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12講

日期:2015年12月5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彌勒菩薩在《大乘莊嚴經論》一開始就以八個原因提醒弟子,「不記亦同行,不行亦成就,體非體能治,文異八因成。」奉持佛祖在大乘經的修行方法,就會「速窮功德海」,就好像諸佛一樣圓滿成就無上菩提,得大涅槃和大菩提。為甚麼大乘經有如此不可思議功德呢?因為文佛在圓滿無上菩提後,以無漏有分別後得智,三次轉動法輪,佛教先賢們亦窮畢生精力,結集出多部大乘經典,例如《大般若經》、《解深密經》、《華嚴經》;這些經典都不約而同教人喚醒本有的成佛種子,開發世俗菩提心,培育大悲自他平等心;當福德智慧資糧成熟,諸佛就在廣大虛空「如日破闇暗」一樣,以大菩提的無漏智相應心品——我們所謂的五種本智——直指內心本性;修行人無漏無分別智的種子成熟,以有漏意識作等無緣間;當下令無漏意識起現行,行者直接以見分觸及無所得、無相的真如法身,成熟般若波羅蜜多,亦即無漏無分別智;再配合以前修習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功德,修煉到自他平等、自他相換、自輕他重的大悲平等心;此時的世俗菩提心轉成勝義菩提心,從此登入極喜地;接著地地勝進,到第十地最後心識活動金剛喻定無間道時,永斷俱生煩惱障和所知障的現行、種子;到解脫道時,永捨二障習氣;由斷「煩惱障」顯得「自性清淨法界」,我們稱之為「本淨明體」——情器世界共依的真如;由斷「所知障」轉「有漏八識」而生起以般若波羅蜜多為體的「大圓鏡智相應心品」、「平等性智相應心品」、「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和「成所作智相應心品」為用的菩提四智;在四智再加上「法界體性智」,亦即我們所說的五種本智(rigpa’i ye shes);就這層面來說,瑜伽行和大圓滿在解脫論是一致的。不同之處,只是我們宣稱正如芝麻必具芝麻油;眾生的心性早已現前具足「自性清淨法界」、「菩提四智」;只要我們深信空性教法和般若法門,放下一切依戀世俗行為,諸佛本智之光就從四方八面虛空,如《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所說:「如來以其佛智悉知是人,即為如來以其佛眼悉見是人,則為如來悉覺是人。」直指修行人心性。「一切賢聖補特伽羅皆為無為法之所顯!」「如是有情,一切成就無量福聚,皆當成就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福聚。」這不是宗教神話,或者如淺隘者所謂使人曚昧的麻醉劑,而是佛教古德用以掃除眾生無始以來依附在心靈的煩惱習氣的去毒特效藥。以前我傳講的《入菩薩行》、《入中論》、《菩薩瑜伽行四百論》、《寶行王正論》、現在所講的《大乘莊嚴經論》,和希望將來仍具足福壽因緣能與大家研習的《現觀莊嚴論》,無一不是從各個不同層面領域來演繹、發揮和深化例如《大般若經》、《解深密經》和《華嚴經》所記載的空性學說和般若法門,這條佛祖留給後人安樂平穩行持的「成佛古道」!相信有智有福的善信當能相信和受用。今堂,彌勒菩薩就從《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找到一條「成佛古道」供各位受用。依經文說:「不住於色應生其心,不住非色應生其心;不住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不住非聲、香、味、觸、法應生其心;都無所住應生其心。」菩薩要走上成佛古道,先要遣除一切對境相的執著,甚至對心識的執著,接著要安住於無形相的法身真如。「緣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解念唯分別,速窮功德海。」由此觀之,只要我們肯老實多聞薰習大經大論,成佛確不是難事。

己二 抉擇執法我為顛倒

四 云何緣起體,現見生異見,

闇故不見有,亦復不有見。

How is it that beings, directly aware of the relativistic origin of things, still resort to some other creator? What kind of darkness is this through which the existent goes unseen and the nonexistent is observed?

眾生現前所見明明是因緣和合所生的東西,但為何在這些東西上妄執有創造者?如果說黑暗令人看不到東西,那麼你為甚麼只看不到緣起法而只看到虛構出來的(法)「我」?

世親菩薩在《論釋》說:「云何緣起體現見生異見者?咄哉世間,諸行各從緣起;而依此體橫生異見:謂眼等諸根體非緣起。」作為唯識瑜伽士,世親菩薩根據釋尊在《解深密經》對彌勒菩薩說:「善男子!我說識所緣,唯識所現故。」(註釋95)識所緣的一切法,只是識上所現影像,離開眼等識,並無實有的別體。換言之,諸識(例如眼識)識體,都是依他起性;但眾生卻在這依他起性上,遍計執著有實有的東西,例如這是我的身體,是橫加在依他起東西上的異見。

世親菩薩繼續解釋:「邪闇故不見有,亦復不有見者;由無明故緣起之法是有而不見有。我體不有而復有見。」世親菩薩在另一本著作《三十頌》這樣定義緣起之法:「依他起自性分別,緣所生。」所謂分別是指無論凡夫的染心與賢聖的淨心和相應的心所活動,都是存在的「有體法」,雖假但有。世親菩薩再細緻解釋有體法和無體法的分別說:由於識所緣的境,都只是識的影像,所以在一切心、心所活動中,只有識體「自證分」是「依他」,而能取和所取產生的二相例如實我、實法是「偏計所執」,是無體法。例如於眾緣(註釋96)所生五蘊身執為實我;前者是「有」,後者是「非有」;凡夫如果忽視五蘊只是由緣生,其實就是因無明遮蔽而不見五蘊雖假但是屬「有體法」;相反,如果他計執「無體法」這個實我的話,就墮入「有見」。無論如何,於「有體法」例如依他起五蘊身不見有,於「無體法」例如偏計所執的實我、實法見為有,都是受無明障蔽的謬誤。

質疑:如果「無實我」,那麼誰人證涅槃?如果「無實法」,我們證涅槃時得到些甚麼?

解惑:如果你認為有一個能離三苦,寂靜為體的涅槃;你便有法我執、法我所執;兩者都是邪執。(註釋97)

五 生死與涅槃,無二無少異;

善住無我故,生盡得涅槃。

There is no difference whatsoever between the two, peace and life, in an ultimate sense. Nevertheless, those who perform beautiful acts are

acknowledge to have attained peace by terminating their involuntary rebirths.

站在真如境界來說,生死和涅槃都是平等地無異無別的;但對於安住人無我、法無我道理而懂得行善的世人來說,便將因結束有漏的生命而得到解脫。

世親菩薩解釋輪迴涅槃的道理說:「生死涅槃無有二,乃至無有少異。何以故?無我平等故。」世親菩薩從唯識學的角度來解釋,輪迴生死的凡夫因為第七識與我見、我愛、我癡、我慢四種煩惱和別境慧心所等(註釋98)相應,於是生起人我等顛倒見。未證見法身真如的修行人又執著離開雜染的生死界以外有一值得追尋的涅槃境界;因此亦生起法我的顛倒。而事實上,所謂涅槃,其實只是描述二乘人在得阿羅漢果前的無分別根本定,斷盡「人我」的習氣;或第十地菩薩在成佛前的金剛喻定,斷盡「人我」、「法我」的習氣(斷二障的詳細功德可參看註105)。換言之,在真如人無我、法無我的特性上,迷的是生死,悟的是涅槃;所以,生死涅槃在二無我的角度下是平等和無有些少差異的。那應怎樣觀修人無我、法無我呢?佛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就教導說,斷除四種我想便得人無我。「善現,彼菩薩摩訶薩,無我想轉,無有情想,無命者想,無士夫想,無補特伽羅想,無意生想,無摩納婆想,無作者想,無受者想轉。」菩薩遠離一切我見,所以沒有我想、有情想、命者想和補特伽羅等想生起。又教修行人斷除四種法想故得法無我。「善現,彼菩薩摩訶薩無法想轉,無非法想轉;無想轉,亦無非想轉。」菩薩要了解緣起的道理,便不要執著任何東西都實有,亦不執著任何東西都實無;更要了解空性的道理,不執著空性可以用言語概念表達出來,亦不反對可以藉著言說概念向初基修行人傳講空性學說,教修般若。此外,佛亦在《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說:「善男子!由真如作意;除遣法相及義相。」修止觀時,要除遣平日所聞思過的經文中的名、句、文和一切義,並修不同的空觀來遣除對一切境相的執著。

己三 宣說如何證悟真如的次第

無著菩薩在《攝大乘論》中說:「諸菩薩相貌,於真如境中,是無分別智;無相無差別!」並強調說:「此無分別智,即是般若波羅蜜。」(註釋99)世親菩薩在《攝大乘論釋》更進一步說:「此(無分別)智不緣依他性為境……此智但緣依他性法如(指圓成實性,亦即真如)為境故。法(現象界)及法如(真如)不可說一異,非清淨清淨境故。」(註釋100)由此可見,要證悟真如,必須要生起無分別智,而這無分別智,就是修行《大般若經》法門中重中之重的般若波羅蜜多;亦即我們所說本淨明體自成的五種本智。彌勒菩薩就用了五頌來介紹唯識瑜伽士如何在資糧、加行、見道、修道和究竟五位中,透過修瑜伽行生起無分別智來體證真如;並勸勉後學要依這諸佛古修行道「速窮功德海」。

六 福智無邊際,生長悉圓滿;

思法決定已,通達義類性。

Once he has gathered the limitlessly fulfilling stores of merit and wisdom, a bodhisattva becomes decisive in his judgment about things; thus, he realizes that the objective realm is caused by verbalization.

菩薩積累無量的福德和智慧資糧一旦達到充分足夠的數量時,外能除遣紛雜的境相,內則能專注思惟已確定隨修之法(例如真如二無我理);透過文句及經義通達思惟法義的內容。

這一頌是描述大乘成佛種子甦醒,發世俗菩提心,繼而進入資糧位的修行大概。修行人為了證入真如,廣行六度、四攝,積集無量福德智慧資糧,經歷「十住」、「十行」和「十迴向」(註釋101)三個階段而得到圓滿,當「順決擇分」(猶如無分別智是見道位的標記,順決擇分是加行位的象徵)的心識生起,便進入下一個修行階段:「加行位」。世親菩薩在《論釋》將資糧位稱作集大聚位;加行位稱作通達分位;並說:「通達義類性者,解所思諸法義類,悉以意言為自性故。」意思是說,一切外境只不過是由精神和名言所安立,離開心識並無外境。「意言性」,意指思性,言指思惟言,世親菩薩在本論〈述求品〉頌七解釋說:「意言者,分別也。」換言之,資糧位修行人只不過是在聞思上做功夫,依經教修行,在佛經上的名言安立,獨處思考而矣。

七 已知義類性,善住惟心光;

現見法界故,解脫於二相。

And once aware that objects are mere verbalizations, he securely dwells in the realm of mind alone with such objective appearance. Then he realizes intuitively that the ultimate realm is immanently present, free of the nature of duality.

當菩薩了解境相畢竟只是心識分別活動時,祂已安住於外境唯是心識所顯現的道理。這時,祂以(有所得的)勝解力知道真如是遠離能取的心識和所取的境相。

世親菩薩解釋說:「此偈顯第二通達分位;由解一切諸義唯是意言為性,則了一切諸義悉是心光;菩薩爾時名善住唯識。」唐譯的「義」是指境;「心光」是「八識心、心所活動」;修行人在加行位已明白到,所有外境都只是心識的名言分別;換言之,已習慣地安住於「全無外境,唯有內識」的唯識理。世親菩薩繼續說:「從彼後現見法界,了達所有二相,即解脫能執所執。」所謂「法界」亦名「自性清淨法界」,是指一切眾生和宇宙共依的真如實體;簡單地說,就是真如。為了進一步現見法界,所謂證真如或見法身,世親菩薩以所謂煖、頂、忍、世第一法這四善根,細緻地說明唯識瑜伽士如何藉著觀所取空、能取空,從所執和能執二相中解脫出來,然後達致下一個修行階段:「見道位」的經過。

煖位:在第四禪明得定,觀所取境皆自心所變,體用俱無,得「全無外境,唯有內識」的初步智慧。頂位:在第四禪明增定再透徹觀所取境,離識無境的智慧增強,這時修行人的無分別智快將生起。忍位:在第四禪印順定中初則認定所取的確是空,中則觀能取之識亦復空,後則印證能取確是空。世第一法位:在第四禪以無間定同時雙印「所取境空」和「能取識空」;同時,凡入無間定者必能無所間隔地於下一剎那進入見道位,這時修行人雖已遣除「所取執」及「能取執」二相,但在修觀時會浮現「這就是真如之相」的想法,此所謂「帶相觀空」,仍是「有所得」,所以無漏無分別智雖必於下一剎那無隔斷生起,但準確而言,世第一法位仍未能證真如,未能見法身。(註釋102)而唐玄奘譯世親菩薩釋《攝大乘論釋》〈入所知相分第四〉引《分別瑜伽論》記載加行位修習情況:「菩薩於定位,觀影唯是心(煖位);義相既滅除,審觀唯自想(頂位)。如是住內心,知所取非有(初忍位),次能取亦無(中、後忍位及世第一法位),後觸無所得(指無間入於見道位,無所得是真如的特徵)。」

八 心外無有物,物無心亦無;

以解二無故,善住真法界。

Realizing intellectually that there is nothing apart from mind, he understands then that mind itself has no ultimate existence. Understanding that duality has no existence, such a genius dwells in the ultimate realm which has no duality.

一旦了知離開識並無境相,接著亦明了內識亦沒有真實意義;能遣除能取所取二相分別的執著;這位修行人便安住於(無漏無分別智所顯的)法界中。

在前面加行位仍以有漏有分別智緣「真如之相」為境;到了見道位,無漏無分別智則緣離言真如為境(註釋103)。例如修行人在四禪中緣依他起的五蘊身修觀,遣除能取、所取二相對實我、實法的遍執後,這時有漏意識沉沒,無漏意識現起,見分直接接觸真如無相之相,這時我們經驗到的是無始以來真正的甚麼都看不到的境界。這亦是我們意識的見分不受相分所束縛,從「相縛」解脫出來歷史性的一刻。在見道位,修行人除了得「無分別智」外,還能得「自他平等」的大悲平等心。(註釋104)這兩件法寶,對見道菩薩日後的修行幫助很大。

九 無分別智力,恆平等遍行;

為壞過聚體,如藥能除毒。

The power of the genius nonconceptual knowledge, always and everywhere occupied by equanimity, clears away the dense thicket of faults projected upon relative reality, just as a powerful antidote dispels a poison.

菩薩能於蘊界處等一切處,以無分別智恆常行持自他平等,猶如特效藥物除去毒素般掃除無始以來(依附在依他起性識體例如阿賴耶識內的)煩惱習氣。

修行人在「見道」時已永斷粗重的分別二障種子;但尚有較微細的俱生二障種子未斷除,二障種子在出定後仍可現行。故世親菩薩說:「為壞依止依他性熏習稠林過聚相故。」所謂「過聚」是指俱生二障,「依他性」是指第八識中與前第六識和第七識相應的俱生二障種子。所以,菩薩要數數修習大悲平等心和無漏無分別智來斷除。窺基法師在《成唯識論》卷九便很仔細的說:「由數修習無分別智,斷本識(即第八識)中二障粗重,故能轉捨依他起上遍計所執,及能轉得依他起中圓成實性。由轉煩惱得大涅槃,轉所知障證無上覺。」(註釋105)

世親菩薩除了在真諦法師譯的《攝大乘論釋》將無分別智等同般若波羅蜜多外,還在《三十頌》頌廿九這樣描述「無分別智」:「無得不思議,是出世間智。」世間未見道的凡夫是沒有無分別智的,因為它遠離能取、所取二相,故無取相可得;而且不能以言語概念詮表,所以它不是以世間邏輯思惟成立;而是由聖言量(註釋106)所成立。在《論釋》中,世親菩薩形容無分別智為「譬如阿伽陀藥(漢譯為解毒劑),能除一切眾毒。」所謂毒是指煩惱,無分別智的作用是對治煩惱,與無漏智同義。

十 緣佛善成法,心根安法界;

解念唯分別,速窮功德海。

He who is well established in the holy Dharma proclaimed by the Buddha, having directed his intelligence to the ultimate realm which is its root, realizes that the drive of awareness is merely mental construction. Such a brave one swiftly travels to the far shore of the ocean of excellences.

當眾生福緣具備時,佛便以無漏有分別的後得智,宣說三藏十二部引領眾生解脫的教法,總括這些教法來說:修行人首先安住於遣除人我、法我後所顯的真如法界,然後以後得智令心相續安住於了解一切現象都是諸識所緣、唯識所現的道理;再加上積聚無量福慧資糧,修行人便能安穩便捷地到達涅槃彼岸。

菩薩經十地修行圓滿,透過斷煩惱障顯得自性清淨法界(真如);斷所知障轉有漏八識得無漏智後;成就大牟尼法身(註釋107),由於大悲心,當眾生福緣具備時,佛以無漏後得智,透過「妙觀察智相應心品」和世間語言文字,結集三藏十二部經,引領眾生得到勝生安樂和定善解脫等教法,這就是「緣佛善成法」的意思。世親菩薩在《論釋》說:「心根安法界,此明入第一義智故;由此慧安住法界,是故此心名根。」意思是說,佛教導修行人首先遣除人我、法我的執著,然後安住於自性清淨法界,此「法界」即一切情器世界共依的真如實體。這第一義智即是無分別智;由於真如實體無相,所以無分別智的「無所得」特性正好令我們「心根安法界」。作為唯識瑜伽士,彌勒菩薩特別指出一種令我們更有效達到「心根安法界」境界的方法,那就是「解念唯分別」。世親菩薩解釋說:「謂此後起觀如前觀事,處處念轉,解知諸念唯是分別非實有故。」意思是說,當「無分別智」的根本智證真如(圓成實性)之後,再以「有分別」的「後得智」了知「依他起性」的現象界,這一切都是八識虛妄分別活動,如幻如化。這印證了前文註92《厚嚴經》所說:「非不見真如,而能了諸行;皆如幻事等,雖有而非真。」亦充分明白《金剛經》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如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是文佛教我們看透宇宙人生的經驗之談,至理名言。因為我們只能透過遣除遍計所執的人我、法我而證得真如;證真如後才能以後得智看到作為依他起性的現象界諸法皆是心、心所的虛妄變現。這樣,「心根安法界,解念唯分別」便成為瑜伽行者修止觀的指路明燈了。

註釋

  1. 《解深密經》〈分別瑜伽品〉。
  2. 一般認為依四緣:因緣、等無間緣、所緣緣和增上緣所生起的心法;以及依因緣和增上緣所生起的色法,都是依他起自性。
  3. 如世親菩薩釋無著菩薩著真諦法師譯《攝大乘論釋》卷七云:「若執法體是有,名法我執;譬如執有涅槃,謂集諦無生寂靜為體。若執法體有用,名法我所執,譬如執涅槃用,謂能離三苦。如此等執名為邪執。」意思是說,若我們認為涅槃實有,這便是法我執;若認為證涅槃後能離一切痛苦,則是法我所執。這個「我」指的是實體。
  4. 一般依護法菩薩(530-561)的說法,第七識與五遍行、別境中慧心所、四根本煩惱和八大隨煩惱相應;人我就由第七識和這十八種心所虛構出來。
  5. 無著菩薩著,世親菩薩釋,真諦法師譯《攝大乘論釋》卷十二。T31n1595_P0245a20(00)
  6. 仝上,世親菩薩釋文。T31n1595_P0243a23(00)
  7. 資糧位菩薩修六度時功德雖未成熟,但心堅住,無有動搖,就是「十住」。修六度漸趨成熟,能依佛經教示,如教奉行,就是「十行」。修行已令內心柔軟,並將功德迴向自他一切有情,共成無上菩提,就是「十迴向」。這裡的「十」字是指圓滿之數。
  8. 誠如《三十頌》頌二十七說:「現前立少物,謂是唯識性;以有所得故,非實住唯識。」又如本論〈教授品〉亦云:「爾時此菩薩,次第得定心;唯見意言故,不見一切義!」總之有丁點兒的分別相就能束縛「見分」,形成相縛;這就如《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中所指,有丁點兒法執,一定會形成我執,煩惱習氣便形成粗重縛,令身心不安穩,無漏智因之不能生起。
  9. 無漏無分別智是由無漏意識起活動,這時無漏意識的見分攀緣離言真如,但看不到任何東西,因為真如是無所得,所以具體一點來說:當修行人無漏意識現起時,不能沒有能緣的見分,但見道時的見分生起時,是挾帶真如無相之相而攀緣之。所謂「無相之相」,第一個相字解作顏色、形狀;第二個相字解作特質。亦如《三十頌》頌二十八說:「若時(見真如時)於所緣(真如境),(無分別)智都無所得。」
  10. 見前〈發心品〉頌九。
  11. 在十地修習位中斷伏俱生二障情形如下:在第八識中(一)與前六識相應的煩惱障在加行位漸伏,在初地頓伏;煩惱障種子在圓滿第十地,金剛喻定無間道頓斷;煩惱障習氣在修道位中地地漸除,佛果解脫道永捨。所知障在修道位中地地漸伏,第八地永伏;所知障種子在修道位中地地漸斷,金剛喻定無間道盡斷;所知障習氣在修道位中地地漸除,金剛喻定解脫道永捨。(二)與第七識相應的煩惱障在初地開始地地漸伏,第八地永伏;煩惱障種子於金剛喻定無間道頓斷;煩惱障習氣在解脫道永捨;所知障在修道位中地地或伏或起,於金剛喻定無間道永伏;所知障種子於金剛喻定無間道頓斷;所知障習氣於解脫道永捨。
  12. 聖言量可視為佛門高階修行人所說的專家報告。
  13. 見《三十頌》頌三十:「此即無漏界,不思議、善、常、安樂解脫身,大牟尼名法。」「大牟尼法身」專指佛的法身,包括得大涅槃的自性身和得大菩提的智慧法身。

應用思考問題

  1. 世親菩薩指出,受無明障蔽的凡夫看不到依他起的「有體法」;可是眼中卻往往只有根本不存在的遍計執「無體法」。何謂有體法?何謂無體法?如何才可避免這種顛倒?試在日常生活中舉例說明。
  2. 執著有人我、法我,就會輪迴生死,甚至下墮惡趣;相反,如果在因緣所生法的基礎上,遣除對人我、法我的執著,將心安住於無相真如;那麼,這位智者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在在處處都看通宇宙人生的真諦;甚至「生盡得涅槃」。所以不存在「如果無實我,那麽誰人去證涅槃?」此等膚淺的想法。試依頌五說明這道理。
  3. 彌勒菩薩從頌六至頌十以五頌說明菩薩由大乘成佛種子甦醒,發世俗菩提心開始聞思真如,以至生起無分別智開始至二障斷盡,證得大涅槃,得真如法身;證得大菩提,得真如本智為止;娓娓道出這條豐盛的成佛古道,並勸勉修行人依之速成佛果,救度無邊如母有情。試以白話詮釋這五頌。
  4. 佛果有兩方面:得大涅槃和大菩提。所以,初基資糧位的修行人亦因應而在經教中聞思有關真如和無分別智的性相道理,認知的範圍畢竟只是在名言內,即世親菩薩所謂的「意言」而矣。另一方面,資糧位修行人亦要實際透過「十住」、「十行」和「十迴向」廣行六度,積集無量福慧資糧。試依頌六詳加解釋修此位時,真如和無分別智以何形式出現,修行人又如何獲得此位圓滿。
  5. 彌勒菩薩在頌七描述修行人勤修止觀,將對有關真如和無分別智的意言執著,在定境中過濾,明白到「全無外境,唯有內識」的唯識道理,最後在世第一法位同時證得「所取境空」,「能取識空」。這時,修行人雖面對真如,但可惜在修觀時仍浮現「這就是真如之相。」對無相、無所得的真如仍有一絲「有所得」,結果要到下剎那將「這就是真如之相」空掉,才能現見真如。試依頌七及《分別瑜伽論》所說,詳細介紹修行人怎樣通過止觀和修慧幾乎證得真如情形。
  6. 加行位修行人先專注將「全無外境,唯有內識」的真如道理落實到止觀的修慧上;到加行位尾段更將能取的內識觀為空。世親菩薩為細緻說明唯識瑜伽士如何藉著觀所取境空、能取識空,在《三十頌》以四善根所謂煖頂忍世第一法詳說唯識瑜伽士怎樣從所執和能執二相解脫出來,導引我們到見道位這分段。如頌七有云:「現見法界故。」但加行位尚未見道,為何彌勒菩薩用「現見法界」來形容加行位境界呢?試依頌七加以分析。
  7. 試以《心經》和頌一及頌八所說,描述見道位安住真如時的情境,作一比較。
  8. 見道時,行者從無始以來首次經歷著甚麼都看不到的境界,亦是意識不受境相束縛,從「相縛」解脫歷史性的一刻,試說明。
  9. 修道位是菩薩以無分別智和大悲平等心掃除無始以來依附在依他起性例如阿賴耶識內與第六和第七識相應的俱生二障種子,試列表說明無分別智在修道位中如何斷伏二障的情形。
  10. 彌勒菩薩在頌十苦口婆心勸勉修行人要珍惜佛證無上菩提後,以無漏有分別的後得智,將「真如」的性質和證真如的方法記錄在三藏十二部經,透過聞思法相、法義;之後再修止觀,「解念唯分別」,將一切法相法義都除遣之;再將心住於無所住的「真如境界」,所謂「心根安法界」上。試依頌十,以白話解釋彌勒菩薩介紹這條「成佛古道」;又這「成佛古道」是否彌勒菩薩獨創的呢?試引經說明。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十二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