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30講

日期:2017年6月3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上幾堂提到三乘修行人皆以證得涅槃為解脫;不同者在於二乘以盡智得涅槃,大乘以無生智得解脫。無生智是菩薩體證諸法無自體而得,例如遍計所執自性的東西純由個人的分別而來,當然無自體;依他起自性的東西僅是緣起而出現生滅之相,猶如雨後出現七色彩虹,只是水氣光影的作用,其本身根本無自體;而圓成實性是遠離有自體、無自體之分別,故亦無自體。修行人以無生智觀察諸法,除了證知諸法無生滅,本自清淨外,還證得自性涅槃的道理。「無自體故成,前成後依止;無生復無滅,本淨性涅槃。」

今堂繼續講述佛宣說究竟一乘的用意。大體來說,佛教內部有二種不同意見:唯識宗例如世親菩薩依種性說認為諸不定種性可趣入大乘而成佛,聲聞緣覺定性者絕不能成佛,斷種性者除了不能成佛,連成阿羅漢果、辟支佛果的機會也沒有;還有,二乘人如入無餘依涅槃,五蘊永滅,故根本不可能再入大乘。而中觀宗認為,眾生皆有大乘種性種子,只要眾生大乘種性種子甦醒,就算二乘人入了無餘依涅槃,一旦經佛和大菩薩例如文殊菩薩放光勸發後,亦能迴小向大,以不思議力量化生三界。當大乘種性種子具備圓、淨、熟三德後,必成佛果。此外,菩薩為了方便上求佛道,下化眾生,所以學習五明;如世親菩薩說:「內明為求自解學,因明為伏外執學,聲明為令他信學,醫明為所治方學,巧明為攝一切眾生。」

總括來說,〈述求品〉前部份所說菩薩所求之法分二:佛所說之教法和所證之教法。前者有三:尋求三藏聖教、尋求教法所緣境和能求的十八種作意;而後者有十一種,包括尋求真如、尋求如幻、尋求四種能知智、尋求染淨、尋求唯識、尋求體相、尋求解脫、尋求無自體、尋求無生法忍、尋求宣說一乘之密意和尋求五明。所謂尋求,猶如淘金者沙中尋金。在浩瀚佛法中,上述十四種皆是如煉純金般的精粹教言。

介紹完所說和所證教法後,進入實修的菩薩應依六度而修行,而修行最重要是發心動機。行持六度時起心動念,決定你修煉時經「思心所」見分所熏入阿賴耶識的無記名言種子,以後待緣再次現行時所帶起的種子是善性抑或惡性;還有,這些新熏善根種子甚至能營造出眾多強大的條件,引發出自心相續中尚待緣而起的無漏種子¾¾所謂無漏稂同善本;起現行。而彌勒菩薩就詳列出四十七種修六度時的作意,俾使修行人透過多聞熏習,增長善根。例如修行人依知恩、念依、共果和信解作意,數數喜歡熏習,輾轉熏習更多六度善根種子。此外,透過善性的作意能勾起同時同類同聚的由阿賴耶所攝持的六度善根種子,同起現行;所謂強緣引弱種,在全面修持六度的氛圍能令自他生起法喜,如同三世諸佛行持六度而現證無上菩提;行者同樣深信自己行持六度,積聚無量福慧資糧,最後當必成佛。「知因及念依,共果與信解;四意隨次第,修習諸善根。」

彌勒菩薩沒有放鬆,繼續闡釋佛宣說究竟一乘的用意。

五十四 引接諸聲聞,攝住諸菩薩;

於此二不定,諸佛說一乘。

The buddhas have taught the one vehicle for the sake of those who are not determined, to attract some and to hold the others.

諸佛向不定種性說究竟一乘,為的是攝引聲聞不定種性入大乘,和令菩薩不定種性安住於大乘而不退轉。

修行大乘不是容易的事,偶一為煩惱控制,心不能安忍,很容易對弘法利生失去信心而欲趣入聲聞乘寂滅。所以佛除了令聲聞迴小向大外,還要令修行人安住於大乘且不退轉,故佛宣說究竟一乘。

五十五 聲聞二不定,見義不見義,

見義不斷愛,斷愛俱軟根。

There are two kinds of disciples who are not determined: those who have and those who have not realized the goal of the vehicle. Those who have realized the goal are dispassionate or are not dispassionate; these two kinds of disciples being inferior.

迴小向大的聲聞不定種性有兩類:已證真如例如預流、一來和不還;未證真如修聲聞乘的普通凡夫。已證真如而迴小向大的聲聞人又可分兩類:已斷欲界貪愛的例如不還果和未斷欲界貪愛的例如預流和一來果。這些聲聞不定種性縱使迴小向大,但比起直接修大乘的修行人悟性較低,進步較慢。

世親菩薩說:「此中見義二人,應知俱是軟品,由根鈍故。」無論這位聲聞不定種性是已離欲界煩惱的不還果聖人,抑或未離欲界煩惱的預流果、一來果聖人;當祂們迴小向大,改修大乘時悟性較低,進步亦較慢。見義,指證得真如;軟品,指悟性低下,進步緩慢。問題是比起修大乘的人悟性低,進度慢呢?世親菩薩此處沒有說明,而米滂仁波切則認為就算是異生凡夫,直接修大乘的亦較這些預流、一來和不還悟性高,進步快!但我對此有保留!我認為迴小向大的聲聞聖賢和登地菩薩相比,福慧可能稍遜,但不認同凡夫大乘修行人會勝過四果聖賢。誠如月稱菩薩在《入中論》〈極喜地〉說:「即住最初菩提心,較佛語生及獨覺,由福力勝極增長,彼至遠行慧亦勝。」初地菩薩福德資糧勝過聲聞凡夫,至第七地菩薩智慧資糧才稍勝過四果賢聖。從這句可見,迴小向大的聖人表現只是比初地在福德上及八地菩薩於智慧上遜色。

質疑:見道賢聖要迴小向大,就要回到輪迴界化度眾生,積聚功德;請問祂們如何轉生於三界呢?若祂們已斷欲界男女情欲,如何可再入胎呢?

五十六 二得聖道人,迴向於諸有;

迴向不思議,二生相應故。

Those two, through the dedication to continued existences of one who has attained the noble path, become endowed with a life of inconceivable dedication.

無論已離或未離欲界煩惱的聖賢,祂們已將所得的一切功德迴向給一切有情了,就是這樣不可思議地重返世間!

一般來說,斷盡欲界煩惱的不還果聖人已斷欲界男女情欲,理應不能再投胎輪迴。彌勒菩薩認為聖人藉著迴向功德的力量,就可再投生人間,未離欲界煩惱的一來果和預流果聖賢亦有自己再投生世間的方式;這兩類聖人分別以兩種不同的形式投生。

五十七 願力及化力,隨欲而受生;

願力不斷愛,化住阿那含。

One type advances through life by the power of his vows; and the other becomes involved in the world through emanations created by his application of his non-returner status.

由於迴小向大的預流果和一來果聖人未斷欲界煩惱,以願力就可投生;但不還果聖人就要以等持化身,在欲界示現投生。

世親菩薩說:「二生者;一願自在生,二化自在生。初是未離欲人,後是阿那含人。」阿那含,即聲聞乘第三果聖賢,譯作不還果,已斷盡欲界煩惱,不再投生欲界。故要投生,必要在色界或無色界以等持力生入欲界,是為化自在生。未離欲人是指聲聞預流果和一來果,祂們只憑發願的力量就可以在欲界投胎!

世親菩薩接著說:「問如此二人云何軟品?」為甚麼彌勒菩薩批評這些聖人悟性低,進步慢呢?彌勒菩薩解釋說:

五十八 由二樂涅槃,數數自厭故。

二俱說鈍道,久久得菩提。

Both are considered very slow to progress, because they delight in Nirvāṇa, and because their habitual disciple’s mind is again and again given to self-indulgence.

這兩類人修煉大乘時的悟性低,進步慢,這是因為祂們都耽於涅槃之樂,並且生起厭離世間的念頭;所以這兩類人雖已為聖人,卻不能速證無上菩提。

還有一類不定種性的聲聞先修成辟支佛,再成就無上菩提,祂們究竟如何成佛呢?

五十九 所作未辦人,生在無佛世,

修禪為化故,漸得大菩提。

Not having accomplished her purpose, and born in a time without a buddha, he strives to achieve the contemplations, longing to become an emanation buddha. Relying upon that, he attains supreme enlightenment.

還有一類不定種性的聲聞,縱已見道,卻因未斷愛欲未成就阿羅漢果,而且又生於無佛出生的年代;幸好祂禪修力量高超,修成變化身,成就辟支佛果,未來將漸次修證成佛。

世親菩薩說:「所作未辦人者,謂見諦未斷愛,未得阿羅漢果人。此人生在無佛世界,生已自能勤修諸禪為變化故。此人依止此化,漸漸更得無上菩提。」意思是:有一類修行人已見道證真如,但未斷欲界煩惱;故不能成就阿羅漢果;而且今世又生於無佛出世的年代;幸好夙慧令祂就算在沒有佛指點下,由所修得深厚的禪定功力而成就「中佛」¾¾辟支佛果¾¾福慧比聲聞四果還好,但稍遜於佛。這位辟支佛繼續向上修行,最後亦能成就佛果。世親菩薩又舉《勝鬘經》說:「如佛勝鬘經說,如是聲聞,次得緣覺,後得作佛。」並以火為喻說:「譬如,由糞火轉成草火,而由草火轉成薪火。」

大乘空有二宗對三乘或一乘各有表述,米滂仁波切將之梳理說:「唯識宗人認為諸不定種性者可趣入大乘而成佛,聲緣定性者絶不能成佛;斷種性者除不能成佛,成阿羅漢果、辟支佛果的緣分也沒有;二乘人如入無餘依涅槃,五蘊永滅,故根本不可能再入大乘。」(註釋193)又說:「中觀認為一切眾生自具如來藏,故只要大乘種子甦醒,就算二乘人入了無餘依涅槃,但經佛和大菩薩放光勸發後,亦能迴小向大,以不思議力量化生三界。當大乘種子具備圓、淨、熟三德後,終成佛果。」兩者各言之有理,智者不妨兼容並畜。老拙認為如解行地修行人以謙卑的態度接受三乘教法,對弘法利世、成熟自他而言,都是一件好事;而見道修行人根本連「我是菩薩」這想法都沒有,何來三乘這個「法數」的執著?

壬十一 尋求五明

六十 菩薩習五明,總為求種智;

解伏信治攝;為五五別求。

If he has not applied himself to the five sciences, even the supreme saint will never arrive at omniscience. Therefore, he makes effort in those sciences, in order to criticize and care for others as well as the sake of his own knowledge.

菩薩若不勤習五明,就不能證得一切種智。所以他們為了求自解學、調伏外道,令他生信、對治疾病和攝受眾生而尋求五明。

五明是指內明、因明、聲明、醫明和巧明。種智,指一切種智,即佛智。彌勒菩薩指出若不勤習五明,則不能得佛智。世親菩薩說:「問別意云何?答解伏信治攝為五,五別求如其次第學:內明為求自解學,因明為伏外執學,聲明為令他信學,醫明為所治方學,巧明為攝一切眾生。」「為五五別求」是指為成就一切種智而次第地學習五類科學。事實上,世、出世的學問都包括在這五類科學¾¾所謂五明中。一、內明:無誤地學習有關諸法的盡所有性、如所有性,並依此而修行達致勝生安樂、定善解脫的目的。二、因明:消除對外境存在上的錯覺,詳細抉擇所量外境、能量內心及心境認識過程的科學。(註釋194)三、聲明:古印度的語言學,在世間弘法,得靠語言文字;闡述字詞句的組合和結構的科學,就是聲明。四、對病因、病體、療病和復康的研究,並就全身病支、兒童病支、婦女病支、魔鬼病支、創傷病支、中毒支、返老支和壯陽支等八個科目,以運動和食物等療法,令風、膽、涎紊亂恢復平衡,便是醫明。五、巧明:涵蓋面很廣,例如書法、繪畫、拳擊等的身工巧明;研究音樂的樂音七品;(註釋195)研究演講術,和包括了相當於現代的生物學、天文學、地理學、礦物學、紡織學等科學的八種觀察相。(註釋196)菩薩學習五明,總的原因是為修成佛智,別的原因是利益自他五類有情,如世親菩薩說:「內明為求自解學,因明為伏外執學,聲明為令他信學,醫明為所治方學,巧明為攝一切眾生。」

至此,〈述求品〉已具體說明行者實修時十四種必須學習的所說和所證教法,所說之法分別是:一、尋求三藏聖教;二、尋求教法所緣境;三、尋求能求之十八種作意;而所證之法則為:四、尋求真如;五、尋求如幻;六、尋求能智;七、尋求染淨;八、尋求唯識;九、尋求體相¾¾三自性與五位百法;十、尋求解脫;十一、尋求無自體;十二、尋求無生法忍;十三、尋求宣說一乘之密意;十四、尋求五明。接著,彌勒菩薩介紹四十七種長養善根,圓滿波羅蜜多的作意¾¾如何起心動念,以合理的動機策動修行人身語意業之六度行持。

庚二 以何種作意求法

由頌六十一至七十三這十三頌是說長養善根及圓滿波羅蜜多的作意。彌勒菩薩認為大乘修行,必定要以六度為中心;所以如何起心動念去修六度,就成為重要課題。

六十一 知因及念依,共果與信解;

四意隨次第,修習諸善根。

The conscientious attitudes that nourish the element of the transcendences are satisfaction in obtaining their cause, remembrance of their basis, desire for the common good, and faith that accords with enlightenment.

修習知因作意、念依作意、共果作意和信解作意,能令自相續內六度善根種子增長。

這首偈頌介紹四種作意:知因、念依、共果和信解。

一、知因作意:修行人觀察內心確實有六波羅蜜多的種子,亦即是自己有成佛之善根,如此數數喜歡作意,熏習更多善根種子。

二、念依作意:此後當發菩提心;由於菩提心是六波羅蜜多之所依,故自念:「我今已發菩提心,諸波羅蜜決定當得圓滿。」

三、共果作意:行持六波羅蜜多,必得佛果,菩提心就是迴向自他共同獲得這無上菩提果。

四、信解作意:如同三世諸佛行持六度而現證無上菩提,如過去諸佛曾證,未來諸佛當證,現在諸佛今證。我今亦願行持六度而現證無上菩提。

修行人依這四種作意,數數喜歡多聞熏習,自然能使自己阿賴耶識所攝持的六度種子日日增長。

六十二 得喜有四種,二惡不能退;

應知隨修意,此復有四種。

Further conscientious attitudes are joy from the four powers, inexhaustible determination, and the fourfold practice concerning resistance and remedy.

得喜作意獲四種喜;遇上逆境無疲厭是不退作意;行持六波羅蜜多時應起懺悔、隨喜、勸請和迴向這四種隨修作意。

這首偈頌介紹三種作意:得喜作意、不退作意和隨修作意。

五、得喜作意:世親菩薩說:「菩薩次作是念,我今信解諸波羅蜜得四種喜;謂障斷喜、聚滿喜、攝自他二利喜、正依報二果喜。」知道修六度能對治煩惱,例如慳吝、毀犯、瞋恨、懈怠、散亂和愚癡,這就是障斷喜。明白透過修六度能令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成熟;這就是聚滿喜。惠施與人能直接利他,自己歡喜無悔;持戒、安忍不害他人;精進成辦他利;以三昧力能除別人病苦和災害;以般若能說法利生;六度利人尚且如是,則彼能利己更不待言;這就是攝自他二利喜。修六度所得正報異熟果,例如布施得豐裕資財;持戒得人天之身;安忍得相好莊嚴、眷屬圓滿;精進能諸事成辦;禪定得身無病、心堪能;般若通達一切所知。依報等流果:無論生於何處,皆喜歡行持六度,並以此成熟自他。這就是正依報二果喜。

六、不退作意:世親菩薩說:「雖遇惡人違逆,惡事逼惱;終無退心。」所謂退心,即是對修行感到疲厭之心。

七、隨修作意:世親菩薩說:「次作是念,我今為得無上菩提,於諸波羅蜜應起四種隨修。所謂應懺悔六波羅蜜諸障,應隨喜六波羅蜜諸行,應勸請六波羅蜜法義,應以六波羅蜜迴向無上菩提;是名隨修作意。」為了得成佛果,修行人應懺除慳吝、毀犯、瞋恚、懈怠、散亂和愚癡這些行持六度的障礙。當見到別人行持六度,亦應隨喜;時時請佛開示六度法義,並將修行六度的功德迴向眾生。

註釋

  1. 五種性分別是菩薩種性、緣覺種性、聲聞種性、不定種性和無種性。不定種性是於三乘種性尚未決定。無種性即斷種性,於三乘佛法善根尚未甦醒,未能得出世的解脫。
  2. 《大乘莊嚴經論勝乘甘露喜筵》漢譯者按語。
  3. 《勝乘甘露喜筵》說:「樂音七品是古印度七種唱歌的樂聲。分別是六合、仙曲、繞地、中令、五合、奮志和近聞。六合如孔雀,所以表驚奇;仙曲如黃牛,所以表神異;繞地如山羊,所以表慈愛;中令如鴻雁,所以表豪強;五合如杜鵑,所以表歡娛;奮志如駿馬,所以表戰陣;近聞如巨象,所以表親和。」
  4. 八種觀察相包括觀察男、女、山與森林、大海與水、衣、摩尼寶、馬、大象。

應用思考問題

  1. 佛說究竟一乘,主要是想不定聲聞種性迴小向大,不定菩薩種性穩住在大乘修行。試依頌五十四說明。
  2. 不定聲聞種性主要有兩類:未斷欲界煩惱的預流果和一來果聖人;已斷欲界煩惱的不還果聖人。前者以願力於世間入胎就可以迴小向大,修持大乘;後者則要以三昧等持力化生到來世間。試依頌五十五至五十七說明。
  3. 為何彌勒菩薩說聲聞聖人即使迴小向大,但在修證成佛之路上卻悟性低,進展緩慢?試依頌五十八說明。
  4. 我們把緣覺乘獨立於聲聞乘,但《大乘莊嚴經論》卻將之歸為聲聞不定種性一類;而辟支佛比佛低、比阿羅漢高,被稱為「中佛」;試依頌五十九說明。
  5. 試依米滂仁波切所言,唯識宗以何理由主三乘?為何中觀主一乘為了義?你有何看法?
  6. 何謂五明?大乘修行人為何要學習五明?
  7. 《大乘莊嚴經論》一如其他大乘例如中觀,都主張修行以六度為核心;但修行最重視動機,如何起心動念就決定你經「思心所」見分所熏入阿賴耶識的無記種子,待緣現行時是善性抑或是惡性,甚至令力弱的無漏種子起現行。彌勒菩薩就詳列四十七種(世親菩薩說為四十四種)修六度之作意,俾使修行人多聞熏習,增長善根。試依頌六十一至七十三列出這四十七種作意之名。
  8. 試依頌六十解釋修知因、念依、共果和信解四種作意如何能使善根增長。
  9. 得喜作意能令行者得四種喜:障斷喜、聚滿喜、攝自他二利喜和正依報二果喜。試詳述之。
  10. 為令修持六度圓滿,行者要隨修懺除罪障、隨喜功德、請佛住世和請轉法輪;試依世親菩薩《論釋》詳解之。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三十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