Lord said:
“even so the heap of merit of that Bodhi being who unsupportedly gives a
gift, is not easy to measure. That is why, Subhūti, those who have set out
in the Bodhisattva-vehicle, should give gifts without being supported by
the notion of a sign.”
「善現,你意下如何?東方虛空的邊際能夠測度思量嗎?」善現答道:「無法測度思量!世尊!」「同樣;善現,南、西、北方、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以及上下十方虛空,可以測度思量嗎?」善現回答說:「無法測度思量!」佛說道:「善現,對了,對了;同樣,菩薩如果不執著境相上的分別而行持布施,祂所得到的福德也是不可測度思量的。所以善現,我就是這樣說:『菩薩不應執著境相上的分別而行持布施。』」
上堂提到,以般若波羅蜜多發心,要具備廣大、最勝、至極和無顛倒四種利益有情意趣;基於菩薩的大悲心,祂能於一切有情攝同己體;又由於行者冥契真如,斷除我見;所以不執實有發趣菩薩乘者,視發心如鹿渴,被救度的有情亦非實有;這樣來發動和保持修行動機,才能貫徹菩薩誓言:「一人未解脫,於有隨生道;願我為彼住,不先取菩提。」(註釋21)「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註釋22)此外,我們亦必須留意,要時刻修持處於與三摩鉢帝相應的「無我」觀,每當發現內心有「我見」散亂生起,便要立刻折伏散亂。這就是「發心」。
既已發心,便應修行。修般若波羅蜜多不光是依聞思理論,一定要透過身體力行,與生活相應才是圓滿。所以佛在解答發心後,便教導弟子如何修行;在修行時遇上障礙,如何攝伏自心。無著菩薩將這段經文列入「行所住處」中第二個菩薩要經歷的階段,並安立名為波羅蜜相應行。
佛諄諄教導弟子要不住於事應行布施。所謂「事」,梵文是Vastu(註釋23),這個字的語根是Vas,意思是居住在或留在;一般指的是,作為有情心識所依的對境。「不住」謂内不起分別,外不著相;「不住於事而行布施」是抽象地指不為達成任何世俗目的(例如報恩)而去行持布施。具體來說,菩薩為了修行時不出現散亂這些煩惱,所以不執著色、聲、香、味、觸及一切思想等六種境相,而在這些境相生起分別概念情況下修持布施。(註釋24)
質疑:為何有六種波羅蜜多而經文只舉布施一種呢?
解惑:如世親菩薩說:「六度皆名施,由財無畏法;此中一二三,名修行不住。」(註釋25)祂認為「大菩薩修行之處,即是以一施聲,收盡六度。」因為布施包括財施、法施和無畏施。由財施令受者受用不匱;這是狹義的布施度,此中攝一度。無畏施能止損害,令人與人之間無怨讎,這就是持戒度;令已作惡者遠離罪報怖畏,這就是忍辱度;故無畏施攝持戒和忍辱二度。法施是指能隨機為不同根器者說法,孜孜不倦地教導眾生如何斷惡修善攝精進度;能明了眾生根器攝靜慮度;向眾生說如實法攝智慧度;故法施攝精進、靜慮和智慧三度。所以說布施度攝六種波羅蜜。巴楚仁波切(1808-1887)舉以飯食布施給乞丏為例,說明單是財施亦可具足六度。「譬如下施飲食給乞丏;當施與施者和受施者眾緣和合時,而又實踐了布施的行為,就是布施度。以自己會吃的去布施,不是以劣質或變壞的食物去布施,是為持戒度。就算乞丏再三索求也不瞋不惱的,就是安忍度。只管布施,從沒有想過疲累或困難,就是精進度。沒有被世俗報恩等念頭所分散,就是靜慮度。了知主體、客體和布施行三者皆無自性,就是智慧度。」(註釋26)
質疑:如果修行人住於事而行布施等六度,會有甚麼後果?
解惑:初基修行人如執著境相而生起分別心,在這情況下修持六度,所得的是「人天福報」和「勝生安樂」。無著菩薩在《金剛般若論》云:「彼諸波羅蜜有二種果,謂未來,現在。未來果者,檀那(布施)波羅蜜,得大福報;尸羅(持戒)波羅蜜,得自身具足,謂釋梵等;羼提(忍辱)波羅蜜,得大伴助,大眷屬;毘離耶(精進)波羅蜜,得果報等不斷絕;禪那波羅蜜,得生身不可損壞;般若波羅蜜,得諸根猛利,及諸多悅樂,於大人(菩薩)眾中得自在等。現在果者,得一切信敬供養,及現法涅槃(註釋27)等。」這些世俗樂果表面很吸引,卻也不及「不住於事而行六度」;事實上,「不住於事而行六度」所得福德更廣大,甚至廣大得不可取量。
接著,佛回答善現第三個提問:修行時出現障礙,例如「我見」生起時,應如何「攝伏自心」?佛這樣回答:「如不住相、想應行布施。」菩薩平日修行就總體來說,是不為希求世俗些甚麼目的回報來行持布施,具體來說,為了防止修行時出現散亂所以對色聲香味觸法六個境相不起分別心,所謂「於相離想」;並且將這種精神境界與三摩鉢帝相應。初基菩薩未能任運處於三摩鉢帝,萬一出現散亂,「我見」生起,佛陀教修行人應當下察覺散亂,隨即壓止散亂,制令還住於「不住相、想」的三摩鉢帝狀態之中。甚麼是「相想」呢?在境相上起分別心。另外,世親菩薩介紹了一種「不住相想」的法門:「攝伏在三輪(註釋28),於相心除遣。後後諸疑惑,隨生皆悉除。」(註釋29)修行人對於所捨之物,所施眾生,并能施者;於此三處除著相心。換言之,不於施者相、受者相和施物相生起分別執著想。除此之外,世親菩薩又提到要攝伏自心,除以三輪體空來修行六度外,還要陸續明白經後所提的二十七個修「無相」般若波羅蜜多時出現的疑問;並徹底斷除疑見。
在佛向善現長老解釋如修行人不著相、想;懂得三輪體空,便可以有效地「不住於事而行布施」後,就開示「不住相想」所得的福報比「住於相想」,希求世間福報更廣大,甚至廣大得不可取量。佛陀首先舉東方虛空以喻「不住相想」布施;而以山河大地、日月星辰喻「住相布施」;山河大地,甚至日月星辰皆大小有限,但虛空則廣大無限。接著再類推其餘九方虛空,說明十方虛空皆無邊限,無法測度計量;同樣,「不住相想」的布施,福報亦廣大無限,無法測度計量。所以佛最後作出結論:「善現,如是,如是。若菩薩摩訶薩都無所住而行布施,其福德聚不可取量,亦復如是。善現,菩薩如是不住相、想應行布施。」
註釋:
-
龍樹菩薩《寶行王正論》〈出家正行品〉頌九十八。
-
寂天菩薩《入菩薩行》〈迴向功德品〉頌五十五。
-
E.Conze解釋說:在般若經中,Vastu指的是般若所行的境界,所以這個詞指涉的涵意範圍很廣泛甚至矛盾。一、指真實法體(真如自性),二、指有情心識所依處,三、當眾緣具備時生起的事物,四、能不斷提供受用之處。
-
如果為了世間目的而布施,就不是行持般若波羅蜜多;若然為的是報恩和樂果,即不是為菩提,而是為餘事而布施。
-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頌五。
-
見拙作《心止師教》第二部份頁一二八。
-
一些凡夫外道甚至連小乘也誤解了在欲界享受五欲樂是涅槃,或入初禪以為是涅槃,或離尋伺入二禪是涅槃,或離喜受入三禪是涅槃,或離樂受入四禪是涅槃;這五種不究竟的離苦得樂狀態稱現法涅槃。
-
三輪者,即施者、受者和施物。誠如月稱菩薩在《入中論》〈極喜地〉頌十六云:「施者受者施物空,施名出世波羅蜜,由於三輪生執著,名世間波羅蜜多。」修行人雖知三輪體空,但仍欣然行布施,這就是般若波羅蜜多。
-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頌七。
應用思考問題
-
無論發心、修行和攝伏其心,三個階段或各別階段,都可以依無著菩薩所說的「攝道、成就道和不失道」三道貫串。例如無著菩薩說:「彼應住者,謂欲、願故;修行者,謂相應三摩鉢帝故;應降伏心者,謂折伏散亂故。」試分四點總述及別明三道與發心、修行和攝伏其心之關係。
-
既發心矣,便要修行;無著菩薩第二個「行所住處」就是「波羅蜜相應行」,你能指出在經文中所涉及的範圍嗎?
-
「菩薩摩訶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都無所住應行布施。」這個「事」在經文中的梵文作何解釋?美國般若學者E.Conze指般若經典對「事」的解釋又如何?後者和天台宗所說的「一心三觀」有何關係?在一心三觀下,這個「事」與「因緣所生法」意義上是否相同?
-
佛先抽象地要求菩薩不住於事而行布施,接著具體地指出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你能否將這段經文詳細解釋?
-
波羅蜜多有六種,為何佛只舉布施波羅蜜多來代表其他五種波羅蜜多相應行呢?
-
如果修行人不小心「住於事而行布施」會有何後果?
-
佛抉擇說明「不住相想」布施比「住於相想」的布施所獲福德聚更廣大,甚至廣大到不可測量;並以十方虛空為喻。你認為佛是不贊成修行人積習福德資糧,抑或是鼓勵修行人積聚無量的福德資糧?為甚麼?
-
佛提出修行人要「不住相想」才可以有效做到「不住於事而行布施」,換言之,「住於事而行布施」就會出問題,出現問題就要設法解決。在「云何修行?云何攝伏其心?」這段經文內,佛要求修行人要懂得修行時會出現些甚麼問題,而且當問題出現時要懂得如何攝伏其心,才能圓滿修行。你能夠細緻解釋佛教善現如何攝伏其心的方法嗎?
-
世親菩薩提出「攝伏其心」的另類兩種方法,第一是要學習在「三輪體空」下行持六度,第二是要理解佛在經文後段回答善現的二十七個疑問,為修持般若波羅蜜多去除障礙。你能引《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頌七說明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第四講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