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10講

日期:2015年10月3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我們已將〈發心品〉讀完。菩提心是修行人的指路明燈,它除了能貫串眾多佛典提及的種種法門和義理外;當大乘成佛種子一旦甦醒,生命的每一刻都離不開持守這顆菩提心。此外,在傳承佛法時,老一輩的修行人亦會這樣叮嚀後輩:「珍寶菩提心,未生者願生,已生願不退,日日其增上!」

發心後,便要實踐菩提心,老實修行。我們稱大乘菩薩的修行為二利修行,就是說修行人既要自利,同時亦要做到利他。彌勒菩薩首先指出每個人都希求安樂,可是卻從未明白到只有自利利他地去行善,才能為自己帶來真正快樂。每個人都不想受苦,可是卻怎樣也不願斷除造作惡業,毫不明白損人以利己就是痛苦的根源;世人想得到真正的快樂,一定要效法菩薩奉行利他主義。「世間求自樂,不樂恆極苦;菩薩勤樂他,二利成上樂。」此外,彌勒菩薩提醒天人不要耽於享樂,因為天樂本質是壞苦;帝釋轉凡間,宙王生為奴是必會出現的事實。「有愛動而倒。」祂又提醒二乘人,不要只顧速離生死,入於寂樂而置如母有情於生死苦海而不顧,所謂「父母若受苦,求自樂可憫!」理應效法大乘人發菩提心,聽聞及實踐廣大甚深正法,安置有情於佛地;「樂滅斷煩惱,大悲求佛法。」為了實踐利他行,菩薩要先修煉忍苦和自他平等。所謂忍苦是不與世人為敵,不與他們爭利,對他們處處禮讓,甚至要做到「粗惡穢言我取受,願將勝利奉獻他。」「於世無怨業,利彼恆自苦;悲性自然起,是故利他勝。」其次是當菩薩修煉到自他平等,甚至自輕他重的利他心時,便會視別人比自己更重要;這時對菩薩而言,利他即是自利,二者平等無別。「他自心平等,愛則於彼勝;如是有勝想,二利何差別?」

彌勒菩薩勉勵志趣大乘的修行人:在大乘修行路上,無論是初基、高階甚至佛位的修行人,都會遇到行持二利的菩薩指導,成為修行道上的助伴。對初基大乘修行人來說,無論是何根器,二利菩薩都會悉心教導、調伏、引領他們,為他們解除疑難,使善根成熟;亦會教他們如理作意,透過修止觀而生起無漏智,透過神通而得解脫。「善說令歸向,令入亦令調;令成亦令住,令覺令解脫。」這些修行道上的善知識,又會指導行者如何積聚無量福慧資糧,登上初地而成為佛家族的成員;又會指引行者地地勝進,至第八地得無生法忍而蒙佛授記,提名後補成佛;到第十地得諸佛白毫灌頂,受職成法王子;最後護送到佛地,證悟無上菩提。「集德及生家,得記並受職,至成如來智,以是利群生。」這就是二利菩薩十三種利他的事業。雖然二利菩薩廣行利他,但祂的態度既謙卑又貼心,而且有恆耐煩,貫徹始終;甚至堅持自己要與所有眾生成為一體,要一齊解脫。例如二利菩薩以無顛倒來循循善誘,以謙厚來折伏別人,不執著實有眾生被自己所救度,以善巧通達的頭腦來為眾生講解佛理;以身作則,自己調柔三門後,教別人修止觀,引發無漏智,生起神通,積集福慧資糧。此外,二利菩薩會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令修行人登初地,然後地地勝進,登第八地蒙佛授記,十地受職,到佛地成就如來智為止。最後,更以「無量」的精神,視無量眾生與自己成為一體,要一齊得到解脫,然後自己才入涅槃。「不倒及不高,無著亦通達,能忍及調順,遠去亦無盡;應知此八義,成就彼十三。」

已說發心,次說依此發心,隨順修行,自利利他。

丁四 修行〈二利品〉

戊一 總說二利圓滿之修行次第

一 大依及大行,大果次第說。

大取及大忍,大義三事成。

The practice of the victor-children consists of a great foundation, great initiative, and a great fruitful outcome. It is always a great effort, involves great endurance, and does what must be done to carry out the great purpose.

大乘菩薩的修行先是因為依止菩提心,故具有攝持利益無量眾生的大取;繼而由經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期間無疲厭地難行亦行,故具忍受一切苦行的大忍;最後圓滿無上菩提,乃至輪迴未空,仍廣行利他,由是成就真實大義。這三種大乘殊勝修行,非二乘人能有。

戊二 別說成辦利他之修行

己一 趨入利他之相

二 他自心平等,愛則於彼勝;

如是有勝想,二利何差別?

When he attains the attitude of the equality of self and others or of caring for others more than for himself, then he feels that others’ aims outweigh his own. What then for him is individualism? And what is altruism?

當菩薩修煉到自他平等,甚至自輕他重時,便會視別人比自己更重要;這時對菩薩而言,利他即是自利,二者平等無別。

依信而得自他平等,這修行人仍是未見道的地前菩薩;如果依智例如無漏智而得大悲平等心,便是見道菩薩;這時若見眾生心生迷亂,被煩惱痛苦緊緊繫縛的話,菩薩愛他勝己之心油然而生。誠如世親菩薩在《論釋》說:「菩薩得自他平等;或由信得,謂世俗發心時;或由智得,謂第一(勝)義發心時。菩薩雖有此(自身)心;然愛他身則勝自身。於他既有如此勝想,則不復分別何者為自利,何者為利他;俱無別故。」

三 於世無怨業,利彼恆自苦;

悲性自然起,是故利他勝。

A worldly person, as merciless as he may be, does not inflict torment upon an enemy in the way that a compassionate one inflicts terrible sufferings upon himself for the sake of others.

具大悲心的行者為了利益有情,甘受難忍的痛苦,就算對侵損折磨自己,毫無憐憫心的俗世凡夫,大悲菩薩內心也不生怨懟;反生慈憫。

為了利他,一定要先學會忍苦,不與世人為敵。如世親菩薩說:「菩薩於諸世間久絕怨業,是故恆為成就他利,自身受諸勤苦;由大悲為體自然起故。」

己三 利他之分類

對於決定及不決定種性等各類根器的修行人,菩薩皆能以十三種利他的方法攝受導引,令他們的大乘種性得以甦醒。

四 善說令歸向,令入亦令調;

令成亦令住,令覺令解脫。

Concerning those who live in lowly, mediocre and superior realities, the bodhisattva teaches them well, attracts them, introduces them, elucidates the import for them, develops them in beauty, advises them, steadies them, and liberates their intellects.

對於一切眾生而言,無論是屬下等凡夫、中等二乘人,抑或上等大乘菩薩根器;菩薩都會悉心教導他們,調伏他們,引領他們,為他們解除疑惑,令他們善根成熟,住心寂止,透過勝觀而得到智慧,最後得神通、獲得解脫。

五 集德及生家,得記並受職,

至成如來智,以是利群生。

He endows them with distinctive excellence, exalts them in the clan, confers upon them the prophecy, the consecration, and the unexcelled exalt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e transcendent lords. These are the thirteen altruistic practices.

令他們積集無量福慧資糧;令他們登初地而成為佛家族的成員;令他們在第八地蒙佛授記;令他們在第十地接受諸佛授予一切智勝職位三昧灌頂,墮在佛數;最後令他們進入佛地,得無上菩提。這便是菩薩十三種利他事業。

頌四及頌五說明了菩薩能以十三種隨順下中上等具不同根器的凡夫、二乘和菩薩,指引他們從初學至成佛各階段的修學方法。世親菩薩解釋說:「一者善說,由隨教及記心故。」菩薩能以神通知曉凡夫個別根器,再透過言說和身行諄諄善誘。「二者令歸向,由神通力故。」對冥頑不靈的凡夫外道,菩薩會顯現神通來折伏,令他們歸順正法。「三者令入,由向已能令信受正教故。」為有信心的凡夫,授以三皈五戒,進入佛門。「四者令調,由入已斷其疑故。」經過正式皈依拜入佛門,由於他們迷疑已解,就可以向他們講解佛法義理。「五者令成,由成熟善根故。」為了學佛時穩固基礎,教他們透過修六度來成熟善根。「六者令住,由教授令心住故。」為了控制和穩定內心,教導他們修習止觀。「七者令覺,由得智慧故。」由於他們嫻熟止觀,引生無漏智。「八者令解脫,由得神通等諸勝功德故。」由於無漏智生起,除了封閉投生下三惡趣之門外,並發展出神通等殊勝功德(註釋83)。「九者集德,由遍集福智故。」由於他們已積聚無量福德智慧,所以能見佛法身,生起勝義菩提心和大悲平等心(註釋84)。「十者生家,由生佛家故。」菩薩能引導眾生積集無量福慧資糧,引生無漏智,獲勝義菩提心,登初地後便正式決定成佛,成為佛家族成員。「十一者得記,由八地受記故。」菩薩能導引眾生證得無生法忍,換言之能修至第八地,可到佛前蒙佛授記(註釋85)。「十二者受職,由十地受職故。」菩薩能教眾生修至第十地入「受一切智勝職位三昧」,這時諸佛齊集,以眉間白毫放光為之灌頂,正式接受如佛一樣弘法利生的重要任務。「十三者得如來智,入佛地故。」菩薩能令眾生證得無上菩提。

質疑:既然一切眾生皆有大乘成佛種子,佛亦說了很多深廣的大乘教法;而菩薩亦願意不畏艱辛,普度眾生;是否應對所有眾生毫無保留地宣講大乘教法,藉此成就上述十三種利他事業?

解惑:在聽者的大乘種性成佛種子尚未完全甦醒前,不應對未具根器的眾生胡亂開示大乘,否則便不屬於殊勝的二利修行。

質疑:那麼怎樣的二利修行,才能圓滿成就上述十三種利他事業呢?

六 不倒及不高,無著亦通達,

能忍及調順,遠去亦無盡;

應知此八義,成就彼十三。

The supreme practice of victor-children is unerring instruction attuned to beings, without arrogance, unselfish, skillful, patient, restrained, far-reaching, and inexhaustible.

(為成就利他十三種利益,菩薩)應依個別有情的根器而宣說無顛倒的相應對治法;就算具神通調伏能力也不趾高氣揚,心生傲慢;祂不會執著身外另有一個由自己救度有情的想法;與及能善巧地為眾生解答疑惑;為了利他能忍苦;因能約束自己身語意三門,故能令他人調柔;(對地上菩薩而言,)令未登地的提升祂們達至初地,所謂好事做到底,如是層層勝進至佛地;若果尚有人在輪迴生死,菩薩會選擇留在世間,度盡苦厄。菩薩就是以這八種取態來圓滿成就上述十三種利他事業。

大乘修行人以不倒、不高、無著、通達、能忍和調順這六種態度去利益地前菩薩。例如以無顛倒來循循善誘(「善說」);以不趾高氣揚的謙厚氣度來折伏外道,令他們歸向佛(「令歸向」);不執著身外有一個由自己救度的有情的想法來接引有情皈依三寶(「令入」);以善巧解答有情疑惑,為他們講解佛理(「令調」);以耐煩有恆的忍耐來教導有情修持六度,成熟善根(「令成」);以調柔清淨自己身語意三門來教有情修習止觀,穩定內心(「令住」);從而生起無漏智(「令覺」);獲得神通(「令解脫」);積集足夠福慧資糧,最後見道(「集德」)。此外,大乘修行人以「遠去」,去利益地上菩薩,以「無盡」來利益一切有情。「遠去」是指菩薩以好事做到底,送佛送到西這種貫徹始終的精神,利益眾生,並使之修到登初地(「生家」),到第八地得無生法忍,蒙佛授記(「得記」),到第十地得諸佛白毫灌頂,履行佛位普度眾生職責(「受職」);最終得無上菩提(「成如來智」)。最後,貫串上述十二種菩薩的利他精神,就是「無盡」,所謂「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願吾住世間,盡除眾生苦!」這種菩薩對眾生的圓滿諾言!

己四 大乘利他修行比凡夫二乘殊勝的原因

七 習欲大可畏,有愛動而倒;

樂滅斷煩惱,大悲求佛法。

People in the desire realm enter into great danger, those delighting in existence enter into an unstable and aberrant pleasure, and those delighting in peace enter the eradication of their private pains; but those who are compassionate enter the eradication of all pains.

欲界的眾生身陷大險境;色界和無色界的眾生面對由樂變易成苦的問題。二乘人只為除遣個人的痛苦而斷除煩惱,追求寂滅,大悲菩薩則為了令自他一切眾生盡皆離苦而修行。

八 世間求自樂,不樂恆極苦;

菩薩勤樂他,二利成上樂。

Foolish people always exert themselves for the sake of their own pleasure; not only do they fail to obtain it, they always find suffering. But the intelligent always exert themselves for the sake of others and, achieving both individualistic and altruistic aims, arrive at freedom.

愚者永遠都只是在追求自身的快樂,他們非但得不到快樂,反而徒增種種痛苦。然而智者所做的,全都是為利益他人出發,結果自他的目的都可達成,終獲解脫。

為甚麼大乘利他修行比凡夫追求五欲樂,和二乘唯求自利追求寂樂更為殊勝呢?世親菩薩說:「習欲者,謂欲界人;大可畏者,身心苦多及向惡趣故。有愛者,謂色、無色界人;動而倒者,彼樂無常故,動行苦故倒。」凡夫處於三界火宅;三界中欲界眾生,在地獄的嚐遍寒熱之苦,做餓鬼的為飢渴所苦惱,畜生飽受食害的威脅,人生感受短命之苦;阿修羅因競勝而退損福德。色界和無色界的眾生雖有段長時間享受離欲之樂,但他們的樂是不穩定的;因為當感召天界的福報一旦耗盡,色界和無色界的仙人亦要面臨下墮的痛苦;「動行苦故倒」就是說明了三界所謂的「樂」,其本質實為苦。古德常舉「帝釋轉凡間,宙王生為奴」為例,說明這種變易之苦(註釋86)。為甚麼三界內每個眾生縱不想受苦,欲求安樂,但反而身陷痛苦的坑洼?世親菩薩這樣解釋說:「世間愚癡常求自樂,不得樂反得極苦。」三界凡夫生命滿怖癡迷錯亂,縱然不想受苦,欲求安樂;但不知要行十善才能得樂,卻顛倒地以為透過行十惡就可以損人利己而得到快樂。最後所想和所作總皆背道而馳;終究身陷大苦聚而不能自拔。相反,菩薩以利他為己任,不僅能達到自他二利的目標,並且獲得涅槃之樂。誠如世親菩薩所說:「菩薩不爾,常勤樂他而二利成就,更得第一大涅槃樂。」這就是菩薩行二利遠勝凡夫損人利己的原因。

此外,世親菩薩又解釋二乘人為速斷煩惱,只求自利而一心趣向涅槃。斷煩惱求寂滅雖則無可厚非,但一般人會較易接受大悲菩薩常求一切佛法,以佛法來利益一切眾生的做法。例如薩迦三祖說:「自解脫無益,三惡道有情;父母若受苦,求自樂可憫!」事實上,老輩的修行人常教導後學:「你應當這樣告訴自己:『為了這些可憐眾生,我要聽聞並實踐甚深正法。我要帶領曾經作過自己父母,現在仍然受盡六道輪迴痛苦折磨的一切眾生,脫離因果業力所招感的形軀、習氣和痛苦,走向殊勝的佛位。』」(註釋87)

註釋

  1. 如《入中論》〈究竟佛地〉頌一至三說,這時登初地菩薩有十二種神通功德:「菩薩時能見百佛,得佛加持亦能知,此時住壽經百劫,亦能證入前後際,智能入起百三昧,能動、能照百世界,神通教化百有情,復能往遊百佛土,能正思擇百法門,佛子自身現百身,一一身有百菩薩,莊嚴圍繞為眷屬。」詳見拙著《入中論講義》頁六二一和六二二。
  2. 如本論〈發心品〉頌八云:「親近正遍知,善集福智聚,於法無分別,最上真智生。」
  3. 如《大般若經》〈第四會善友品〉說:「佛告善現:『汝所不見、所不得法所有實相,即是菩薩無生法忍。若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無生法忍,便於無上正等菩提堪得授記。』」
  4. 見薩迦三祖札巴堅贊(1147-1216)著作《遠離四種執著》。
  5. 見拙作《心止師教上卷》頁二十一。

應用思考問題

  1. 試依頌一總括大乘二利修行如何以大依、大行和大果來完成大取、大忍和大義。
  2. 為何修持二利,必先要有自他平等之心;地前菩薩如何才有自他平等心呢?試依頌二說明。
  3. 除了有自他平等心,菩薩修持二利同時必須能忍苦,不與眾生為敵,不與他們爭利。試依頌三說明。
  4. 菩薩能以十三種利他善巧方便,由眾生初發心修行以至成佛;攝受導引他們。試依頌四、五說明。
  5. 一般眾生剛強難化,菩薩縱有十三種善巧方便攝引,惜未能盡發揮理想效果;所以彌勒菩薩鼓勵修行人在利他時要保持八種態度,這樣才能圓滿成就十三種利他事業。試依頌六說明。
  6. 菩薩如何以八種利他態度成辦十三種利他事業?試依其次第關係說明。
  7. 為何菩薩的利他修行比凡夫、二乘的修行殊勝?試依頌七、八說明。
  8. 三界內每個眾生縱然不想受苦,欲求安樂,甚至不惜損人利己;可是到頭來總皆身陷苦海。你能說明其原因嗎?
  9. 二乘人為速得涅槃,不惜做自了漢;獨自修行,這本無可厚非;但卻為世人所不齒,試引大德所言述其原因。
  10. 試綜合頌一至頌八的文義,說明自利利他完全合乎全人類福祉的想法。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十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