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22講

日期:2016年10月8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兩堂分別解釋無上正等菩提的所依——佛的三身,而且應知法身是報身和化身的依止。「應知第一身,餘二之依止。」同時亦提到佛將有漏八識轉依成無漏四智,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攝持無漏種子的大圓鏡智,它除了轉依成自受用身和自受用土外,亦成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和成所作智之所依。「四智鏡不動,三智之所依。」在此我要強調一點,四種智並不等於無漏的八種識,而是各別與無漏八識相應的無漏慧心所。彌勒菩薩因此認為法身和大圓鏡智的體,就是無漏無分別智;亦即我們俗稱的般若波羅蜜多。所以祂在〈菩提品〉結尾部份特別用四頌強調修煉無分別、無所得和無所見的般若波羅蜜多,是穩妥快捷以取證無上菩提的方法。衪重申:修行能除遣能取、所取的法門是最上乘的修行法門,圓滿證得無所得的真如勝義境是最殊勝的證境;「欲修最上修,不見一切修;欲得最上得,不見一切得」。彌勒菩薩強調,無論以任何法門,只要能激發出第八識心田中無漏無分別種子,使之現行;那便距離法身真如日近;相反,若任意讓心田有漏有分別種子現行,則去聖日遠矣。「分別若恆有,真實則永無;分別若永無,真實則恆有。」由於般若法門是諸佛共說,又是穩妥直接的修行方法;所以它能作為大乘佛子修行上正邪、對錯的標準;例如執著具足外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就是佛,忽略非相具足的法身佛;執著自己修行成就的覺受、時間和著意別人對你的讚嘆;這些都是所謂「履邪斷」的可憐蟲;就算再加倍用力,即使時間再久,可是距離佛就愈遠。彌勒菩薩亦只能提醒「履邪斷」者「緣此速得佛,去佛菩提遠」。接續再重申:即使修行人能觀諸法皆空,其實都只是心識活動下的假立分別,就算能觀的諸法皆空的智慧,亦只是假立分別,毫無自性;如此,這位菩薩便很快成就無上菩提。「菩薩無分別,說彼速成佛。」最後,彌勒菩薩鼓勵尚在修道位的菩薩要以圓滿無上菩提為目標,不可有放逸驕慢之心;因為菩薩未臻圓滿的偏智如河流,而佛的圓滿遍智如大海;佛的功德事業遠勝菩薩。「如是諸別解,別意亦別業;解少利益少,未入佛體故。」

接著彌勒菩薩開演下半部《大乘莊嚴經論》——無上菩提相應法。修相應法最喫緊是淨信,所以彌勒菩薩先介紹信心——〈明信品〉。

信心依相狀及等級可分為二十六種;其中學人宜留意:正受信和似受信,前者是發自內心的真信,這是正信;相反,徒著重外表,行為似是佛教徒,彌勒菩薩評為似受信。第二是他力信,例如受良師益友的善導,令其對佛法生起信心;但這只是粗信。自力信,由自己親身體驗過修行而對三寶產生確信,彌勒菩薩認為這是珍貴的細信。第三是不現前信,由於行為草率,內心浪蕩,修行容易遇上障礙,這叫不現前信。現前信是由自心之卓然精明,毅然剛烈,使得魔障不易近前,這是難得的現前信。第四是遇上信心危機而不能解決,這叫有覆信;能勝進剋服一切障礙的叫無覆信。第五是有相當福慧資糧為基礎的稱為有聚信。沒有足夠福慧資糧作為支援後盾的稱無聚信。最後,由於〈明信品〉屬於無上菩提相應法,所以大家要注意如何產生「相應信」;世親菩薩稱要做到相應,必要具備恆行和恭敬行,然後數數修習;心不旁鶩,萬年一念,要時刻扣緊真如無生、無我和二利圓滿之理來修行,方能得到相應信的真諦。

彌勒菩薩繼續介紹得獲無上菩提法門¾¾無相般若的精義:

七十九 欲修最上修,不見一切修;

欲得最上得,不見一切得。

Meditation is considered supreme for those who do not discern any meditation; and those who do not perceive any realization are considered to have supreme realization.

修行能遣除能取、所取的法門,是最上乘的修行法門;圓滿證得無所得的真如勝義境,是最殊勝的證境。

由於初地菩薩以無漏無分別智遣除能、所分別;由於現前無可見的「相分」,所以得現見真如;自此之後,地地勝進;及至第十地,菩薩日益精進修持無漏無分別智。所以說無漏無分別智亦即是般若波羅蜜多,是菩薩最上乘的修持法門。轉依時由無所得而圓滿體證真如無生、無我和二利圓滿的境界;這種無所得的體證經驗,就是最殊勝的體證。

八十 尊重及長時,觀佛希有法,

緣此速得佛,去佛菩提遠。

Bodhisattvas who consider their own mastery, length of practice, sign perceived, and heroic effort undertaken, are arrogant, and their enlightenment is said to be far away.

如果一個修行人認為自己誠敬佛陀,又已長久奉持甚深佛法,在精進不懈下已掌握竅訣,並已獲得成就徵兆;那麼這人會因我慢而相去與無上菩提距離甚遠!

世親菩薩解釋若修行人執有我想,例如「我能修行」,則去佛甚遠的原因:「何以故?彼有慢故。」這個慢專指「我慢」,它是與末那識相應的一種煩惱心所。因第七末那識於自所緣阿賴耶識見分起我見,並因此而產生倨傲,恃所執我,令心高舉。這修行人既尚有我慢,連第八地暫伏末那識的能力也未有,遑論圓滿無上菩提。

八十一 觀法唯分別,此義如前知!

菩薩無分別,說彼速成佛。

It is said of nonconceptualizing bodhisattvas, who consider what has been mentioned to be mere imaginative construction, that enlightenment has been attained.

相反,如果修行人如前所述能觀諸法都只是心識活動下的假立分別,就算連能觀諸法皆空的智慧亦是假立分別;這位菩薩很快便成就無上菩提。

所謂無分別,就是認知到在一切心識活動下所產生能取的智和所取的境相都只是名言假立,二元建構;種種異體相續的我相、法相都無丁點兒自性存在,菩薩依這無所得的無分別智,無障礙地體證無生、無我和二利圓滿的真如理,直接獲得無上正等菩提。誠如世親菩薩在《論釋》說:「若菩薩觀一切諸法唯是分別;觀彼分別亦無分別;即(漸次地)得入彼無生忍位。」

戊四 圓滿無上菩提為大乘道之究竟

以下四頌是說明諸佛的究竟事業,從而彰顯出無上正等菩提的可貴。

八十二 應知諸河水,別依亦別事;

水少蟲用少,未入大海故。

When rivers, even though they have not gone underground, have separate beds and separate waters, they have but little water, carry out separate tasks, and can sustain but few water creatures.

未能圓滿無上菩提的菩薩事業,就好像未流入大海的河流,雖然能形成河床及眾多支流,但畢竟流水量少,能養活水中的生物數量亦少。

八十三 一切入大海,一依亦一事;

水大蟲用大,亦復常無盡。

But once they enter the ocean, they are all together in one place, they become a single, great water, they merge into a single activity, and they become a great and constant sustenance for the host of water animals.

佛的圓滿無上菩提事業,就像流入大海的河流,與所依的大海混為一體,與海水同一鹹味;事業亦如海洋般廣大浩瀚,能養活眾多海洋生物。

八十四 如是諸別解,別意亦別業;

解少利益少,未入佛體故。

The brave bodhisattvas who have not entered buddhahood have separate grounds and different ideas, they have little realization, their activities are separately their own, and they always sustain the needs of but a few beings;

就是這樣,菩薩尚在十地之內修行,未能圓滿無上菩提成就佛果前,祂們的度生事業亦按照在十地內體證真如多少的程度、勇猛意樂程度而有不同。一般來說,低階位的例如一、二地菩薩,因為體證少部份真如,所以解脫功德亦少,利益眾生的事業亦因而很有限。

解,指修行人部分或圓滿證真如所得的解脫情況;一般來說,越高階位的菩薩越接近圓滿證得真如;正如《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說:「以諸賢聖補特伽羅皆是無為之所顯故。」意,指菩薩趣向無上菩提的勇猛意樂;例如往昔釋尊勇猛實踐自他平等、自他相換的修行,多次捨身及攝受耶輸陀羅,積極遣除能所二取的執著,都決定釋尊早證菩提,成就廣大利生事業。

八十五 一切入佛體,一解亦一意;

解大利益大,極聚亦無盡。

But once they have entered buddhahood, they all have a single great ground and a single great realization, they merge in united activity, and they become a great and constant sustenance for an immense host of beings.

諸佛轉依時均以真如為自性身,祂們悉皆平等地獲得圓滿的無上菩提佛果,安住於無住涅槃。由於自利圓滿,所以亦得到盡未來際利益無量眾生的利他事業成就。

由於諸佛轉依後皆以真如為自性身,同時亦因為諸佛再沒有能所分別的有漏種子,不再招感有個別五蘊相續的生命;所以祂們能如百川入海,同成一味般融為一體,同時又具備猶如海洋蘊藏無盡資源例如十力等成辦利他事業的品質,故能盡未來際利益一切有情。誠如月稱菩薩這樣歌頌佛十力這種「解大利益大,極聚亦無盡」的利生功德說:「此清淨行隨欲轉,盡空世界現一塵,一塵遍於無邊界,世界不細塵不粗。佛無分別盡來際,一一剎那現眾行,盡瞻部洲一切塵,猶不能及彼行數。」(註釋158)

最後,彌勒菩薩勸勉修行人應發心精進修行,早日修證無上正等菩提。

八十六 無比圓白法,眾生利樂因。

樂住無盡藏,智者應求發。

This, it is fitting for the beautiful-minded to take up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because it is endowed with incomparable virtues, because its buddha stage is the cause of benefit and happiness, and because it is the inexhaustible source of supreme bliss and beauty.

佛陀具足圓滿白法¾¾無上正等菩提,祂是眾生利樂的泉源,而在這泉源更有取之不盡的完美和安樂;所以智者內心應趣求無上正等菩提。

至此,彌勒菩薩已把全經五義中前四義說畢,所謂「譬如金成器」的〈成宗品〉,「譬如花正敷」的〈皈依品〉至〈二利品〉,「譬如食美膳」的〈真實品〉、〈神通品〉和〈成熟品〉和「譬如解文字」的〈菩提品〉。如果將這四譬喻相對應的章節合成起來,就儼如一部大乘修行次第論。這個「大乘」其實是指環繞二轉法輪的佛說《般若經》而言;事實上,如果將趣向大乘修行解讀為成就佛果;到目前為止,恐怕離開「般若波羅蜜多」——這種根本智、無分別智、無漏智,便沒有圓滿無上正等菩提的可能。

接著,彌勒菩薩開始說第五個經義——「譬如開篋義」,當中包括了下面由〈明信品〉至〈敬佛品〉等十四品。內容主要是如世親菩薩所說:「為令證得真實菩提分寶自覺證故」。意思是說:透過修行與無上正等菩提相應的法門來達致證真如、得菩提。再簡單來說,下半部的《大乘莊嚴經論》臚列出如何達致無上菩提的修行法門明細。世親菩薩很形象地舉例說明「解文喻」和「開篋喻」兩者關係;前文〈菩提品〉就好像國王頒下詔令賞賜某功臣,臣子雖未即時領到賞賜,但深信稍後這些賞賜必會到手,因此很開心。後面由〈明信品〉至〈敬佛品〉等十四品,就如臣子陸續收到國王賞賜禮物,陸續從寶篋裏撿出各種寶藏一樣。

丙五 證得無上菩提的相應法

丁一 前行

包括明信、述求、弘法、隨修和教授五品。

戊一 菩提因為明信

己一 總說

庚一 信之二十六種分類

彌勒菩薩以一頌總結全論前半部大乘道修行次第,後半部是修證無上菩提相應法。

一 初成勝皈依,種性發大心,

自他利真如,力成熟菩提。

Introduction, authentication, refuge, spiritual gene, conception of the spirit, concerns of self and other, truth, power, evolutionary maturity, enlightenment.

我在前面分別講解了〈緣起品〉、〈成宗品〉、〈皈依品〉、〈種性品〉、〈發心品〉、〈二利品〉、〈真實品〉、〈神通品〉、〈成熟品〉和〈菩提品〉。這是一條完整的大乘道次第。

本頌為唐譯本所無,唯依英譯梵文本補上。由〈緣起品〉至〈菩提品〉是成佛得菩提大致理路。後面由〈明信品〉至〈敬佛品〉是修證菩提相應法。這菩提相應法如依後文第十二〈述求品〉提出所完成相應法的五個範圍,「應知五學境,正法及正憶,心界有非有,第五說轉依」的分類:〈明信品〉、〈述求品〉、〈弘法品〉、〈隨修品〉和〈教授品〉是能持,〈業伴品〉、〈度攝品〉包括〈供養品〉和〈親近品〉的〈梵行品〉和〈覺分品〉這四品是所持;〈功德品〉是講由心界得定的是鏡像;〈行住品〉是明悟;〈敬佛品〉講轉依。

二 已生及未生,正受及似受,

他力亦自力,有迷亦不迷,

現前不現前,聽法及求義,

觀察等十三,分別於信相。

Faith is arisen, not arisen, subjective, objective, from a teacher’s authority, from inner authority, erring, unerring, revelational, non-revelational, literal, wishful and visionary.

信可分已生信,未生信;內心信,外表信;他力信,自力信;迷信,不迷信;現前信,不現前信;聞信;思信和修信等十三種相狀。

世親菩薩解釋說:「信相差別有十三種:一者已生信,謂過去現在信;二者未生信,謂未來信;三者正受信,謂內信;四者似受信,謂外信;五者他力信,謂粗信,由善友力生故;六者自力信,謂細信,由自力生故;七者有迷信,謂惡信,由顛倒故;八者不迷信,謂好信,由無倒故;九者現前信,謂近信,由無障故;十者不現前信,謂遠信,由有障故;十一者聽法信,謂聞信,由聞生故;十二者求義信,謂思信,由思生故;十三者觀察信,謂修信,由修生故。」正受信是發自內心的真信;相反,徒著重外表,表面行為似是佛教徒,這只是似受信。受善知識啟迪所生的信心是粗信,不太可靠;自己經歷修行上考驗而生起的淨信是細信,是很可靠的。剋伏了障礙而仍能保持純淨信心的是現前信;一遇障礙便失去信心的是不現前信。

接著彌勒菩薩介紹十三種不同修行階段的信心。

三 可奪間無間,有多亦有少,

有覆及無覆,相應不相應,

有聚亦無聚,極入亦遠入,

復此十三義,分別於信種。

Faith is subveritible, adulterated with resistances, unadulterated, individual, magnificent, obscured, unobscured, energetic, unenergetic, provisioned, unprovisioned, firmly engaged, and far-reaching.

信心可分成完全可被動搖的下品信心,間中動搖的中品信心和絕不動搖的上品信心;對佛有少信的小乘信,對佛有多信的大乘信;遇上障礙而不能勝進的有覆信心和能剋服障礙並能勝進的無覆信心;因熟煉修行而得相應的信心和疏於修行而不相應的信心;因福慧資糧功德圓滿而登地的有聚信心和功德未圓滿不能見道的無聚信心;初地至七地菩薩不會退轉的極入信心和三淨地的菩薩能任運地住於無分別念之遠行信心。

由於〈明信品〉是菩提相應法,所以對相應信、不相應信的差異,其理應知!世親菩薩說:「八者相應信,謂熟修信;由恆行及恭敬行故。九者不相應信,謂不熟修信,由離前二行故。」由此可知,修行人欲與無上菩提相應,重點是恆常及虔敬地熟習修行。「恆」與「敬」,心不旁鶩,萬年一念與無生、無我和二利圓滿的真如理相應,便得相應信的真諦。

接著,彌勒菩薩宣說信心的十六種障礙。

四 多忘亦懈怠,行迷并惡友,

善羸及邪憶,

The hindrances to faith are abundance of negative attitudes, laziness, erroneous practice, bad friends, weakness of virtue, and improper attitudes.

已生信者時常遺忘正法是障礙,未生信者懶惰是障礙;無論內心信或外表信,走錯路出現偏差的修行方式都是障礙。對他力信者遇上惡友,自力信者缺乏善緣是障礙。因不恰當的起心動念例如多疑,令不迷信者遇上障礙。

五 放逸復少聞,聞喜及思喜;

因定增上慢;應知此等過,

障礙於信相。

More hindrances to faith are carelessness, little learning, complacency with little learning and reflection, pride in mere serenity and non-cultivation.

對履行佛的教言規矩內心草率隨便,甚至行為上恣心浪蕩是現前信的大礙,因未聽聞過了義經例如《大般若經》因而對空性恐懼,這就形成了聞信的障礙;只滿足於聞法和思辯法義,障礙了思信;只滿足於修奢摩他所產生的心身輕安,甚至不修習毗缽舍那,嘲笑聞思佛法者都障礙修信。

六 不厭及不習,有厭亦有覆,

無應及無聚;應知障信種。

More hindrances to faith are non-discontent, discontent, obscuration, non-dedication, and non-gathering of stores.

總括來說,沒有出離心障礙小乘信,沒有勇氣出入三界輪迴障礙大乘信;不時刻串習淨信障礙了可奪信和有間信;遇上障礙不能剋服障礙有覆信;不精進修行障礙相應信;不積習福慧資糧障礙初地至七地的有聚信。

註釋

  1. 見《入中論》〈究竟佛地〉頌二十六及二十七。意思是說:佛以往昔大悲心所發弘誓和無分別念的神力,在時間上能盡未來際於每剎那重演自利利他的佛行事業;在空間上更能將自利利他的清淨佛行,透過擴展一粒微塵變成盡虛空般世界,和將盡虛空般世界收入一微塵的神力,到處展現如恆河沙數的佛行事業。

應用思考問題

  1. 彌勒菩薩提出要穩妥快捷達致無上正等菩提的法門;首推佛二轉法輪所說的般若法門,「分別若恆有,真實則永無;分別若永無,真實則恆有;欲修最上修,不見一切修,欲得最上得,不見一切得。」這兩頌娓娓道出般若法門的心髓:「無分別」、「無相」、「無所得」和「斷除能所二取」。試依頌七十八及頌七十九說明般若精義。
  2. 彌勒菩薩提到達致無上菩提的高速公路是無所得、無所見;如果覺得有丁點兒成就徵兆在前,有丁點兒掌握到竅訣;這人離見道已甚遠,遑論成佛。試依頌八十說明。
  3. 一如釋尊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諄諄教導徒弟,對於三藏十二部,包括如來現前等所證法,或所說法,或所思法,即於其中非諦非妄;不能執之為實,亦不能視為妄言;用彌勒菩薩的說話,就是「觀法唯分別」。即使我們奉行般若法門,甚至得到莫大的利益,亦要知道這些都是虛妄心識活動。祂更要求修行人在心內激活無漏無分別種子,培養善緣,讓它們成熟,試依頌八十一說明。
  4. 二乘修行人所獲功德事業比菩薩少,而菩薩比佛功德事業少,彌勒菩薩就以河流和大海作為譬喻。試依頌八十二及八十三說明。
  5. 何謂「別解」、「別意」?為何影響和限制了菩薩的廣大事業?試依頌八十四、八十五說明。
  6. 由〈緣起品〉至〈菩提品〉是《大乘莊嚴經論》上半部,是彌勒菩薩將大乘菩薩由初發心至成佛整條大乘道次第擘劃出來。而由〈明信品〉至〈敬佛品〉則將如何修持無上菩提相應法的明細一一臚列出來。試將上下兩部份的章節品名依五義、五譬喻列表分類。
  7. 試依五學境¾¾能持、所持、鏡像、明悟和轉依,將《大乘莊嚴經論》下半部「無上正等菩提相應法」分類。
  8. 如依信心的相狀可分為十三種,依信心的等級分類亦可分為十三種,合共二十六種分類。試以白話並依〈明信品〉頌二和頌三詳釋。
  9. 何謂相應信、不相應信?兩者在甚麼情況下產生差異?
  10. 試總結頌二至頌六,並列表介紹二十六種信心及其障礙。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二十二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