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莊嚴經論》(Mahāyānasūtrālaṁkāra)第8講

日期:2015年8月1日
彌勒菩薩造頌
世親菩薩釋論
大唐天竺三藏波羅頗蜜多羅 譯
金剛上師卓格多傑 傳講



提要:《般若經》提到的發菩提心法門,就像北斗星為修行人在渡過浩瀚黑暗的生死苦海上提供終極的導航作用。誠如西藏大譯師仁欽桑波(958-1055)向阿底峽尊者請教用甚麼來連貫眾多佛典提及不同法門的各種義理時,阿底峽尊者斬釘截鐵的說:「菩提心!」「珍寶菩提心,未生者願生,已生願不退,日日期增上!」歷來老一輩的修行人也就是這樣叮嚀新一代的學佛者。假使有修行人經善知識開示導引,以意識及同起的思心所,經審慮、抉擇和動發三個步驟;然後發動身語意三門如是願、如是行:「願自他一切眾生皆得無上菩提!」這人便發了世俗菩提心;他的大乘成佛種性便得甦醒。另一方面,他的大悲心含藏慈悲喜捨這四種善心的天性便孕育並發展出自他平等心;再配合聞思經教;勤修止觀;得身心輕安後次第得四禪;並通過修空觀將能所二執損之又損,由此修行人自初發世俗菩提心,再經歷一大阿僧祇劫修行,傳說是四十三億二千萬乘以十的壹百零四次方年,便得見佛法身。進入見道位時,無漏智便初起現行,大悲心這時因無緣大悲而生起自他平等心,世俗菩提心亦轉變成勝義菩提心,再經二大阿僧祇劫不斷積聚無量福德資糧,由初地至七地的淨依菩提心,三淨地的報得菩提心,到佛地的無障菩提心;修行人便得無上菩提。換言之,凡夫由本性住種性甦醒,初發世俗菩提心,整條修行成佛之路,就是自己菩提心成長之路。但如何培養這顆珍貴菩提心呢?佛在《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答覆善現長老請教「云何修行」這問題時說:「善現啊,面對著一切有情和無上菩提;應知一切因緣和合法皆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都由自己虛妄的心心所顯現;所以修行人應不執著任何世俗事物而修行六種波羅蜜多。」「菩薩摩訶薩不住於事應行布施,都無所住應行布施,不住於色應行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應行布施。」

今堂,頌八至頌十四都是講述勝義菩提心。我覺得這七頌對修行人很重要,尤其是對希望能即身見佛的同道來說,這七頌確是彌勒菩薩教我們如何見道的彌珍教言。修行人發世俗菩提心後,經一個阿僧祇劫積集相當程度的福慧資糧,直至親見佛法身見道;生起遠離能所二取的無分別智,這時修行人的發心就是勝義菩提心。「親近正遍知,善集福智聚,於法無分別,最上真智生。」這時行者的大悲心於見道時因為無緣大悲,生起自他平等心;得法平等、眾生平等、所作平等和佛體平等;「諸法及眾生,所作及佛體;於此四平等,故得歡喜勝。」這四種平等令勝義菩提心較諸梵天帝釋,甚至四果賢聖所得的喜樂更殊勝。彌勒菩薩將這種歡喜殊勝細分成出生勝、廣大願勝、勇猛歡喜勝、以無上菩提為所依勝、通達如何層層在十地勝進的善巧勝和以無分別智圓滿十地功德的出離勝。「生位及願位,亦猛亦淨依,餘巧及餘出,六勝復如是。」我們要特別留意世親菩薩在此處解釋「餘出」時提出的無分別智和地分別智(亦即後得智),與及這兩種智的活動狀況和在每一個修行階段中所產生的斷證功德。據云,十地菩薩不能同時生起這兩種智,而只有佛才有這能耐。為了讓我們能更具體了解世俗菩提心和勝義菩提心在大乘五道中的活動狀況,彌勒菩薩接著以二十二種東西為喻,下品資糧道發心如大地,中品資糧道發心如淨金,上品資糧道發心如初月,加行道發心如猛火;這四類只在凡夫發心中有的發心,屬世俗菩提心;其他十八種都是相應勝義菩提心的譬喻,其中具六度的勝義菩提心分別以寶藏、寶篋、大海、金剛、山王和藥王為喻;具四無量心的發心如大善知識,具六神通的發心如如意珠,具四攝的發心如盛日。這些譬喻除了突顯出每種發心的特性外,彌勒菩薩還重點提示我們:當我們的大乘成佛種子甦醒後,生命的每一刻都離不開持守菩提心。

世親菩薩說:「已說世俗發心,次說第一(勝)義發心。」

八 親近正遍知,善集福智聚;

於法無分別,最上真智生。

When a perfect buddha has been well served, when the stores of merit and wisdom have been well amassed, when nonconceptual intuition of things has been born, the spirit of enlightenment has ultimacy.

當修行人(經一個阿僧祇劫)善巧地積集足夠的福慧資糧;親見法身真如;生起於一切法遠離能取所取的無分別智,這就是勝義菩提心。

世親菩薩稱勝義菩提心為歡喜地;「此發心名歡喜地。」很明顯,前述世俗菩提心是資糧或加行位未見道時,透過聞思和有漏的修慧從他人如善知識處所獲得;而勝義菩提心則是自證的,並必須是見道後十地菩薩的發心。此外,「正遍知」是指法身佛,亦即是真如,如《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說:「應觀佛法性,即導師法身。法性非所識,故彼不能了。」換言之,凡夫執著形相,例如能執的我、所執的五蘊身;於是不能識別離相的真如法性。這亦即不能見法身,未見法身便不能見道;未見道者的發心就不是勝義菩提心。

質疑:為甚麼初發勝義菩提心時名叫「歡喜地」呢?

解惑:由於菩薩見道時生起無漏無分別智,於諸法證得四種平等性。由於這四種平等心的境界,比世間梵天帝釋、出世間四果賢聖證果時所得的歡喜,更加歡喜;故稱「歡喜地」。

九 諸法及眾生,所作及佛體,

於此四平等,故得歡喜勝。

When equal mindedness has been acquired toward things and beings, toward their requirements and highest buddhahood, its joyfulness is outstanding.

對於(蘊界處)諸法、一切有情、利益有情和無上佛果,當心證得平等性時,所得的歡喜比世間梵天帝釋和二乘更殊勝。

世親菩薩解釋說:「四平等者:一法平等,由通達法無我故;二眾生平等,由至(證)得自他平等故;三所作平等,由令他盡苦如自盡苦故;四佛體平等,由法界與我無別,決定能通達故。」意思是說:由於證得五蘊身自性空,十二處十八界同樣自性空;這樣通達法無我;獲得心平等性,就是法平等。對待其他有情跟自己一樣;他是如此,我亦如此;這就是自他平等。由於發願斷除一切有情的痛苦,所以將自己與一切有情視為一體,並一齊達到盡苦的境界,這就是所作平等。由於了知自己與佛一樣,大家的本體同是真如,不可分割,自己距離佛地不遠;這就是佛體平等。由於這四種原因,所以菩薩見道發勝義菩提心,得殊勝歡喜。(註釋74)

以上說明發勝義菩提心是極殊勝歡喜,但為甚麼它比世間梵天帝釋及二乘得果還殊勝歡喜呢?

十 生位及願位,亦猛亦淨依,

餘巧及餘出,六勝復如是。

One should know its birth, magnificence, enthusiasm, purity of aspiration, skill in the remainder, and renunciation.

(大乘勝義發心得到的歡喜比二乘得果歡喜更)殊勝的原因有六點:出生勝、廣大願勝、勇猛歡喜勝、以無上菩提為所依勝、通達如何層層勝進十地善巧勝和以無分別智圓滿十地功德而出離勝,故得殊勝。

彌勒菩薩接著以四頌來詳細解釋勝義菩提心的六殊勝歡喜。由於唐譯本由頌十一至頌十四的頌文有些一句一頌,有些二句一頌或三句一頌,不如平常的四句一頌,現依英譯梵文版分頌。

十一 生勝由四義;

Faith in the Dharma is its seed. It is born from the transcendences, the best of mothers, from her blissful womb of meditation; and compassion is its sustaining nurse.

勝義菩提心生位勝有四種意義:一、種子勝:信解大乘教法是勝義菩提心的種子。二、生母勝:現觀一切法空時斷能所二取,生起勝義菩提心,故以般若波羅蜜多為生母。三、勝義菩提心從靜慮安樂胎藏中孕育出來。四、大悲心是能守護勝義菩提心的乳母。由這四種意義,得勝義菩提心比二乘得果更歡喜。

唐譯本頌文沒有詳細說明生位勝的四種意義,而世親菩薩在《論釋》中卻有補充說明:「生勝由四義者:一種子勝:信大乘法為種子故。二生母勝:般若波羅蜜為生母故。三胎藏勝:大禪定樂為胎藏故。四乳母勝:大悲長養為乳母故。」

十二 願大有十種,勇猛恆不退;

It should be known as magnificent, for it accomplishes the ten great vows. It should be realized as enthusiasm, for it is indefatigable in numerous ordeals over a long time.

菩薩為自他二利,行十大願;這就是勝義菩提心願位較二乘歡喜殊勝的原因。菩薩於三大阿僧祇劫行種種難行,而且勇猛不退轉,這就是勝義菩提心的勇猛位較二乘得果殊勝。

世親菩薩在《論釋》說:「十大願如《十地經》說。」根據《十地經論》(註釋75)〈初歡喜地〉卷三記載,十大願是:一、於無量諸佛廣修供養,二、護持一切聖教正法,三、隨類現形分身無數,四、往詣無量剎土,五、圓滿波羅蜜多,六、成熟有情相續,七、修煉清淨剎土,八、與聖者菩薩的境界相應而安住,九、一切言行皆作饒益,十、獲得大菩提果。為了提升菩薩十大願威力,當發起十願中每一願王時均有數十萬之臣願伴起,而能在有形無形無盡邊際十種世界幻化遊舞。

十三 淨依二利生,巧便進餘地;

Purity of aspiration comes from awareness of the nearness of enlightenment and from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of its liberative art as well; but skill comes on the other stages.

菩薩喜得勝義菩提心除了自知修行已接近無上菩提外,亦知道如何導引他人獲得無上菩提的方法;這就是淨依勝。此外,菩薩登歡喜地得第一勝義菩提心後,更能知道如何善巧地於餘下九地節節勝進;這就是餘巧勝。

世親菩薩說:「淨依二利生者,一知自近菩提,二知利他方便故。巧便進餘地者,得趣上地方便故。」意思是說:菩薩得第一勝義菩提心時,已知自己接近佛地,因而內心歡喜;並以道相智(註釋76)導引其他人證得佛果;這就是淨依勝。此外,菩薩於初地時,能善巧地了解二地至十地的地道功德及如何趣入二地至十地的方法;這就是餘巧勝。

十四 出離善思惟;如此六道理,

次第成六勝。

Its renunciation is to be known through its conscious attitude attuned to the structure of reality, through its intuition of the constructed nature of the stages, and through the nonconceptuality of that intuition.

當菩薩離開初地進入二地時,祂依真如修止觀作意,觀察初地中布施波羅蜜多的名言安立和它的程度界限;接著進入無分別智之後,離開初地,進入二地。從生、願、勇猛、淨依、餘巧和餘出這六點,知道獲勝義菩提心比二乘得果歡喜殊勝。

世親菩薩在《論釋》說:「出離善思惟者,思惟住諸地中所建立法故。問云何思惟?答:如所建立分齊、分別知故,以是分別亦知無分別故。」唯識瑜伽士認為;由初地至十地,每地各有二智;第一是無分別智,第二是地建立智。所謂地建立智,亦即能抉擇諸法的後得智。菩薩在根本定時,於剎那剎那得爾所法,而不分別;是名無分別智。菩薩出定後,分別觀進入根本定期間所得法,如是如是到了甚麼的一個程度界限(分齊),是名地建立智。如此二智,十地菩薩無法同時生起;例如在根本定時,只有無分別智現起,後得智不能現起。而後得智有尋有伺,故此後得智現起時,無分別智不能現起。(註釋77)

戊三 發心之二十二種譬喻

十五 如地如淨金,如月如增火,

One conception is like earth; another resembles fine gold; another resembles the white new moon; another is like a blazing fire.

資糧道有三種發心:下品如地、中品如淨金和上品如初月;加行道的發心如猛火。

彌勒菩薩以二十二種東西來譬喻菩薩在大乘五道發心的狀況。在解釋這頌時,我覺得法尊法師在《現觀莊嚴論略釋》有關部份所言較全面和令人滿意(註釋78)。

「謂與助伴欲相應之發心,是一切白法之所依處,猶如大地。」法尊法師認為修行人在下品資糧位發世俗菩提心時,與意識相應的心所是別境心所中的欲心所,這和先前所說「思心所」沒有太大矛盾。正如無著菩薩在《金剛般若論》云:「彼應住者,謂欲、願故。」;「於中,欲者,正求也;願者,為所求故作心思念也。」(註釋79)很明顯,無著菩薩認為發菩提心時所起意識先有欲心所相應,接著思心所役心作業。

「意樂相應者,乃至菩提而不改變,猶如純金。增上意樂相應者,能增長四念住等一切善法,猶如初月。」中級資糧位的修行人的菩提心就如純金,由純金所造的金器,可能有刮花或破損,但仍不失純金的價值;同樣,修行人縱然遇上逆境,但只要保著彌足珍貴的菩提心不退失,就不會斷送修行道上錦繡前途。高階資糧位的修行人如初一的彎月,但隨著增長廣修四念處、四正斷的功德,最終便會如十五的月亮般越來越圓。

「與修三智隨順加行相應者,能燒障礙三智之柴,猶如猛火。」所謂三智是指三種無漏智,分別是聲聞的一切智、菩薩的道相智和佛的一切相智。彌勒菩薩以猛火來比喻加行道地前菩薩的菩提心;修行人在加行位加功精進修行,當掃除障礙後,生起無漏智時,就能見道。

如地、金、月、火這四種發心都只在凡夫相續中而有。接著是對見道至佛地勝義菩提心的譬喻,首先是和六度有關的發心譬喻。

十六 如藏如寶篋,如海如金剛,

如山;

Another resembles a great storehouse; another is like a jewel mine; another is like an ocean; another like a diamond; another like the immovable king of mountains.

具布施度的發心如寶藏;具持戒度的發心如寶篋;具安忍度的發心如大海,

具精進度的發心如金剛;具靜慮度的發心如山王;

接著是見道後對勝義菩提心的譬喻。世親菩薩在《論釋》說:「譬如大(寶)藏,檀(施)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以財周給亦無盡故。譬如寶篋,尸(戒)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功德法寶從彼生故。譬如大海,羼提(安忍)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諸來違逆心不動故。譬如金剛,毘黎耶(精進)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勇猛堅牢不可壞故。譬如山王,禪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物無能動以不亂故。」

十七 如藥王;如友如如意;

如日;

Others resemble the king of medicines; or are like a great friend. Another is like a wish-granting gem; and another is like the sun.

具般若度的發心如藥王;具四無量心的發心如大善知識;具六神通的發心如如意珠,具四攝的發心如同盛日。

世親菩薩解釋說:「譬如藥王,般若波羅蜜相應發心亦如是,惑智二病此能破故。譬如善友,(四)無量相應發心亦如是,一切時中不捨眾生故。譬如如意珠,(六)神通相應發心亦如是,隨所欲現能成就故。譬如盛日,(四)攝相應發心亦如是,如日熟谷成熟眾生故。」意思是說,具般若度的發心如藥王般,能根治障礙無漏智生起的煩惱障和所知障。具慈悲喜捨四無量心的發心如同大善知識,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忽略及捨棄一切有情;具六神通(註釋80)的發心如同如意珠,能令眾生滿願;具布施、愛語、利行和同事四攝的發心如同太陽,能成熟眾生如同令莊稼完全成熟。

註釋

  1. 彌勒菩薩認為勝義菩提心、根本無分別智、後得智和平等心都是見道的境界。
  2. 世親菩薩為解釋《華嚴經》〈十地品〉而造,由北魏菩提流支漢譯。
  3. 無漏智的一種。菩薩見道後知道如何修行趣向佛果的智慧;除道相智外,二乘的無漏智稱一切智,佛的無漏智稱一切相智。
  4. 本論〈隨修品〉云:「見道所滅惑,應知一切盡。隨次修餘地,為斷智障故。應知諸地中,無分別建立,次第無間起,如是說隨行!」每一地都有很多煩惱,菩薩每斷一種煩惱時,先以無分別智斷除煩惱,稱無間道;然後進入解脫道,以後得智知道並確立功德的程度界限;再進入勝進道,開始斷除下一個煩惱。
  5. 法尊法師在《現觀莊嚴論略釋》有關釋文部份,是根據宗喀巴大師與札迦大師教言而來,見大千出版社版本頁三。
  6. 此中欲,是欲心所;願是思心所;見《金剛般若論》〈發起行相〉。
  7. 依法尊法師《現觀莊嚴論略釋》頁十七的解釋,六神通分別是「能轉變種種事之神變通,能現知世界粗細諸聲之天耳通,能知他善惡等心之他心通,能知往昔受生之宿住隨念通,能知世界粗細諸色之天眼通,永斷煩惱障之漏盡通。」

應用思考問題

  1. 根據彌勒菩薩的說法,勝義菩提心是見道後十地菩薩的發心。而它的特點是伴有遠離能所二取的無分別智。試依頌八說明勝義菩提心生起的條件。
  2. 勝義菩提心一旦生起,大乘修行人就被稱為登歡喜地菩薩,意思是比世間梵天帝釋所得的人天樂報,與及出世間四果賢聖更加歡喜,而這種殊勝的喜悅是來自菩提心的根本大悲心,體證四種大悲平等性。試依頌九說明。
  3. 彌勒菩薩提出大乘勝義菩提心有六點比二乘得果時歡喜殊勝。試依頌十略言大概。
  4. 唐譯本沒有提及勝義菩提心的四種生勝,試依世親菩薩《論釋》說明及詳解。
  5. 唐譯本亦沒有具體列明勝義菩提心的十種願勝,世親菩薩在《論釋》中提到這十種勝願與《十地經論》所說相同,試依世親菩薩的著作《十地經論》〈初歡喜地〉卷三所述說明及詳釋。
  6. 試依頌十三說明勝義菩提心的淨依和餘巧勝。
  7. 在提及勝義菩提心餘出殊勝中,世親菩薩提及根本無分別智和後得智,這兩種在修行時獲得斷證功德,從下地勝進上地時起著重要的作用;試依本論〈隨修品〉說明。
  8. 試依頌十四解釋勝義菩提心「餘出」殊勝。
  9. 彌勒菩薩以如地、金、月、火這四種東西來形容凡夫在資糧和加行位所發世俗菩提心的狀況,請依頌十五及法尊法師在《現觀莊嚴論略釋》〈一切相智品第二〉有關解釋說明。
  10. 彌勒菩薩以如寶藏、寶篋、海、金剛、山王和藥王這六種東西來譬喻具六度的勝義菩提心,試依世親菩薩所說詳解之。
  11. 何謂四無量、六神通、四攝事?為何彌勒菩薩以大善知識、如意珠和日來形容這三種發心?
  12. 試分別說明菩薩見道登地時,大悲心、菩提心和無二慧之轉變。


主辦機構:大圓滿佛教中心

佛學講座:《大乘莊嚴經論》第八講完