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Vajracchedikā Prajñāpārmitā Sūtra)第5講

日期:2015年1月24日
唐三藏法師玄奘奉詔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傳講




丁四 斷疑生信

戊一 初重校量斷疑

己一 釋不住相因得有相果疑

佛告善現:「於汝意云何?可以諸相具足觀如來不?」善現答言:「不也,世尊!不應以諸相具足觀於如來。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說是語已。

The Lord continued: “What do you think, Subhūti, can the Tathāgata be seen by the possession of his marks?”— Subhūti replied: “No indeed, O Lord. And why? What has been taught by the Tathāgata as the possession of marks, that is truly a no-possession of no-marks.”

佛繼續說:「善現,應否以具足相好來衡量如來呢?」善現回答:「不可以,世尊!不能見到具足相好就認為這就是佛。為甚麼呢?所謂諸相具足,只是化身佛三相遷異的諸相具足,並非法身佛離開三相遷異的諸相具足。」

佛復告具壽善現言:「善現,乃至諸相具足,皆是虛妄;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虛妄;如是,以相、非相應觀如來。」說是語已。

The Lord said: “Wherever there is possession of marks, there is fraud, wherever there is no-possession of no-marks, there is no fraud. Hence the Tathāgta is to be seen from no-marks as marks.”

佛又告訴善現:「化身佛雖具足勝妙相好,但皆是虛妄不實的有為法,法身佛離開這些三相遷異的相好,雖以無相為相,卻並非虛妄。所以若遠離相、非相這些心所行境,就能見到如來。」

我們要成就佛果,就必須積累無量福慧資糧,前者能獲證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色身;後者能得佛智慧法身。(註釋30)無著菩薩敦促仍在世俗努力修波羅蜜相應行者,應積聚無量福德資糧,期能獲證「相具足」的佛色身(註釋31)。因為欲得佛色身是「十八個行所住處」中的第三個菩薩修行階段。無著菩薩又提醒行者:佛色身雖百福凝聚,它們畢竟亦是緣起性空。眾生因煩惱障蔽慧眼,妄執佛色身是實有;卻忽視了佛果最珍貴的法身。(註釋32)為甚麼凡夫會忽視佛的法身呢?因為佛的法身都不是凡夫心識活動的範圍(心所行境);換言之,世俗的語言概念是認識不到佛法身的。(註釋33)所以佛在本經後段第二十三疑說了這句偈頌:「諸以色觀我,以音聲尋我,彼生履邪斷,不能當見我。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換言之,在勝義諦來說,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相具足」的化身佛是虛妄不實;相反,在勝義諦來說,「非相具足」的法身佛卻是真實不虛。(註釋34)如果我們明白不單佛顯現各種身相是虛幻,甚至一切法所顯現的相狀亦皆虛妄;我們就能克服執著種種相想,然後達到前文所說:「善現,如是菩薩摩訶薩,如(依著)不住相、想應行布施。」無著菩薩再具體地教導我們不執著種種相想的方法;「經言:『如是以相、非相應觀如來』者,此為顯現,謂相應三昧及攝亂心時,於彼相中非相見故。」修行時當散亂煩惱生起,就要遠離相、非相這些心所行境;或可以直接一點用鳩摩羅什所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

世親菩薩則從有為法的觀點分析,認為化身佛的諸相具足,皆具三相遷異,即有生住滅的現象;故毫無價值,不是勝相。「若將為集造,妙相非勝相;三相遷異故。」相反,法身佛不由造作,全無三相遷異,由於離開三相遷異,即以無相為相;這才是如來真正的本性;「無此(三相遷異)謂如來。」(註釋35)世親菩薩叮嚀追求佛果尤其是積聚福德資糧的修行人要明白,「以無相為相」是如來性,在修行時便不會迷失。(註釋36)

己二 釋無相因果眾生難信之疑

庚一 善現問

具壽善現復白佛言:「世尊,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

Subhūti asked: “Will there be any beings in the future period, in the last time, in the last epoch, in the last 500 years, at the time of the collapse of the good doctrine who, when these words of the Sūtra are being taught, will understand their truth?”

善現問道:「世尊,未來例如五百年後,如來正法將滅時,第六百年開始的眾生聽到這樣具有特色的般若經典語句,會否生起真實的信心?」

庚二 佛釋疑

辛一 後世有具戒德慧之菩薩能信此經

佛告善現:「勿作是說:『頗有有情,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聞說如是色經典句,生實想不?』然復善現,有菩薩摩訶薩,於當來世後時後分,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分轉時,具足尸羅,具德、具慧。

The Lord replied: “Do not speak thus, Subhūti! Yes, even then there will be such beings, for even at that time, Subhūti there will be Bodhisattvas who are gifted with good conduct, gifted with virtuous qualities, gifted with wisdom, and who, when these words of the Sūtra are being taught, will understand their truth.

世尊答道:「善現,不要這樣說!即使後五百歲正法將滅時,亦會有持戒清淨、福德圓滿、具有(能力斷除我想、法想)智慧的菩薩聽聞這樣有特色的般若經典語句,會相信這是真理。

在解答前面第一個疑問時,佛開示了甚深的教法,例如修行佛法不能停滯在勝生安樂的層面,最重要的是追求定善解脫。在追求佛果的同時,我們要明白佛果包括佛色身和佛法身;前者是以積聚無量福德資糧為因,而且佛色身諸相具足;後者以積聚無量智慧資糧為因,而佛法身因為不是心所行境,所以是以無相為相的。最重要的是,佛指出於世俗諦見到化身佛諸相具足是虛妄,但見到非相具足的佛法身就不是虛妄;從而肯定以般若獲得的佛法身更顯價值彌珍。但善現腦海生起了疑問:世俗凡夫的慧眼為無明障蔽,心靈已處處顯得愚昧;如果五百年後正法將滅,遇上末法時期(註釋37),修行人會相信這甚深教法嗎?這時佛解開了善現長老的憂慮疑問說:就算末法時代,只要修行人具足戒德慧、過去世曾值遇如來教導和能去除我想、法想,這些菩薩是會相信般若法門的。

註釋:

  1. 賈曹杰(1364-1432)在解釋《六十正理論》〈善根回向〉中「由福智資糧,期獲二淨妙。」時說:「由何法而得彼身(色身和法身)耶?是在後得位時,修習施戒等福德資糧,在根本定時通達無我慧;和(平日)修智慧的因──供養紙墨花等,令積集智慧資糧出生的。」
  2. 《金剛般若經論》〈欲得色身〉說:「經言『相成就』者,顯示如來色身故。」
  3. 如《入中論》〈究竟佛地〉頌十七解釋法身:「盡焚所知如乾薪,諸佛法身最寂滅,爾時不生亦不滅,由心滅故唯身證。」月稱菩薩在《自釋論》補充說:「由於此智真實義境,諸心心所畢竟不轉。」
  4. 宗大師在《入中論善顯密意疏》解釋法身時說:「佛智本性身由智慧火,盡焚一切如乾薪之二相(人相、法相)所知境,即如所知自性不生行相而轉。智慧自性不生行相之寂滅真實義,即是諸佛之法身。」換言之,諸佛法身以智慧為體,以無相──沒有任何活動相狀為用。宗大師更引本經第二十三疑所說之偈頌:「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說明佛恆常安住在不生不滅的法性中,這就是諸佛導師的法身。世人以諸相具足是見不到佛的,只看到各人心中自己用名言安立的「佛」而矣。
  5. 《金剛般若論》〈欲得色身〉云:「於第一義,相具足為虛妄,非相具足為不虛妄。」第一義,指勝義諦。
  6. 《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論釋》頌八。
  7. 原文這樣說:「如是明解如來性已,雖為佛果而行布施,非著法施,即是除去疑情。」
  8. 一般說法謂釋尊滅後,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正法時期教、行、證俱備;像法時期只有教行;末法時期只有言說教法而無修無證。而根據《大方等大集經》卷五十五,將後五百歲理解為五個五百年,分別將佛滅後第一年至第二千五百年分為五個各有特色的五百年。「於我滅後五百年中,諸比丘等猶如我法解脫堅固;次五百年我之正法禪定三昧得住堅固;次五百年讀誦多聞得住堅固;次五百年於我法中多造塔寺得住堅固;次五百年我法中鬥諍言頌白法隱沒損減堅固。」堅固就是不動搖和決定的意思。意思是佛滅後首個五百年正法就像佛在世時一樣興盛,修行人都決定地得到解脫;但再過五百年少人解脫,不過大多數人能得甚深禪定;再過五百年,修行人只熱衷聞思佛法,甚少實修。到塔寺堅固期,修行人多重形式,熱心於建塔寺造佛像。由佛滅後二千年至二千五百年,大多數修行人廢三學,以造口業,興諍訟;互設障礙,彼此嫉妒為能事。若以佛滅於西元前五四三年計算,二千五佰年相當於西元一九五七年。

應用思考問題

  1. 何謂佛之「三身」?佛三身中,何者是無為法?何者是有為法?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是有為法抑或是無為法?
  2. 欲求色身是菩薩修行的第三個住處;如何才可獲得佛色身?為何世親菩薩要求我們積集無量福德資糧時,要切記「如來性以無相為相」,雖為佛果而行布施,非著法而去布施,才可以除去疑情呢?
  3. 為何佛說:「乃至諸相具足,皆是虛妄;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虛妄。」?試依無著菩薩、世親菩薩所言解釋。
  4. 玄奘法師譯本:「乃至諸相具足皆是虛妄,乃至非相具足,皆非虛妄;如是以相、非相應觀如來。」鳩摩羅什譯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若先從勝義諦後從世俗諦來解釋,兩者有何異同?
  5. 試比較第一疑和第二十三疑。
  6. 為何善現長老憂慮末法時期的眾生不信受般若經典?
  7. 對於如何劃分正法和末法年代,雖然各部經論都有不同說法,但正如龍欽心髓傳承大德頂果欽哲仁波切(1910-1991)說:「『期』是指因聖者出生於世的時期,又或是因魔祟毀滅的時期,由生或滅而界定;並非由時間界定。」(見拙作《心止師教第一部份》頁二五七)我們是否處於末法時期尚未有定論。只要有人肯依正法修行,無不立證果位。你意下如何?試評述之。
  8. 佛不同意正法滅後就沒有人修學般若法門,究竟有哪類人可以在末法時期仍依經起修,獲證果位?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第五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